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再思考
张婧伦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及中国共产党通过采用多元化的传播路径,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对于推动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困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尽管长征途中的舆论宣传曾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挥过巨大作用,但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是中国传播史上更早的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尝试。
一、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
中央苏区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处于特殊的历史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局限,对党的新闻工作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
(一)国民党残暴打击无产阶级
国民党不仅对苏区进行经济封锁、军事进攻,还极尽所能控制群众意识形态、打击革命热情。一方面,国民党大肆宣扬共产党为“非法组织”,诋毁、迫害共产党人,对于想要革命的群众轻则判处有期徒刑,重则被处以死刑。同时,在全国实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洗劫行动。蒋介石还在苏区大量传播含有反动内容的报纸、传单以蛊惑无知群众的心智,不信任共产党的情绪在民众中蔓延。另一方面,国民党打压广大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实行极其残酷的统治,导致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盛行
当时的工农革命军大部分由农民、小资产阶级、流民等组成,成分复杂,组织涣散,非无产阶级思想浓厚,带有很大雇佣性质和浓厚的农民封建落后思想,毛泽东也曾明确表示要时刻谨记红军的来源和成分,务必及时转化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早日铸成铁一样的红军战斗队伍。
“我喜欢学习成绩好,会踢足球,开朗幽默……”叶子一点都不避讳,连珠炮似地描绘着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只是全程都专心对付着餐盘中的鸡排,没有正眼看我一眼。这些要求每一条都能将我秒杀,空气中似乎每个分子都是锐利的,扎疼了我的自尊。酝酿许久的“喜欢你”,还是没敢说出口。
(三)根据地文化水平低下
尽管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对中央苏区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他们还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因此如何向群众介绍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十分重要。据统计,1931-1934年中央苏区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有15种之多,成为中央苏区大众化传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还将马克思经典著作改编成通俗读物,简明清晰地为苏区人民讲解基本理论。此外,共产党人还创造性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这种思想领导下,共产党人立足实际,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最终把中国革命实践的宝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至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中国革命胜利铺上了厚重的基石。
二、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献为理论文本
由于根据地一般在落后、封建的大山深处,群众文化教育水平极低,有着浓厚的宗法观念和家族意识,在以血缘纽带相联系,充满人情味与非理性色彩的人际关系环境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阻力和干扰。同时,党内也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本位主义等腐化思想,急需党内教育。因此,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纠正传统封建迷信观念、开展文化运动是每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党中央的迫切需求。
(二)以新闻刊物、图书为传播媒介
妈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红薯,她告诉我,早上吃的是“整猪整羊”,意思是光吃蒸红薯,中午是“芝麻拌糖”,意思是在饭上蒸一点红薯,晚上则是“吹吹打打”,吃的是煨红薯,需要拍灰吹打……
(三)以群众团体为组织平台
中央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不仅设立列宁小学,还普及免费义务教育,苏区儿童入学率从国统期不到10%发展到60%。党还发起全民识字运动以提高百姓文化水平,大量识字班、夜校开办,群众识字能力明显提高。此外,由于对有才能的干部需求量大,特
别建立了一批综合学校,聘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党领导执教,切实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在学习期间,还安排学员到各地调研,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实务能力。
(四)以学校教育为培育渠道
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团体组织开展政治、文化教育和文体活动,以轻松、娱乐的方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1934年7月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会以自主讨论为原则,结合日常生活讲解和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共产党人和民众的政治素养,同时还通过举办学术演讲,探讨中国革命。另外,中央苏区俱乐部和列宁室也成为群众了解马克思、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新途径。其他群众性社团如工农剧社、八一剧团、工农美术社也通过创作戏曲、漫画、红色歌谣等,巧妙利用文艺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式中,Pr为激光回波功率,常数k为4ln2,tr为回波时刻,T0为激光脉冲宽度,Nn为噪声,包括背景噪声、电路噪声等非理想因素.其中激光回波功率可以由激光朗伯体反射传输模型得到[14],即
(五)以红色标语为重要手段
标语是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党中央积极鼓励中央苏区的工人阶级、农民朋友参与共同创作。这些标语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形式齐全等特点,据相关资料统计,苏区红军共留下600余条红色标语,内容涵盖面广,不仅浅显易懂地讲明了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性质和作用,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等内容精简制作成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并传播的标语,成为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最有效最普遍的一种大众化传播方式。
三、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党在中央苏区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非凡成效,创造了无数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要以史为鉴,避免盲目照搬经验,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巧妙利用报刊、书籍宣传马克思主义。据统计,中央苏区创办的新闻报刊多达155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不同领域以契合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众。其中政治类报刊最多,不仅刊登了马恩和列宁等人探讨中国民主革命的文章,也刊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召开的大小会议等。同时,报刊不仅关心国内政治,还经常刊登国际时事,使群众及时了解国际政治。图书事业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专属出版和编译机构,负责起草、编写、翻译、出版各类图书如《共产党宣言》,其他通俗性读物如《共产主义ABC》也由中央负责指导出版。从以往文献看,中央苏区共出版有210多种书籍,内容涵盖面广,品种丰富。
(一)立足国情,融会贯通
共产党在中央苏区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起到关键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败和挫折,共产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既是普遍真理,也是对普遍真理的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理论,代表着西方先进的文化成果,而如何使其适应中国发展道路,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服务,就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实际国情的基础上,与中国的发展理论相融合,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为人民服务。
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是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效益和效率进行的客观评价。高校每年都有巨额的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而且这部分费用每年都在递增,那么如何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得最合理、效益最大化就尤为关键。目前各高校对于科研项目的验收主要停留在科研项目的成果上,而很少关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这导致了部分项目结束后,科研经费有结余可项目还没有结题,或者已经结题了却没有去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导致结余科研经费长期挂帐,甚至个别项目负责人将经费挪为他用。
(二)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党的队伍和积极引导群众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党的领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用真理指导新闻宣传工作,正是因为重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作用,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大众化才能在特殊时期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开篇。苏区军民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学识,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坦途。
(三)重视机构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化机构
中央苏区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构建了系统的宣传网络,健全了政府文教网络,建立军队宣教网络,创建了完善的新闻出版网络,成立了遍布苏区的俱乐部列宁室,构建了一个覆盖苏区各个角落、多层次的传播体系。这启示我们在当下,既要重视传统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又要根据群众需求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新的方式与内容,优化机构建设,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余伯流,凌步机,著.中央苏区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陈立明,邵天柱,罗惠兰.中央苏区辞典[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3]陈青娇,龙小玲,曾宪英,帅初根.中央苏区报刊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3).
[4]严帆.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林茂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3-0142-02
作者简介: 张婧伦(1993-),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标签:中央苏区时期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传播路径论文; 困境论文;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