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蒋燕霞

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蒋燕霞

蒋燕霞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中心小学 635000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阅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文本细读理念的提出以及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推进了阅读教学方法的变革,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成效。但是,我国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对文本细读认识与了解程度不足,在阅读教学中难以发挥文本细读教学方法的预期价值,因此,降低了阅读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文本细读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重点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实践运用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理解误区;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205-01

阅读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由于小学生受到自身理解能力与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在文本阅读中难以深刻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内涵与中心思想,缺乏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因此导致阅读学习质量停滞不前,阅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了完成课堂教学进度,在课堂中没有给学生仔细阅读的时间与机会,从而导致小学生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文本的内容,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需要予以重视。

1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西方语义学流派中提出的一种思想,希望语义学流派认为文本细读是学生文学内涵与批判性思维养成的最基本方法。文本细读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通过具体的、实证的文本解读,拉近文本文字语言与作者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文本细读具有三个特征,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其坚持以文本为中心、注重语境分析、内部组成结构。在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理念下,将文本视为独立存在,通过文本中语言要素的分析与解读,深入探究文本蕴含的内容与教育意义。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一个被动、消极的角色,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缺乏参与性、自觉性、灵活性,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与性格特点,因此教学水平难以提升。而文本细读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参与,让学生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文本的性质与意义,明确学习目标,领略到阅读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文学美,而不是单纯的记忆知识点。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正确阅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2.1过于追求拓展延伸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量,不断的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虽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但是,需要在充分了解课内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语文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也是小学生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阅读教学中会渗透一些课外知识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阅读内容教学与课外知识拓展中缺乏控制能力,导致教学重点偏移到课外内容上,没有把课堂教学的主题更好的显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教师在文本细读中的过度参与

虽然小学阶段教材阅读内容较为简短,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识,提升阅读学习技能,就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在阅读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对文本内容体会与感悟,联系生活实际,不可含糊其辞、一知半解。很多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都会存在一知半解、草草了事的情况,由此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其次,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小学生的耐心引导,缺乏互动交流,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认为某一知识点学生自己理解起来比较难,并直接到答案或者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讲述出来,让学生记忆便好,这种缺乏交流与思考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

3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方法

3.1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

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教师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教学中内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计划。运用文本细读,通过对文本中的修辞方法解读,剖析其中的内涵,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应在文本细读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想象空间,引导低年级学生大致了解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并具有一定的修辞手法分析能力,以深入了解作者创作的心境。

3.2根据语文特点来讲解课文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内容,在文章解读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阅读过程中融入情感,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想表达的真情实感。同时,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文章为根本,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连词成句,以读促写。同时,在学习阅读学习中,阅读内容、结构层次、思想情感等都需要重视,通过对细节的解读,实现对小学生阅读深层次的理解。

3.3还原作者情感,开展课外活动

对于语文内容的学习,要老师和学生有效地互动,打造出有教学气氛的语文课堂。有些课文情节性比较强,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切身体会文章的内涵。当细致地解读课文内容后,老师也可以找一些课外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比如四大名著,比如一些中外经典读本。举一个例子,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学生在书中学习保尔的精神,从书中获取课本中很难学习到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文本细读在其中的运用,有助于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结合学情与阅读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科学筛选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注重学生阅读学习学习的激发,以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D].胡琼蕊.湖南师范大学2017.

[2]王崧舟“文本细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想及实践研究[D].陈艳.扬州大学2017.

[3]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张欣.天津师范大学2013.

[4]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李一.宁夏大学2018.

论文作者:蒋燕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蒋燕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