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花希春

滨州市滨城区里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56656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收治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为基础治疗,观察组为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对照组的治疗效率比较高,其差异化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分析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将中药口服加灌肠应用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能保证治疗效率的提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也会确保肠道功能的有效恢复,促使其推广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中药;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受到多个原因的影响,其腹腔内发生肠黏连现象,导致肠道内不畅通。近几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无法保证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所以,给予积极治疗十分必要。使用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能发挥有效效果,本文中,将2017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收治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具体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数据资料和方法

1.1临床数据资料

在2017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我院收治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为(50.24±2.13)岁。

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为(50.25±2.14)岁。

纳入标准:腹痛、感染以及恶心、呕吐患者;腹压疼痛。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孕妇。

1.2 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工作,其中,主要为禁食、胃肠减压以及腹腔抗感染等工作。还需要使用150毫升的生理盐水来对其灌肠治疗,实际的灌肠时间为30分钟到60分钟,一天执行两次[1]。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条件下为患者提供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其中,该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20克的厚朴、15克的枳壳、9克桃仁、30克的炒菜菔子,还有赤芍(15克)、大黄(15克)、芒硝(10克)。这些药物加500毫升水将其煎到150毫升,水煎2次,保证混合液150毫升来进行灌肠。其中,灌肠时间为30分钟到60分钟,一天执行两次[2]。

1.3 效果判定标准

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分析期间,显效说明患者的腹痛情况消失,排便、排气等均正常。有效则是患者的腹疼得到缓解,排气等已经恢复,但还存在腹部的不适。无效是患者的各个症状与治疗前期都未发现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增加。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析中,所有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分析,其中,组间患者的住院时间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t数值检验,组间患者的治疗效率分析使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p<0.05,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的治疗效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为80%,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44%,两组比较分析存在差异性(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对比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外科疾病,发病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术后更为常见。肠黏连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肠管水肿、充血等,大量纤维渗透挥着沉积在浆膜上,导致局部的纤维分解,其组织缺血,降低纤维素的吸收[3]。当该疾病发生后,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身心带来很大损坏。所以,要给予患者发病原因的分析,确保总体上的积极治疗。在中医学理论上进行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属于肠结范围,需要采取通下的方法治疗。而中药灌肠是一种中药制剂,通过冲剂的方式进行灌肠,能确保黏膜的吸收,保证药物作用在肠管内,促使其吸收入血[4]。

患者在合并情况下,因为个体的差异现象,在临床上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保证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确保患者的健康发展,避免其他损害的发生。基于治疗效果方面的分析,发现中药口服能保证治疗效率的提升,因为灌肠方法能加强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药物在胃肠和直肠黏膜吸收,确保血液的循环,促使肠道的积极治疗。不仅如此,该方法也降低对肠道的刺激和危害,确保其作用的发挥,保证药物疗效的增强[5]。

在上述分析中,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率和住院时间指标较对照组比较分析都得到改善,两组比较分析存在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将中药口服加灌肠应用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获取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促进实际治疗效率的提升,避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能增强患者的肠道功能,使其在积极恢复的条件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便后期工作,保证临床价值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永.粘连缓减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51-1152.

[2] 经文善,于庆生,潘晋方等.中药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6,38(2):201-203.

[3] 李文东.双“T"字吻合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1-52.

[4] 张俊鸽,徐钧,张勇等.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7,29(4):255-258.

[5] 汪惠卿,张秋芬.中药灌肠治疗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13.

论文作者:花希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花希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