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分析_固定资产净值论文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分析_固定资产净值论文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论文,结构论文,组织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结构所反映的是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与买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地位和关系。这种市场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易地位和关系将影响到竞争过程的性质。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分析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主要是为了把握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垄断与竞争状况,为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当中,可以用来说明市场结构性态及有关特征的,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和进入壁垒这三个基本要素。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集中度既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集中度过高必然要造成垄断,窒息产业内的竞争,阻碍技术进步,降低产业绩效,而集中度过低则会导致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使企业规模小型化、分散化,无法获取规模经济的利益,最终也会降低产业组织的市场绩效。

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一般集中度是逐年上升的,1988年的工业集中度为13.79%,到1992年已经上升到16.82%,平均每年上升近0.8个百分点。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集中度相比,我国的工业集中度还是比较低的,只及工业发达国家的1/3~1/2。(白文扬、李雨:《我国工业产业集中度实证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从市场集中度来看,经对我国包括电力产供、自来水产供在内的38个行业的测算,电力产供业的4厂集中度和8厂集中度仅次于油气采选业而排列在第2位,其前4家企业已经占有了全行业43.85%的份额,说明电力产供业属于集中度最高的产业;自来水产供业的集中度属于中等水平的,说明受地域的限制,自来水产供业的企业比较分散,规模相对也小一些,这与其地区性垄断的特征是相符合的。电力产供业的4厂集中系数(前4位企业的平均规模为全行业企业平均规模的倍数)和8厂集中系数(前8位企业的平均规模为全行业企业平均规模的倍数)都非常高,在所测算的38个行业中列第1位,说明产业内企业规模的差异很大,与大企业同时并存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自来水产供业的集中系数处于中等水平,说明企业规模的差异不大,难以形成全行业的垄断。

从行业平均利润率来看,电力产供业仅次于烟草加工(47.63%)、金属制品(27.59%),排列在第3位,自来水产供业位于饮料制造业(19.23%),排列在第5位,说明这两个产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是比较高的。然而,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行业的前4家企业利润率和前8家企业利润率都要比行业平均利润率高,而电力产供业和自来水产供业的前4家和前8家企业利润率却都比行业平均利润率低。这与西方学者所得出的产业内前几位企业的集中度高,前几位企业的利润率便高的结果是正好相反的。这种情况表明,在我国的自然垄断产业,产业内前几位企业集中度的高低与这些企业利润率的水平之间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至少目前的情况下是如此。

近几年,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自然垄断产业中电力工业的集中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力企业在1995年度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序中已占有突出的地位(表略)。其中有4家进入了按销售收入排序的前8强,有5家进入了按固定资产净值排序的前8强,有1家进入了按利税总额排序的前8强。电力工业所占用的固定资产是最多的,500家按固定资产净值排序的前6家中有5家是电力工业企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电力工业的销售收入也很高,在500家的前8家中,电力企业便占了4家。但电力工业企业的利税总额情况与销售收入并不一定是呈正比的,如四川省电力公司的销售收入虽然仅排列在第42位,但其利税总额却名列第15位,而广东核电集团和山东省电力集团的销售收入尽管分别排列在第13位和第18位,但它们的利税总额却分别落到了第57位和第45位。

电力工业前4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0155700万元,已占1994年全国电力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5524000万元的39.7%,前8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4662700万元,占电力工业全部销售收入的57.45%。前4家企业的利税总额为1998237万元,已占1994年全国电力工业企业利税总额4526700万元的44.14%,前8家企业的利税总额为2664135万元,占电力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8.85%。前4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为13054293万元,已占1994年全国电力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34511300万元的37.83%,前8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为20202037万元,占电力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58.54%。(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行业100强(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公布的“1995年度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序”;《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中的数据计算)

上海煤气公司在按销售收入排序的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名列第270位,年销售收入122724.7万元,是以销售收入进入500强的唯一一家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以利税总额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列,该公司1994年的利税总额为15064.3万元,排名第336位,是500强中唯一的一家自来水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按固定资产净值排序的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除电力企业外,还出现了多家燃气企业和自来水企业。其中燃气企业是:排名第50位的上海市煤气公司(270565万元)、排名第211位的北京市煤气公司(72346.7万元)、排名第265位的北京市天然气总公司(57306万元)、排名第284位的长春市煤气公司(53068.7万元)、排名第442位的沈阳市煤气总公司(34875.6万元)。自来水企业是:排名第135位的北京市自来水公司(109177.9万元)、排名第146位的上海市自来水公司(95774.9万元)、排名第200位的武汉市自来水公司(75886万元)、排名第201位的广州市自来水公司(75877.1万元)、排名第245位的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62158.9万元)、排名第251位的深圳市自来水公司(61047万元)、排名第347位的大连市自来水公司(42955.3万元)、排名第350位的南京市自来水公司(42454.5万元)、排名第374位的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39949.7万元)、排名第431位的长春市自来水公司(35330.1万元)、排名第442位的青岛市自来水公司(34298万元)。(国家统计局编:《中国行业100强(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从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按固定资产净值排序进入工业500强的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有5家,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企业有11家。其中,不包括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排进500家的企业,如天津市第二煤气厂(33051.9万元),可以排在第462位,天津市自来水公司(60509.9万元)可以排在第254位。说明我国燃气生产与供应、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较高,进入壁垒也较高,而集中度却并不是很高,因为这些产业的企业规模差异较小。

