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刘艳论文_刘艳,曹月,朱新林

刘艳 曹月 朱新林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检验临床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人员均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观察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的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指标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人员,而实验组淋巴细胞、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人员,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均可以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病症检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病症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常规;生化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63-02

病毒性肝炎病症属于临床较为常见传染病症,肝脏则是最主要的病变位置,通过肝炎病毒引发,临床的表现症状主要是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与呕吐症状,疾病发生之后会对患者全身系统造成损害[1]。本次就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有23例,女性有17例,年龄均在20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4.2)岁。实验组男性有22例,女性有18例,年龄均在21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受试人员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和血生化检验。操作方式为:采集两组受试人员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在采集血液前,患者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将采集的血液标本采用检测仪器进行常规血细胞检测,使用配套校正品校正检测数值。采用相应的生化仪器,全面检测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用品主要使用仪器原装配套试剂与质控产品,全部质控品测试需要控制为合理的范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受试人员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指标、淋巴细胞、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指标检验情况以(x-±s)表示,行t检验。对不同数据进行对比,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受试人员血常规检验指标观察,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我国属于病毒性肝炎病症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据调查显示[2],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成像不断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与生命健康安全。当患者病毒性肝炎病症出现之后,如果患者在并发后没有及时实施治疗,病情会出现不断恶化现象,逐渐发展为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并发症症状,严重情况下,会致使肝癌病症的出现。

病毒性肝炎病症患者的肝脏若被病毒侵害,患者自身病情也会随着肝脏损伤的程度不断恶化,致使患者其余的脏器系统被损害。临床较为典型且严重表现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被严重抑制。患者肝硬化的程度、造血功能障碍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患者体内白细胞计数不断降低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报道[3],当血液标本当中红细胞还未被溶血剂完全破坏的情况下,白细胞计数检测的结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临床表现主要是假阳性增高,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血小板计数持续性降低也是肝炎病症较为常见病理表现特征。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骨髓外部严重受到损伤,且患者的造血功能会大幅度降低,病态造血与造血微环境持续性恶化相关。患者体内肝脏器官对于大部分血清总蛋白与其他血清白蛋白合成物质至关重要,对患者体内血清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评估患者肝脏合成的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朱艳华[4]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总胆红素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球蛋白比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本次的结果与其研究相符,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6±10.6)%、(65.9±7.8)%、(97.6±10.5)μmol/L,实验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球蛋白比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5.2±1.4)×109/L、(104.6±54.8)×109/L、(48.3±2.2)%、(97.6±10.5)U/L,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明显。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与血生化检验指标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炎病症的检出几率,促进患者病症的相关治疗,提高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均可以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病症检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助于病症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彭芝梅,蔡爱玲,杨慧等.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6):2343-2344.

[2]汪峻岭,徐兴伟,李惠等.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44-45.

[3]张晔妮.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29.

[4]朱艳华.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7):69-71.

[5]史亚梅.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130-131.

论文作者:刘艳,曹月,朱新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探讨刘艳论文_刘艳,曹月,朱新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