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知道,新课导入得恰当,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本文结合笔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介绍了实例导入法、引趣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操作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希望能给初中数学新课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法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收住。”这就需要在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导入新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下面,笔者就从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实例导入法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既生动又具体,因此教师可通过在实际需要中的应用引入新课,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看得见,摸得着”。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要想能,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教师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能点燃其对数学热爱的火花。
二、引趣导入法
新课开始,巧妙地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例如,笔者在讲圆的概念时,一开始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笔者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学生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因为它们无法滚动!”笔者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学生们始觉茫然,继而大笑起来:“不行!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低。”笔者再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忽高忽低呢?”学生们一时议论开来,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车轮边缘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由此引出圆的定义。
三、故事导入法
在数学课中,如果以一个精彩的故事进行导入,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并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笔者这样设计了导入语:“在一次野炊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正忙着洗碗进餐,其中一个同学问教师:“我们共有多少人吃饭?”教师听后灵机一动,就事论事,对这位同学说:“我们共带了55个碗,其中一人一个饭碗,二人一个汤碗,三人一个菜碗,刚好分完,请你计算一下有多少人进餐?”这位同学听了教师的话后,认真思考片刻,便笑着告诉了教师计算的方法及人数,教师高兴地夸这位同学聪明。那么,现在请学生们回答一下,这位同学告诉教师的计算方法及人数是什么?”学生们听了故事之后,都积极地举手回答。
四、类比导入法
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做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五、操作导入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其实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在《认识三角形》这一节里,因为三角形,学生在小学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笔者是先叫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不同长度的吸管(2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摆三角形,根据选材的不同,有的三根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有的三根怎么也拼不起来?到底构成三角形的三边要满足什么关系才能拼起来呢?好,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能对三角形有一个更好、更深刻的认识,然后出示课题。
六、情境导入法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识别第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大家能否帮小明想想办法,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
导入设计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但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比如,对生源比较弱的班级可以实施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多用问题导入。另外,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有时可以开门见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开始就明确目标、单刀直入。无论是设计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还是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目的都是启发引导,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思维,所以要短小精悍,达到目的即进入正题,切忌拖拉,影响新课教授。
(作者单位: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中学434100)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新课论文; 教师论文; 笔者论文; 情境论文; 学生们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