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与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刘少亮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与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刘少亮

摘要:公路施工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是工程质量管理。随着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公路的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工程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两年来,我国对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也在不断的加强力度,在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各个环节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本文分析了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面;质量控制

引言:项目施工质量历来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质量还存在路基压实不够、路基沉陷、路面平整度差、桥头跳车、路面早期破坏、外观质量差等质量通病。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发展,各承包商在工程质量上相互竞争,以质量取胜以信誉占市场,已形成局面。公路施工企业要在强手如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强化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才能在竞争中占领市场站稳脚跟。

1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仓促、准备不足造成决策失误。公路路面建设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其施工过程是一个劳动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生产过程,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其规模大、投资多、生产周期长、使用周期长。因此,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非常重要。为此,对项目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及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作出科学评估就十分必要。若立项不妥,决策不周,将带来很大浪费及严重后果。

(2) 设计经验不足。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首先取决于设计质量。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复杂,从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合同条款和规范,到招标项目实施,周期往往较长。

(3) 建设管理经验不足。建设项目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资金来源的不同,项目管理模式各异,项目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建设市场离规范化管理有一定距离。

总体状况是重点大型项目、世行贷款项目、领导重视的项目较好,中小型项目、地方筹资项目欠规范。

2保证工程质量的具体操作方法

2.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工程质量检测手段

(1) 开工前,依据《招标文件》和《修订规范》制订水泥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操作细则,明确各施工工序、各项技术指标的允许误差、检测频率和方法;

(2) 制定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和奖惩措施;

(3)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

(4) 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

(5) 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质量水准。

2.2 把管理重点放到施工第一线,特别是抓好工序管理

(1) 要求各级技术干部现场盯岗。在施工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提出工程技术人员不盯施工现场就等于脱岗。关键工序开工前,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处技术负责人在现场。一年多来,项目经理部正副经理、总工,坚持深入现场指挥、指导、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处长现场指挥,副处长死盯现场,与职工同甘共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 高度重视基层(底基层) 的施工质量,在底基层施工中,为克服以往放样不精确的弊病,提高标高、横坡度的合格率,标高控制必须设立严格的控制桩。利用线绳加密高程控制点,提高精度。第一次放样后粗平; 第二次放样后精平; 第三次放样后再精平,然后立即进行检机: 第四次平整是精细找平个别仍不合格点。通过三放四整,保证了底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3) 把工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路面工程质量控制

(1) 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不同的基层进行区别对待,对于石灰来说,其稳定土要作为底基层的平整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从而保证合格的平整度。由于石灰土是作为底基层的,因此,在平整度的要求上比其他的标准要求较低,但是对于水泥来说。碎石较为不同,并且在平整度上的控制也比石灰土难很多,要求也较高。选择水泥类的稳定材料,在终压时间上要进行较好的控制,如果一旦控制不好,就会使整个路面的强度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因此,可以选择缓凝减水剂压实的时候采用振动的方式进行压实,并且被压的结构层处于受力状态的时间要长,而结构层的变形是随时间增长而增加的,这样才可以使整个路面的压实效果较好。

(2) 沥青混凝土两层平整度的控制

由于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因素较多,有温度、施工接缝和基层的平整度等。基层平整度对面层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面层的松铺的厚度不同,在压实以后会出现压实度不一的情况,在路面进行一段时间的行车以后,整个平整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出现路面下降的情况。因此,只有全面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在沥青混凝土的碾压中.要对温度进行良好的控制,如温度过高就会造成路面产生裂缝,甚至推移的现象,这样会严重影响整个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平整度,但是如果温度较低的话,那么混合料的压实就不能做到充实,由此可见,要对路面进行有效的压实,就必须在特定的温度下和选择合适的压实方法才可以进行,这样才可以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

(3) 水破坏的控制

由于水对整个公路的使用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它不但降低了路面的整体强度,并且如果水温较高的话,还可以能造成整个沥青出现剥落的情况,这也是公路中较为严重的情况。公路由于其在设计中对路堤的要求过高,并且有较多的硬路肩,路面内的水害不严重,因此,要有效的防止路面出现水下渗的情况,这就会引起路面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在对路面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采用结合力较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还必须考虑到耐磨性,可以采用矿粉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增加沥青的粘合力。

3.2裂缝的防治

(1) 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根据实际路面的特点,采用薄层浇筑,循序推进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形成斜坡混凝土,从而更好的使用泵送工艺,从根本上避免了混凝土在输送管道的时候出现冲洗、拆除和接长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泵送的效率,使泌水处理方法简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下层的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没有超过初凝的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伴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质量.避免裂缝的产生。

(2) 制定合适的允许温差

温差裂缝的重要原因是温差太大,为了防止裂缝发生,必须规定各种温差,包括内外温差、内部温差和温度徒降的容许值,这些容许温差可根据以往工程的实践经验,结合理论计算来确定。在一股情况下,如基础的约束不大,内外温差可控制在不超过25c。拆模时根据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容许差值进行控制,必须避免气温骤降等因素的影响。

(3) 加强路面的养护

对路面进行浇筑后,需加强养护,但最初不能洒水养护,待放热高峰期过后,方能洒水养护,在养护期间,应定时观测温度变化,务必将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可在其表面覆盖薄膜、草袋,此举可减少表面的热扩张,并提供适宜的潮湿环境,防止路面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延长了散热时间,使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施工的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项目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邬文波.关于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大众科技,2016,(07).

[2]毛少松.浅谈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资讯,2016,(12).

[3]黄荣粤.浅析沥青路面路基施工的有关问题[J].四川建材,2015,(09).

论文作者:刘少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与质量管理探讨论文_刘少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