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情况调查及中医康复护理体会论文_姜培升

姜培升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障碍情况并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专业评估量表对我院2015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对比观察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前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调查表明,本组107例脑卒中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其中重度吞咽障碍22例、中度29例、轻度56例,在实施中医康复护理1周、2周、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率逐渐提高,分别为19.63%、42.99%、76.64%,经统计分析,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后1周、2周、4周的康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我院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的中医康复护理能明显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训练;中医护理;吞咽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37-02

1.前言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生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多有进食困难、呛咳等症状表现,如得不到及时的恢复,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误吸或窒息等严重后果[1-2],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诸多临床学者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机制、康复训练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一致认为早期采取针对性康复训练,对于活化无功能区神经元细胞功能及促进吞咽功能恢复至关重要[3]。为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以2015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前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2.对象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8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10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69例、女性38例,年龄40~75岁、平均(56.5±7.9)岁,出血性脑卒中58例、缺血性脑卒中49例,采取手术治疗62例、内科保守治疗45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1995年)明确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取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且能够配合完成相关调查统计。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重度认知障碍、失语以及影响吞咽的呼吸道疾病患者。

2.2 中医康复护理

(1)吞咽功能康复训练:①咽部冰冷刺激与空吞咽锻炼。将冰冻湿棉棒蘸少许水,轻轻擦拭患者舌根、咽后壁,嘱患者发“啊”音,接着做空吞咽动作,重复动作至少10下,3~5次/d。②声门闭锁练习。患者左立或半坐立体位下深吸气后屏气,同时双手掌用力推压桌椅面或吃饭板,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嘱患者突然松手并呼气发声。③口腔肌群训练。面颊部肌肉训练(尽量张口做微笑动作,放松后微张口吸一口气,感觉频部充满气体后轻轻吐气);舌肌训练(做向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的伸舌锻炼,再用舌尖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藤上下唇),肌群锻炼每日2次,每次3~5min。(2)摄食锻炼:①食物选择。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及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或GUSS评分,建议摄入不同性质的食物,如昏睡、吞咽功能障碍严重患者,可给予流质饮食,随着吞咽功能改善可建议摄入冻状或粥状食物,同时要保证食物温度、体积、质地及口感能够刺激吞咽为宜。②进食体位干预。摄食时取躯干30°仰卧位且头部保持前屈的体位,可用枕头垫起偏瘫侧肩部,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此体位食物不易从漏出,利于食物向舌根部运送。③一口量及进食速度干预:一般先以少量试之(流质食以每口1~4ml量为宜),酌情增量,同时可嘱患者一口食物分多次吞咽,尽可能去除咽部残留食物;为防止误吸,应控制适宜的进食速度,每次进食持续30min为宜,每完成一次吞咽后再进食下一口,避免口咽部食物堆积。(3)中医康复措施:①穴位按摩。在我科医师指导下,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天突、廉泉、人迎等吞咽功能相关穴位进行按摩刺激,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持续20min左右。②穴位艾灸。穴位按摩结束后随即对重要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采用雀啄灸,每次以皮肤潮红为宜。

2.3 评价标准

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筛查评估量表[4-5](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ing,GUSS)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其中GUSS评分0~9分的为重度吞咽障碍;10~14分为中度吞咽障碍;15~19分为轻度吞咽障碍;20分为吞咽正常。

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前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康复率比较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本组调查中107例脑卒中患者在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前均合并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其中重度22例、中度29例、轻度56例,在实施中医康复护理1周、2周、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率显著提高,且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康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见表。

4.体会

留置鼻饲管是临床解决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传统手段[6],在护理上往往忽视采取积极有效的吞咽康复训练,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近年来,中医手段结合康复训练已经成为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我科开展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对于改善脑卒中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认为,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宜尽早介入,同时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医护人员应该将所有与摄食有关的细节都考虑在内,并制订具体干预措施,同时整个康复过程应有家属、患者、护士、医生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康复效果[7]。

【参考文献】

[1]刘丽,曹红梅.康复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10-12.

[2]胡萍,刘玉娟.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17):98-99.

[3]廖喜琳,蔡超群,刘海兰.运动再学习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28):2550-2552.

[4]南江波,石小娅,赵婵娟,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6,28(6):863-865.

[5]卢丽艳.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33-34.

[6]俞哲敏,沈丽芳,娄丛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61-162.

[7]金小红.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22-23.

论文作者:姜培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情况调查及中医康复护理体会论文_姜培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