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思路论文_吴颖婷

阐述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思路论文_吴颖婷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 510030

摘要:由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受到总规阶段生态规划的制约,无法独善其身,因此限制了城市控规阶段生态规划的积极作用。虽然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受到了显著,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可以显著提升规划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集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等优点,并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好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控规阶段;生态规划

1.城市控规阶段生态规划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大多只限于城市的总规阶段,并没有针对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由于城市总归的时间周期长、空间尺度大等原因,该阶段生态规划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只能是比较宏观和粗略的,难以有效地控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和以需定供的能源、水资源的方式。

随着城市控规法定地位的确立和控规对城市局部地段建设管理力度的加大,城市局部地段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急需得到控规的引导。并且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因此城市生态规划亟待延伸到城市控规阶段。

2.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方法

2.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就城市详规阶段而言,城市详规建设忽略了土地资源其本身的特点,忽略了场地等自然条件,难以形成良好稳定的生态局面。在城市控规生态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全面考虑所规划区域中自然因素及生态服务等,比如水系、景观、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因素,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对于一些地区可以采取空间规划的方式,始终保持绿化系统与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规划区周边还可建立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物种多样性,使整个生态环境呈现一种稳定的格局。

空间规划策略是由四个规划策略组合而成,分别为保护策略、防卫策略、创建策略及机会。保护策略是指保护生态环境原有的、未损坏的核心区及廊道,此策略部分城市在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已经被采用;防卫策略就是在生态景观外围设定缓冲区,从而达到维护生态景观核心区的目的;创建策略是对于不稳定的生态系统来说的,在生态景观周边设置直通核心区的廊道,在其外围设置缓冲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机会是对于急需重建及修复的生态系统来说的,在景观周边设置缓冲区及廊道的同时,在每个廊道间设置具有支持性的景观基质。

2.2综合资源规划方法

综和资源规划方法主要是针对生态资源利用率较低这一问题提出来的,综合资源规划是根据开源节流的方法,从而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的,它在生态规划中更加注重生态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避免了生态资源的短缺现象。综合资源规划在传统生态能源规划的基础上加入需求侧管理的概念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资源有效利用的有效方法。基于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的诸多优点,应将其广泛应用到城市区域生态规划建设中,在区域生态规划中应用此方法时,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规划建设,选择适合的生态设计手段,从而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分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生态补偿方法

目前我国城市总规生态规划,对生态环境建设并没有太大的导向性作用,而城市控规阶段生态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生态规划一定的指导性。在城市控规阶段生态规划建设中对于一些生态破坏问题要及时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贯彻的是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理念,从社会角度出发,生态补偿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各资源之间的利益对生态环境中存在问题进行调整,使整个生态系统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3.城市控规阶段生态规划的步骤及与城市控规的结合

城市新区控规阶段生态规划的规划步骤与城市控规一样分为现状调研、规划方案确定和指标引导3个阶段,应该与城市控规同时进行,将生态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城市控规的各系统规划与控制性指标中去,切实指导城市控规的制定。

3.1生态调查与评价

3.1.1调查各种生态要素

生态规划全面调研各种生态要素现状,包括自然生态要素和人工生态要素。将调研成果纳入城市新区控规生态规划的调研成果中,辅助其规划方案的确定。除了传统空间规划中强调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外,还包括地理、地质、气候、土壤、动植物、水系、自然景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蕴含量以及水资源状况等等自然生态要素。

3.1.2分析上位规划和总规阶段的生态规划

包括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针对上位城市规划及上位生态规划的不合理之处,提出调整建议和方案。如果上位城市总规缺乏上述分析,则利用生态规划方法,自行对规划区进行分析。

3.1.3确定生态要素的保护策略

确定各种生态要素的保护策略。以生物多样性为例,需要对规划区自然生态状况作出评价,确定需要采取的景观空间规划策略。例如是通过保护场地的植被斑块,保持现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还是修复与重建自然生态系统。

3.2生态规划方案与城市控规方案的确定

进行城市新区生态规划的7大系统规划:包括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绿色交通规划、绿地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规划、能源规划、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绿色建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参照生态规划各系统规划的成果,最终确定城市控规的用地规划图、市政设施配套和公共设施配套。在保证控规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城市新区控规的生态指标与城市控规引导指标的确定

根据生态规划的7大系统规划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编制对整个规划区和其中各地块具有约束力的生态指标,然后将生态指标分类,划分为规划区生态指标总表和各地块生态指标表。指导城市控规的指标确定。

生态指标结合进控规的文本和地块导则中,指导和约束后续的土地开发和建设。通过制定量化的生态指标约束规划区的3大资源(土地、能源、水资源)的耗用量,鼓励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良好的利用结构。对区内的建筑提出绿色建筑要求,鼓励高效、节约、循环利用资源与绿色的生活方式。

结束语:总上所述,城市控规阶段生态规划相对于城市总规阶段生态规划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选择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法,使生态规划建设高效开展,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开发生态新资源,增加生态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更加完善,促进城市化生态建设的美好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利刚,袁镔.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方法探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03).

[2]王孟和,刘宁.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生态规划与思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08).

[3]侯伟.我国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6(12).

论文作者:吴颖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  ;  ;  ;  ;  ;  ;  ;  

阐述城市控规阶段的生态规划思路论文_吴颖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