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概念图组织高中英语教学_概念图论文

运用概念图组织高中英语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论文,组织论文,概念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这方面,概念图无疑是教师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帮手。

一、概念图简介

大脑工作的方式告诉我们视觉的图像可以增强我们的理解力,建立连接和扩展大脑的学习空间。Hyerle博士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即每个人都是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吸收新的信息和观点,提出了可视工具可以有效辅助学习者吸收新的信息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大脑是以构建图形的方式来工作的。因此,利用可视工具来引导思维的方式可以而且应该与教学、学习和评价整合为一体。

概念图正是这样一种可以辅助教学的视觉工具,它是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尔博士基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们理顺思维,处理和组织新的信息。通过概念图来展示信息,学习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新的信息并且更好地利用视觉记忆。

二、概念图在教学中的优势

视觉思维有许多种表达方式,概念图是学习者组织思维的方法之一。在教学和学习的不同阶段,从初级到高级,从“大脑风暴”到研究结果展示等,都可以运用它来组织思维。同时,在各种教与学的不同形式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小组或大的集体都可以灵活运用。

那么,概念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呢?

1.合理地利用概念图可以将复杂的内容和信息进行整理,使之简单化,便于学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吸收和消化。

2.它是学生回顾概念和复习所学内容等课堂活动的有力工具。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学习成果做出修正并且采取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表达。换言之,学生可以借助它理顺思维。

3.在口语和写作等语言输出的实践中,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4.针对内容庞杂的话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列在一张概念图上,这样学习者可以对整个话题有一个宏观的掌握。

三、概念图的类型及应用

描绘概念图非常简便易行,在Microsoft Office当中就有这样的功能,还可以运用比较流行的软件Inspiration来生成。在高中英语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概念图来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1.主题细节型

这个图形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及细节类型的框架,学生像完成填空那样来完成思考的过程。例如,当讲到“Holiday”这个话题时,可以运用图1的图形来启发学生。这个图形当中放置的是讨论的话题,周边的图形中是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细节。学生很容易看懂这个图形的话题是讨论他们知道都有哪些节日的。如果教师变换detail位置上的内容为“Shopping”的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变成了在节日都做些什么?细节部分的多少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增减。

图1

2.事件描述型

在描述一个事件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五个w的要素列在图2中,学生要逐一回答这些问题,然后进行口头作文或写作的练习。根据具体的讨论内容,教师也可以扩充表格,增加问题。通常学生在描述事件时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整体的思路,而利用这样的表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

例如,外研社版高中《英语》一年级第二册第六模块“Film and TV Programmes”中,教师可以在Introduction部分利用这个表格来让学生回忆喜爱的一部电影或电视节目。表格中的要素可以是电影片名、导演、主演、公映时间等。如果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述事件的话,可以运用表示时间发展顺序的概念图。

图2

3.原因结果型

这个类型的概念图适用于讨论某一现象的起因,并举例说明。学生在进行口语和写作训练时,经常对于某一话题无从着手,不知如何将主题句发展成为一个段落。以“These days,mo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able to read and write.”为例,我们可以列举两个原因:第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重视学生的交际能力。与此相关的事实是:首先,许多学校开设了英语写作课和口语课;其次,许多中学遵照新课标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中学生现在不仅关注写作和语法,而且注重说和写的能力。例如,许多学生意识到社会的期望,报名参加了口语培训。他们主动地寻找机会与英语国家的外国人进行交流。

在这个例子中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具备了英文的读写能力”即为我们讨论的话题,而引起这个现象的起因就成为概念图的子层,例子就成为支持每一个起因的证据,请参看图3。

图3

4.话题筛选型

倒三角图形(如图4所示)可以用来对一个笼统的话题逐一缩小范围,直到最终找到关注的焦点。例如,我们在讨论“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proficiency?”这一笼统的话题时,可以逐步缩小讨论的范围。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我们的话题仅仅局限于阅读能力,于是缩小为“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reading proficiency?”。而在阅读能力里面还包括词汇、阅读速度、阅读策略、语篇分析能力等,我们选择“How to improve our reading rate?”提高英文阅读速度又要涉及许多因素,目前主要困扰学生的问题是词汇量不够,因此最终我们的话题确立为“Enlarge English vocabulary to improve English proficiency.”

我们在确定写作或谈话的主题时,题目往往过大致使内容流于空泛。这个概念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教给我们如何将话题范围缩小到我们真正关注的焦点。

图4

5.比较异同结构型

在英语口语和写作课上,我们经常要对两个或更多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对于这类问题维恩图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利用它可以使事物的异同一目了然。几个椭圆形的相交部分是事物的相同之处,其余部分为各自与其他事物相异的特点。

例如,比较“traveling by train and traveling by air”的异同。在图5中,学生们首先要在图的上面写清要比较的这两个事物。然后在两个椭圆形不相交部分的横线上列出乘火车旅行和乘飞机的差别,加飞机的费用较高但旅程时间短,而乘火车比较便宜但耗时比较长。在重叠的部分写上它们相同的地方,即都比较安全,便于做长距离的旅行。这个维恩图主要是用于对两个或更多的事物进行比较。

图5

6.观察记录型

当我们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如小宠物或花草等进行讨论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观察并做记录,这时可以设计如图6所示的概念图,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订。调动观察者的一切感官: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视觉进行观察并做出记录,如果遇到没有学过的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示。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我们利用概念图给学生布置观察的作业,可以培养他们全面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外研社版高一《英语》第一册第五模块《A Lesson in a Lab》中“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描述了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金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前设计概念图,让学生课下观察不同的金属性质,并提交调查报告。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对于本部分课文的学习就会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印象、提高兴趣,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

标签:;  ;  

用概念图组织高中英语教学_概念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