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和细菌耐药分析论文_彭华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COPD并发VAP患者,入院后24h内、机械通气48h后采集痰液标本行痰培养,统计痰培养菌种分布情况,进行药敏试验观察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78例患者共分离得到126株致病菌,其中59株为入院后24h内分离得到,67株为机械通气48h后分离得到,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最普遍,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都是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钠完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未发现耐药性。结论 COPD并发VAP患者的痰培养菌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此类致病菌的耐药性普遍较高,需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选择抗菌药以保证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细菌耐药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典型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全球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9%~1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机械通气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它也是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随着近年来抗生素使用的增多,实验培养分离得到的耐药菌种类也逐渐增多,细菌耐药性无疑增加了COPD并发VAP患者的临床的治疗难度。通过痰培养了解此类患者的菌种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有利于合理调整抗菌药物使用从而避免因细菌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我院采集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78例COPD并发VAP患者开展痰培养与细菌药敏试验,了解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细菌耐药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COPD并发VAP患者,经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纳入研究的7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6.54±8.70)岁,COPD病程5~17年,平均病程(13.09±3.44)年。

1.2诊断与选择标准

1.2.1诊断标准

VAP诊断标准如下:使用呼吸机48h后发病;机械通气后胸片检查出现肺内浸润阴影;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以上标准需同时具备,以下标准具有其一即可:血细胞>10.0×109/L或<4.0×109/L;体温>37.5℃;呼吸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1.2.2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COPD后因呼吸功能衰竭而入住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接受痰培养;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肺水肿、肺栓塞、肺结核等所致肺功能受限;参与其他同期临床试验。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及机械通气48h后采集痰液标本行痰培养,痰培养流程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痰培养结束后在显微镜下完成初步筛选,选择合格标本,即低倍镜下鳞状上皮细胞<10个且白细胞>25个,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需重新留取痰液标本送检。合格细菌标本送检后进行药敏试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取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COPD患者如合并呼吸衰竭需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机械通气虽然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但与此同时会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引发VAP[2]。对COPD并发VAP患者的诊疗关键是了解致病菌分布情况,掌握其耐药性,从而合理选择抗菌药控制病情进展[3]。在本次研究中,共收集78例患者行痰培养,共分离得到126株致病菌株,入院后24h内及机械通气48h后致病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COPD并发VAP患者多多种抗菌药均具有耐药性,尤以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最普遍,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钠、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钠的耐药性均达到100.0%,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要高于革兰阴性菌。COPD患者本身体质差,营养状况不佳,多次住院治疗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导致呼吸道正常屏障受到破坏,菌群平衡被破坏,容易被高度耐药菌感染[4]。ICU护理中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当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针对VAP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应当合理选择抗菌药以缓解病情,降低细菌耐药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余伟鹏,冼美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和细菌耐药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6):538-541.

[2]蒋旭宏,王原,华军益,等.急诊科C、D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6):626-629.

[3]王望东,王丽,李顺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及耐药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12):1485-1486.

[4]刘培跃,孙永习,谷德权,等.煤工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特性[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9):700-702.

论文作者:彭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痰培养菌种分布和细菌耐药分析论文_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