1994年,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03556.4万元,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630700万元的32.27%,前8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86367万元,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45.4%;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18770.6万元,占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745100万元的29.4%,前8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为308136.4万元,占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的41.36%;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利税总额为6315.2万元,前8家企业的利税总额为8698.1万元,而全行业利税总额为负数,即亏损56000万元;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为453286.4万元,占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1255700万元的36.1%,前8家的固定资产净值为574963.1万元,占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的45.79%。(计算依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行业100强(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从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和前8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的情况来看,市场集中度并不高,且大体都在30%和40%左右,说明该产业在地区垄断的情况下企业的规模差异较小,企业的规模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扩张;而从该行业的企业利税总额来看,前4家和前8家企业都有一定的效益,其产值利税率分别为3.1%和3.01%,全行业的利税总额则为净亏损5.6亿元,说明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大企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4年,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70441.5万元,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1525000万元的17.73%,前8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344009.2万元,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22.6%;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为317754万元,占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1443400万元的22.01%,前8家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为400910.4万元,占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的27.78%;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利税总额为146901.1万元,占全行业利税总额235200万元的62.46%,前8家企业的利税总额为159604.3万元,占全行业利税总额的67.86%;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为356715.9万元,占全行业的固定资产净值2545100万元的14.02%,前8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为583387万元,占全行业固定资产净值的22.92%。(计算依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行业100强(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从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前4家、前8家在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的情况来看,集中度并不高,且大体都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之间,分布比较均匀,说明该产业由于地区垄断性的存在,企业的规模差异不大,产值、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净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从利税总额的情况来看,前4家和前8家分别占全行业利税总额的62.46%和67.86%,说明该产业中的大企业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占有一定的优势。

我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目前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一方面是自国家放开非基本电信业务之后,这一领域呈现出众多企业间激烈竞争的局面,如无线寻呼服务台全国已有1000多家,市场集中度比较低;通过鼓励大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规范企业行为,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另一方面是联通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基本电信业务被邮电部独家垄断局面,使这一领域中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态势,其市场集中度虽然很高,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消费者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再一方面是邮电领域继续维持了全国独家垄断的局面。

我国的民航业目前已处于40多家航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其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很高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中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是很大。通过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以消除过度竞争,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对于该产业的企业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占领国际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从铁路业来看,尽管已经先后成立了广州铁路集团、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但从整体上铁路依然处于独家垄断的状态。我国铁路业的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从根本上打破其大一统的独家垄断局面,建立起多家企业相互竞争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结构。

二、产品差别分析

我国的自然垄断产业,如铁路、电信、民航、电力、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煤气生产和供应等产业都属于低产品差别的产业,它们产品质量并没有特定的物质产品作为载体或依托,它们也无需经常开发新产品或改进产品的规格、型号,更无需改进产品包装。如前所述,这些产业的产品差别主要体现在企业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上面。

一般来说,这些产业的产品,只要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用途,达到用户的满意,便是合格的产品。如果是在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千方百计地通过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来扩大产品差别,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对于我国的自然垄断产业来说,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在存在着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的情况下,用户对这些产业中所能够提供服务的企业的选择是有限的,甚至是唯一的,这就意味着每一家企业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服务范围或区域,只要客户在某企业的范围或区域内,就必须由该企业提供服务。由此而引起的直接结果是,产品差别对于这些产业来说似乎并不重要,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并不热衷于通过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来扩大产品差别。多数企业对其服务产品既不进行广告宣传、改善服务,也不进行宏扬企业文化、改善企业形象的活动,轻松地享受着垄断所带来的“好处”。事实上,在存在着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的情况下,由于消费者所需要的服务产品的数量是有限的,进行广告宣传并不能起到促使服务产品的销售量明显增加的作用,而不进行广告宣传也并不一定会导致服务产品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减少。

应当肯定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的电信、民航业中相继引入了竞争机制,通过提高服务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差别,以求在竞争中获得主动,已在许多企业的行动中有所体现。

我国民航业的产品差别相比之下是体现得比较充分的。在各个民航公司之间,通过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来改善公司的形象,特别是通过广告宣传形成产品差别,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电信业中也开始体现出产品差别,特别是在邮电部电信总局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在无线电话领域的竞争上,以及非基本电信业务的无线寻呼领域中,产品差别比较明显,不少公司之间在利用广告方面也比较成功。

铁路客、货运输方面,由于存在着地区垄断性,各铁路局、铁路分局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在铁路中目前还很难体现出真正的产品差别。

