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娱教”的经管类《经济法》教学思考论文

基于“娱教”的经管类《经济法》教学思考

夏露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摘要: 本文以《经济法》课程教学“娱教”为分析对象,阐述“娱教”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分析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和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经管类《经济法》课程“娱教”整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方法和途径,创设欢乐与愉悦的教学情景,娱与教结合,循序渐进地改善教与学的关系。

关键词: “娱教”;《经济法》课程;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一 对“娱教”的认识

“娱教”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挖掘教学娱乐属性,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技艺结合的教学策略。“娱教”强调乐学、寓教于乐的思维,其本质是教,教的策略是“娱”,“娱”的结果是“乐学”,“乐学”的意义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形成快乐的学习态度,其作用的力度和效度不是为赢得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刻的快乐,而是使课程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兴趣,以“娱教”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基于建构主义、认知、以生为本为理论支撑。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从心理、健康指导、用药、饮食以及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有目的护理和指导,加强患者和家属的认知程度和对于疾病的主观意识,促进患者在根本上认识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所带来的危害,也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其次,通过康复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以及生活习惯,同时严密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和降血脂药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11-12]。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重要变革时期,国家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批示范工程项目正在启动中。提出的综合能源实时调度策略对于我国综合能源发展意义重大,将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技术进步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即背景下,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而获得。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主体,建构方式主要是人际间协作,含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协作”、“对话”、“建构过程”等。

认知理论认为,知觉的动力和学习的动力原理一致,认知强调机体对当前情境的理解,顺应学生心理变化,将认知具体化、形象化,提供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

各剂量组大鼠肝、肾、脾、睾丸重量及肝体比、肾体比、脾体比、睾体比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动物解剖进行大体观察,各实验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肝、肾、脾、肺、胃肠等胸腹腔内的器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外观颜色和脏器大小正常,均未见明显渗出、增生、水肿、萎缩等病变。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高剂量组个别动物肝脏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及肾脏:可见个别动物肾小管少量蛋白管型外,其他各组织出现的病理改变均为动物常见的自发性病变,未发现有实际意义的病理改变。

笔者在多个课堂的教学应用中,特别注意两点:

二 《经济法》课程“娱教”的实施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一种较小型的落叶乔木,属芸香科,一般4~5月份为它的开花时期,8~10月份为它的结果时期。其通常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以及亚热带等地区。现在全世界的花椒有250余种,而我国目前约有50种。从现在的种植面积和数量上来看,世界上最大的花椒王国就是中国,其在国内北起东北南部,南最远到五岭北坡,东南可至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带,西南到西藏的东南部,均有分布;从平原到海拔更高的山地,如在青海海拔2500 m的山坡地带也有种植。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花椒有四川汉源花椒、云南谷律花椒、河南东岗花椒、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等。

课堂知识讲授的同时,需要情感交流,“娱教”服务于课堂教学,富含情感。特定到《经济法》课程,娱教创设的特定环境和过程,形成知识、能力、情感等的综合,促使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自主体验,旨在“爱学、学好”。

(一)“娱教”的实施

描述教学目标、娱乐、知识内涵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提供娱教工具与方法论,挖掘教学体验与乐趣结合。

图1 娱乐与知识传授、教学目标关系图

理论上,基于娱教理念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有多重优势与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娱教”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而非只是情景展示、案例解说,课堂有既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整个教学内容的讲授不脱离专业知识,也不放弃娱乐,“娱教”带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形成,带动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认识,帮助解决抽象内容、枯燥法条与面临经济纠纷复杂性的矛盾,及经管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实现学习理想目标。

图2 娱教环境与教学过程图

实践中,笔者尝试《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模式有“情境—探究”、“案例—探究”,如图2 所示,含虚拟情景或典型案例、认知方案、实施策略、能力和知识目标,娱教为学生学习提供有趣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情景选择、案例导入在显性教学背后,设定暗示教育、隐性教育、潜性教育。

