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论文_卢德鹏

试谈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论文_卢德鹏

杭州地普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建筑出现,而城市面貌也一变再变,城市记忆也在逐渐淡化,为了避免人们在城市建设改造的过程中遗忘城市的本来面貌和历史内涵等,我们使用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来延续这段记忆,来铭记那段本应该被封存或者被遗忘的历史。为了保存其原有的一座城市独特的风格,解决现代化建设带给城市记忆的危机,本文将对风景园林延续城市记忆做个简单的分析,以从介绍城市记忆入手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延续城市记忆措施的行文脉络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城市建设者提供一些参考,以此保护好那些珍贵的城市记忆。

关键词:风景园林;延续;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城市的面貌,更多的是这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其所拥有的历史及内涵,不同的人对于城市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情,因此也会拥有不同的记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都在慢慢的改变,而人们的关于城市的记忆也在逐渐淡化,可能有一天甚至都会消失。因此为了让城市记忆更为鲜明,并且能够永远垂青,永远旗帜鲜明的留在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的脑海里,我们采用将城市记忆镌刻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以这种方式达到留住城市记忆的目的。本文将从此出发,首先对城市记忆做个简单的介绍,接着论述风景园林设计延续城市记忆的方法,以此实现城市记忆的保留和延续。

1 城市记忆概述

1.1城市记忆的定义

结合自身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书本的解释,笔者认为城市记忆主要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这座城市的认知以及自己在城市居住痕迹的记忆。这个记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体,也就是创造城市以及城市历史的人,另一部分就是客体,客观存在的给主体留下记忆的城市载体,包括物质性载体和非物质载体两种。

其中物质性载体就是城市中能够代表城市风格的物品或者具有代表的建筑等,比如城市的地理风貌、拥有的动植物资源、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园林、具有城市独特风格的标志性建筑、有韵味的古街等。这些都是我们直观可以看到的,直观可以感受到的,比如我们去重庆旅游,我们看到的标志性的解放碑、皇冠大扶梯、以及长长的阶梯、穿过楼房的轻轨以及洪崖洞的夜景等,这些都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物质性记忆载体。而非物质性载体则是我们所不能直观看到的,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比如这座城市的历史、它所传承的文化、它的方言以及民风民俗、它的社会政治和法规以及它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等。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匆匆来往就能够体会到的,只有在居住在这座城市中、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和理解。

1.2城市记忆的要素组成

上述介绍中,我们将物质性载体和非物质性载体作为城市记忆载体的划分,那么同样的,城市记忆要素的划分标准也是如此,可分为物质性记忆要素和非物质性记忆要素两种。其中物质性记忆要素是城市记忆的显性表达,它主要是通过城市物质性载体来传达,具有有形和能够被直观看到的特点。按照记忆要素来源的不同,我们可将物质性记忆分为自然类和人工类两种,自然记忆就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地貌和天气、气候等,而人工记忆就是人工建造的标志性建筑等。非物质性记忆要素不同于物质性记忆要素,它是城市记忆的隐性表达,主要来源于城市非物质性记忆载体,通常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人不能直观看到也不能触摸到,其大概可以分为文化类、政治类以及经济类。

2 风景园林设计延续城市记忆的方法

2.1物质性记忆延续

物质性记忆我们上面就曾说过它分为人工和自然两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自然类物质性记忆要素,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延续:第一我们不做任何人为的改变,采用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保护原始生态面貌的措施。比如重庆武隆山的著名的天坑地缝,就是为了保护那个地区自然形成的卡斯特地貌,建立了一个自然旅游保护区。第二就是采取模拟的方法,而模拟的对象就是自然形态,将自然形成的地貌经过等比例的放大或者缩小,并建立在有限的场地,进行完全复原或者基本复原。比如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的假山,就是对自然形成的山的一个缩小复原。第三就是抽象隐喻。使用不同的平面构图、多彩的地形、铺装以及结构各异的构筑物等抽象的地域自然形态,将需要表示出来的记忆要素蕴含其中,起到一个暗示的作用。

而对于人工物质记忆要素,我们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延续城市记忆。(1)和自然类一样,也是将其完整的保存下来,不做任何后期的改变,比如对历史遗迹的保存,从它出现到至今都一直以一个模样存在。(2)进行选择性保留。整个建筑保留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社会在变化,城市也在不断改变以适应新时代,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局部保留,将一些具有价值和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保留起来。比如在建设北京步行街的时候,我们就选择局部保留的手法,将这座古遗址中典型的、有价值的砖块瓦片使用玻璃保护起来,而其他普通的建筑材料则推翻重建了。(3)修缮。对现存的建筑进行结构性的修补,按照其原来的样子,进行修复。如一些存在年代长久和历史感丰富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可能经过时间或者其他自然危害,有了一点点的破损和不完整,就需要使用修缮的手法,进行修复。比如北京故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那么多年时间的冲刷,一些油漆和其他不太牢靠的材料都开始变质,但我们可以进行修补,力求最大化的复原,完整的保留故宫原本的模样,还原历史中它的样子。(4)新建。按照历史建筑留下的照片进行推翻重建。比如圆明园,在被英法联军摧毁后,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面貌了,所以进行了重建。(5)有机更新。对于一些保留较完整的历史建筑,在保护其原有的结构和空间布局不会被改变的前提下,对其受损的地方进行修复,对于其局部建筑可以适当的扩展和改变,可以用来建立危房或者转换为绿地。

2.2非物质性记忆延续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对非物质性记忆要素的延续,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一是提炼,将城市中的非物质记忆要素进行一个凝结提炼,提出其中最有价值和最核心的动心,直接或者间接的来表达。二是抽象隐喻,采用物质载体进行一个隐喻和暗示,比如使用平面构图、地形以及铺装等。比如中国古典园林中蝙蝠图样铺装隐喻福文化。三是展示,使用我们可直观看到但内涵丰富的物体,对其拥有的历史文化进行展示和表达。比如杭州茶叶博物馆中利用古代茶具展示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四是文字纪实,除了物质表达,语言表达也是一种传递城市记忆的好方法,直接将历史文化通过文字记述,比如将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人名刻在石碑上。比如我们云南洱海公园碑上所刻的字。五是情景再现,使用一些经典道具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场景,进行情景复现,或者将这些事件编成剧本,挑选专门的演员进行表演。

3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风景园林设计来延续城市记忆是应对城市记忆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使城市的物质记忆得到保留,而且还可以保存城市的文化记忆,对于促进城市多样化发展以及塑造城市独特的地域特点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如何将城市记忆保留和城市建设改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两者能够相得益彰,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记忆的深化和延续,增强城市记忆对于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以此来找寻更好的方法和措施来规划和建设我们的新城市,是以后城市建设着需要重点考虑的。

参考文献

[1]尹姝君.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分析[J].现代园艺,2016.

[2]戎静.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分析[J].花卉,2018.

[3]金云峰,杜伊.景观原型设计方法探讨——基于风景园林学途径的城市设计[J].中国园林,2017.

论文作者:卢德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试谈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延续城市记忆论文_卢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