由于地区垄断性的存在,电力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中的产品差别也很难体现。

三、进入壁垒分析

进入壁垒对于我国的自然垄断产业来说,排斥了垄断企业之外的其它企业进入该市场,抑制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使这些产业内部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稳定性,在价格上维持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由于生产效率的低下和浪费现象的大量存在,很难达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由于地区垄断的存在,导致大企业的规模不大且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等原因,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很难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1.规模经济壁垒。在我国,规模经济壁垒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一些本应是规模经济壁垒很高的产业,却表现为低、中度规模经济壁垒产业,如电力工业,尽管大规模生产是该产业的重要特征,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产业内与大企业同时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

2.必要资本壁垒。必要资本壁垒表明了一个新企业进入某一行业时所必须投入的最低资本量,对于铁路、电信和航空等产业来说,必要资本壁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一些资本金不足的中小企业阻挡在行业的大门之外,但在某些行业却不是这样,如我国的电力工业本应是高资本壁垒产业,但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该产业的资本密集特点并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

3.产品差别壁垒。一般来说,在产品差别壁垒较高的情况下,产品的异质性较大,该种产品所能够实现的社会总效用也就越多。而铁路、电力、民航、通信、自来水、燃气等产业,都属于低、中度产品差别化壁垒产业,它们当中,除民航与通信业在较大程度上通过服务质量体现出产品差别外,其它产业中几乎体现不出任何产品差别,因为用户对于这些产业的产品几乎是没有任何选择的。

4.绝对成本壁垒。电力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及铁路业等,都是高绝对成本壁垒产业,新企业如想进入这些产业,就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等资源的占用和营销网络的开辟等方面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5.政策法律壁垒。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在进入壁垒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政策法律壁垒,典型的事例是电信业、电力工业、民用航空业和铁路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的电信业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管制的方式主要是政策管制、价格管制和计划管制。从政策管制来看,多年来,除一些特殊部门被允许建立全国性的专用通信网、一些大型企业或地区被允许建立地区性的专用通信网以外,进入电信业受到国家政策壁垒的严格控制。从价格管制来看,国家对电信业的价格一直进行严格的管制,这使得电信业成为一个微利甚至亏损的行业,进入这一行业除了要从有关方面获取足够的财力支持,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外,企业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从计划管制来看,在传统的经济体制未发生动摇以前,我国的企业处于严格的计划管理之下,企业必须严格地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组织生产,企业上项目也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如果国家没有下达新的项目投资计划,企业是不可能涉足新的业务领域的。

电信行业的业务主要包括通信业务经营、信息处理服务、通信工程施工和通信设备生产四大部分。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首先放开了信息处理服务、通信工程施工和通信设备生产。1994年联通公司的建立,又打破了通信业务由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在通信领域里展开了两强之间的竞争。

我国的电力工业多年来一直是由国家投资建设。从1988年开始,国务院为了筹集电力建设资金,加快电力发展,批准实行对用电单位征收每千瓦小时电2分钱的集资办电政策,该价外电力建设资金由地方政府管理使用,促进了多家办电格局的形成。中央与地方、内资与外资、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以多种形式合资办电,出现了一批分属华能、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合资、中外合资的独立经营的发电企业,打破了电力生产与供应一体化的格局,对加速我国电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在我国新增装机容量中,仅地方投资的部分就已经接近50%。到1993年,上述新出现的独立经营的发电企业的发电量已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0%左右。

我国的民用航空业曾长期处于中央高度集中的控制之下,在“文革”期间还实行过半军事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想进入这一行业是根本无法办到的。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民航总局的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允许有条件的地区成立航空公司、修建机场,从而降低了政策法律壁垒,为民航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后的短短几年内,各地便很快地建立起数十家民用航空公司。目前,为了适应民航业国际竞争的要求,在我国的一些民航公司之间已经出现了联合的趋势,现实表明,民航公司的规模过小,在竞争中是难以生存的。

从铁路来看,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近几年国家对进入铁路业的政策有所放宽,进入壁垒开始降低。1992年10月,国家通过了《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的意见》,1993年11月,又颁发了《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的意见实施办法》,标志着中国的铁路业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分权管理的模式开始建立。特别是为了鼓励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在税收和土地征用等方面还给予了优惠的政策。

行政法律壁垒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项目审批制,即根据投资额的大小,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有关部门或国家计委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在资金来源、企业规模、资源情况、产品销路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审查合格,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取得进入资格。但是,对于自然垄断产业来说,多数工程项目都是属于中央和地方的配套建设项目,如自来水厂、热力公司、燃气公司、电站工程、通信工程等,是在中央或地方的计划之内必须建设的项目,该进入的企业就必须进入,不该进入的企业有多么强烈的投资冲动也无法进入。因此,行政法律壁垒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主观性和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效率的低下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标签:;  ;  ;  ;  ;  ;  ;  ;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分析_固定资产净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