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论文_问晓勇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论文_问晓勇

问晓勇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咸阳713602)

摘要: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企业物资、资金流动在不断加速,企业原有游戏规则也随之不断改变。电力企业要适应这些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胜。通过与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国内的电力企业需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建“一体化”物资管理系统,推行物资集中采购,联合储备集约配送,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物资,管理,创新,信息化

1. 前言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总体下滑,电力需求严重短缺,这使得中国电力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也使得中国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们需要应对纷繁复杂的管理难题。制定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和科学高效的计划部署,实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创新的整体战略,提高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协同运作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人、财、物一体化的资源整合管理。而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全面与准确的信息支撑,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2. 与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对比分析

国外先进电力企业普遍实施了成熟的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从而在一个信息化的高层次平台上进行生产运作,展开市场竞争,提高企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资源的整体运作能力,突显出企业在激烈竞争与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中不俗的赢利能力。两相对比一体化,国外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信息物资管理水平明显较高,国内电力企业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差距,物资信息管理差的更远。整体表现为:

(1)物资运转周期,及时性、准确性上的差异。跨学科系统集成和综合分析研究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据国外统计资料,跨学科系统集成使钻井前地质/地球物理评价的周期缩短至过去的50%,业务人员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数据的解释(>50%),而不是数据的整理和转换,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物资运转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物资数字化,数据规范管理上的差距。国外大的电力公司基本实现了物资存储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传输,以物资联储的形式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化数据仓库,借助数据仓库对数据实现了规范管理。

(3)现场生产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国外公司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地域物资现场管理,实现了物资联储管理,集约配送。

在国外,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已经完成了全球性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其核心业务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内,虽然多数大公司物资采购信息化水平在加速提高,但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具体表现为:

(1)物资供应队伍建设方面。国内企业物资供应系统的人员文化素质低,职业技术水平不高,岗位结构不合理,岗位培训重视不够。国内电力企业没有相关要求;岗位结构国外大公司侧重管理控制,采购操作次之,供应服务最轻,而国内恰恰相反;岗位培训投入,国外也远远高于国内企业。

(2)业务运作模式方面。国外大公司多采用集中采购、分散执行模式(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在企业采购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国内企业多采用企业自行采购为主,总部直接集中采购为辅,总部组织集中采购比重最小;国外大公司采购主要采取框架协议采购方式一体化,减少了采购重复操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内企业主要采购方式为一单一签的询比价采购,工作效率低;国外大公司物资采购多用业务系统和交易系统自动处理,充分利用计算机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内企业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国外大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采购,追求供应总成本最低和供应风险最低,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差距明显。

(3)供应商管理方面。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对供应商的管理差距也很明显。国外大公司供应商网络规模逐年在缩小,大力加强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培育力度,采购在向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群体集中,而且采用业绩引导订货,多与上一年度业绩评价好的供应商交易。国内公司供应商网络在逐年增加,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的培育工作刚刚起步,效果不明显,业绩引导供货机制刚刚建立。

3.信息化、网络化、信息综合化水平低所带来的弊端

受传统观念影响,国内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大部分仍旧存在着资源分散、基础薄弱、缺少供应上的沟通协作,信息传递失真,牛鞭效应严重等现象。物资信息平台与各种物资运作环节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对物资资源的最佳配置。

(1)供求信息综合水平低,缺乏针对性。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一方面存在着多批次小批量的问题,另一方面物资供应生产厂家的批量生产存在着高批量的问题,实际需要与供应不匹配。不仅如此,由于往往同一物资来源于不同的供应商,导致了供应信息缺乏整合分析、导向性水平较低。没有完善供应商资料的档案化管理,供应商选择变化较大,带来了信息的波动性大,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2)供求双方信息沟通存在障碍。采购过程中企业往往会保留很多私有信息,害怕给予供应商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的竞争筹码就越大。而供应商在与其他供应商竞争中也隐瞒信息一体化,导致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

(3)由于电力企业物资需求种类繁多,各单位行政隶属不同,管理分散,造成物资信息缺乏共享,信息反馈渠道不畅,使得物资调剂平衡困难。落后的信息反馈机制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资金,还造成同一物资一方积压,另一方短缺告急。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增加了物资市场动态跟踪和决策困难。信息化建设落后,信息得不到及时准确传递,造成牛鞭效应在所难免。

4.建“一体化”物资管理系统,促管理模式创新

提高信息化,创新物资管理模式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需要。 “一体化”可以集采购、物资调配和财务管理为一个平台,因此加强“一体化”物资管理,提高物资的管理水平,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个体系以物资信息为基础,全面地反映计划、消耗、资金控制等方面内容,使得业务数据梳理的更清晰、更专业,业务覆盖面更广,内容更深入,全方位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5.结束语

面对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电力企业也在积极部署战略,抓紧实施。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电力企业与国际电力公司在采购规模方面的指标比较接近,但业务创新能力、物资管理水平以及绩效总体指标则均存在薄弱环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后来居上一体化,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步伐建设统一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缩小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中国电力物资管理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当务之急。确立了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实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分级负责的体制;确立了服务生产经营,保障物资供给,坚持集中采购,发挥规模优势,规范采购行为,实行阳光采购,统一信息平台,推行网上采购的基本原则。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集成系统多等特点,因此需要做好系统详细设计,实施系统开发,实现采购计划、网上交易、库存、物料、供应商、专家库、物资统计分析等基本功能和招标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信息化建设是物资管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电力物资管理努力的方向。加快推动物资采购创新化管理,提升交易平台功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实现业务处理、管理控制、决策支持的有机结合,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岳辉.基于供应链的采购供应管理的研究及系统实施[D]. 浙江大学,2002,(02) .

[2]蒋鹏.物资供应“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3:6-8

[3]吴红军.平顶山煤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 吉林大学,2009,(07) .

论文作者:问晓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企业物资信息化管理模式论文_问晓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