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平面布置优化策略论文_施永东

智能变电站的平面布置优化策略论文_施永东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如东县供电分公司 226400

摘要:目前,我国智能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多,在前期设计过程中做好平面布置优化能够尽可能节约土地资源,实现电力建设的绿色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平面布置优化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平面布置;布置优化;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节约资源成为电力建设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节约用地,是我国基本国策,也是变电站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此,多年来电力建设中积极研究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较高的经济代价换取占地面积的减小等优势。然而,在采用了紧凑型配电装置的变电站中,仍有不少因为部分敞开式设备的习惯性布置方式而导致大块空地难以有效利用的情况。因此,做好变电站平面布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变电站的设施不尽相同,总平面布置也有差异,但节省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是共同的要求。降压变电站主要由屋内、外配电装置、主变压器、主控制室、直流系统、远动通信设施等组成。220kV以上的变电站多为电力系统枢纽变电站,大多装设有无功补偿装置和并联电抗器;220kV及以下的变电站通常只装设补偿电容器组。此外,还应考虑变电站生活及消防供水、交通等设施的布置。在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中,不同电压配电装置、主变压器、主控制室等的布置可参照火力发电厂的相应部分同样考虑。但是,降压变电站的布置方位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以便使其进出线方便、交叉少,主控制室自然采光好,并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还应指出,由于变电站数量很多,因此,节省占地面积显得特别重要,可以根据电压种类、出线方向和地形选择不同的布置方式。

2智能变电站平面布置优化策略

2.1站区竖向布置形式

基于地形的特点以及站区总平面的布置等方面因素,结合实践经验,对站区的竖向设计方案进行了土方的计算。由于站区具有较大的占地面积且地形的高差相对较大,因而其站址方位的变化会对土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设计从线路的顺畅。短捷等方面对站址的方位进行考虑,根据站址地形特点对站区长方向平行于地形等高线等的布置进行了确定。变电站竖向布置及站址标高应该由具体的工程设计而确定,依据当地的最高内涝水位和洪水位,从而确定站址标高和防洪措施。

2.2将辅助用房从配电装置楼中分离

从总平面优化角度分析,辅助用房的剥离可优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高压电缆通道。通用设计中户外变电站方案,电气总平面横向尺寸受配电装置楼尺寸、配电装置楼与电容器组间距、配电装置楼与避雷针间距控制。将辅助用房移出配电装置楼后,可减少配电装置楼长度,进而减少变电站围墙内面积,优化指标。配电装置楼一侧不设辅助用房后,开关室内电缆沟可由四面外墙引出,优化了高压电缆通道,实现电缆分流,避免大量高压电缆在配电室内转弯和堆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装配式建筑角度分析,将资料室、安全工具室、卫生间三个辅助房间从配电装置楼中剥离出来,在总平面近大门处独立布置,采用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包括结构、外墙及内装修全部由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安装。

2.3噪音控制

在变电站进行平面布置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对噪声影响进行控制,必须要对噪声的来源进行合理的布置。首先要确保变电站进行平面布置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变电站在经过布置改变之后不会受到较多的影响,使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可以得到保证。首先可以在变电站周围的围墙进行加固,将新式的隔音材料来进行围墙的建设,使围墙可以有效的对噪声的传播起到阻碍效果,以此来有效的降低噪声的向外扩散传播。另外,在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设计中,也可以对建筑物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噪声的声源可以原理人群密集的区域。借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噪声的对外传播,使居民居住的地方可以距离噪声较远。在变电站中,可以采取将噪声设备布置在变电站内声音传播距离最远的地方,利用距离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2.4合理选择选择主变压器

在变电站配电设施当中,主变压器的特性会影响主接线模式及架构等,所以在挑选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时,需要按照长期规划发展目标来选择,根据输送功率、馈线回路数、电力体系以及传递容量的信息来确定。设计人员在选择主变容量时,需要全面考虑变压器在停止运作期间具备的超负荷水平及需要的容量等,确保其在Ⅰ类负荷状态下能够提供充足的电量。此次工程建设选择的变压器主要是三相三绕组自冷有载调压低噪声降压变压器,该变压器的容量为31.5MVA,额定电压为110±8×1.25%/38.5/10.5kV。

2.5电气的平面布置

电气设计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国网典型案例当中所提出的设计方案,把各个电压进行等级模块化,在设计中合理拼接,灵活组合。通过多方技术经济比较,形成总体平面布置最优化的工程设计方案。国网的典型案例变电站的布置方案分为户外和户内两种类型,户内方案采用GIS成套设备。为考虑保护和计量准确度以及TA的伏安特性,建议220kV保护屏安装在GIS室内的继电器小室中,这样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可以做得小一些,并能够大大节省控制电缆。

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要求,设计适合地区发展的变电站,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整体水平,减少占地面积,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诗如,李勇.常宁110k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优化设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7,31(05):59-64.

[2]史京楠,胡君慧,黄宝莹,等.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平面布置优化设计[J].电力建设,2015,35(04):31-37.

[3]王小波,吴丹,付磊.新一代110kV智能变电站总平面及各级配电装置布置优化设计[J].湖北电力,2013(9):1-4.

论文作者:施永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的平面布置优化策略论文_施永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