“娱教”与不同课程、不同对象、不同知识点结合,产生的效果不同。面向经管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强的综合性课程,目的是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法基本理论,掌握和理解经济法律规定,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经济管理中,依法经营,防范交易风险。经济法课程应用性较强,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经济法律理论,也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以解决现实经济纠纷。经管类专业学生,没有接受系统法学思维训练,不易理解和掌握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经济法原理和条款;且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时有限,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短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经济法基本理论,并将抽象理论与复杂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法纠纷的能力和素养,需要采用有效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娱教”是可行的选择。

(2)引导学生对典型经管纠纷案例有所了解。课堂上以情景或案例创设愉快的娱教环境,教学与实例相结合地整合娱教理念与课程学习。

(1)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传授者、引导人、组织者。基于娱教理念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

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应认清形势,明确发展任务,集中力量推动“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8]。基于我国高校在“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

(二)实施中的困境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困难和误区,主要有如下三点:

量化分析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面,对职前教师在其中的答题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具体赋分量化见表3.

(1)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经济法》课程在经管专业教学通常面向低年级学生,基础课程学得不多,学生接触经济法相关知识涉及少。以《经济法》中证券法为例,证券法讲授涉及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债权的条件和要求,但学生对股票、债券基本没有概念,这样,“娱教”可能会抓不住要点,影响效果。

以生为本理念认为,人的最大特点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以此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

(2)教学法态度不一致

部分同学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转变有困难,“娱教”重在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能面临学生不能接受“娱教”要求的全程主动参与。

(3)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经济管理领域各种规则,针对经管学科不同专业要有重点地讲解,而在有限的时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内容,《经济法》课程“娱教”安排往往难以兼顾到不同专业重点。

三 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困难和误区,在“娱教”教学思维下,研究经管类《经济法》课程“娱教”方法和途径,整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如图3 所示,以适应教学实际。

(一)课前整合

以“娱教”思维设计思想为指导,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分解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需要完成的任务,课前了解《经济法》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方向,熟悉规范经济活动的主要法律、法规,理解课程主要概念、基本原理;重构教学流程,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指导案例设疑,体验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弥补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

(二)课中整合

课堂是现场生成的过程,“娱教”中,注重:(1)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开始“几分钟”导入设计好,会给一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的完成。“娱教”课堂导入重视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较好的状态进入课堂教学过程。(2)课堂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娱乐参与式学习,丰富教学活动的实施,包括:小组研讨、辩论赛、模拟训练等;运用案例引导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师随机“娱教”灵感适时应变和灵活应用,引导学生全程主动参与。(3)知识迁移。课堂中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接受“娱教”要求,随着《经济法》教学深入,学生经济法律知识增加,在讲授完某些知识点后,由简单到复杂给予情景或案例,给学生一个从了解、接受到熟练应用的适应过程。(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本堂课学到的知识,获取的收获,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鼓励学生做出积极意思表示,如辨析探讨,良好氛围下,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融会贯通,反过来加深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整合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性测试,含:参与行为及状态、思维状态、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整合优质资源、课堂调控、视频共享、教学网站,反思需要改进提升之处。综上,“娱教”唤醒每个学生的潜能,将“乐”渗透到教学中,学生成为《经济法》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熟悉的环境中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能更好地学习《经济法》这门课程。

图3 《经济法》课程“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整合结构图

参考文献

[1]胡小凤.基于翻转课堂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2):107-109.

[2]张静,吴春贤.思维导图辅助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19(1):108-109.

[3]Elisa K.Chan.The role of personal relevance in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f edutainment consumption[J].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2019(5):190-204.

[4]仵妍,孙蕾芳,栾晓丽.基于“娱教”的翻转课堂在妇产科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9(2):56-58+68.

本文引用格式: 夏露.基于“娱教”的经管类《经济法》教学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7):307-308,326.

作者简介: 夏露,女,汉族,湖北大悟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经济法与现代企业管理。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7.112

标签:;  ;  ;  ;  ;  

基于“娱教”的经管类《经济法》教学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