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借互联网力量做高中英语交际者论文_苏姝

浅谈如何借互联网力量做高中英语交际者论文_苏姝

(四川省平武中学,622550)


高中英语新课标的目的是: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样的教学目标就给英语教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使高中生成为一名能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教学实践证明,借助于因特网的力量和《21世纪高中英文报》,可使他们成为这样的人。

第一,一个优秀的英文交际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练习英文写作有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写作好可促进口语表达,是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第二,一个良好的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还必须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利用mp3声音文件及录像的英语新闻不但有助于实现新课标中的众多目标,而且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新闻是反映经济,外交,商贸,科技,文化体育及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的,对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成超前的观念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素质的培养,做国际化人才,创新型人才有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之中,学习这些内容,对这种创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学生不断地学习这些与时俱进的内容,他们会被中国及世界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所震撼,会感受到祖国及世界发展的脉搏,会与祖国同呼吸,与世界发展同命运。他们会把自己的未来与祖国和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出符合自己发展的人生规划。这样,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英文过程中不但学到了词汇、句型,还获得了新观念新理念,培养出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正处在创建新型国家之中,国家急需大量国际化了的创新人才。2006年21世纪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都被联想集团招走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些人才可为它的集团走向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这几个青年获奖者英语讲得好有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就会成为具有国际化和创新人才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此学生经过两个月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再次证明她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首先所有课程的开设是用英文进行的。其次,学生要报名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如,辩论队,话剧社团等。另外,学生要写论文,读书报告,进行课堂演讲等。其次,学生有许多机会参加聚会等。在聚会中学生可与来自各国的学生一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表达出他们的独到见解。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学生会产生思想碰撞出火花,察觉到有新的东西要学,发现了未发现过的问题。香港被英国统治过百年,那里的主流文化是西方的。加之,香港中文大学受英国教育影响深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的环节比期中期末的成绩还高。学生给出的观点越是不同,越有独到见解,成绩给的就越高。这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共性。再加上,西方文化主要是求异,而中国文化是求同。求异文化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发展,而求同则不然。中国想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必须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营造创新环境则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恰恰有这种创新环境,在这里能培养出国际化及创新型人才。因此,学生的选择再次证明是正确的。

因特网和《21世纪高中英文报》相结合的利用,更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曾在课堂上教过一则新闻,它是有关美国五位科学家在他们的科研领域获2006年诺贝尔奖的新闻。为什么学这一新闻,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根据这一新闻上网利用google 和百度可查到五位诺奖获得者的简历及诺贝尔奖的历史资料。其次,还可以了解到全球来自不同国家的热爱科学,从事科研的人们给这五位科学家发去的热情洋溢的贺信。再次,每位获奖者的电子邮箱地址都可以从网上得知,学生可以直接给这些科学家发邮件,表达他们对科学家的热爱和尊敬以及对科学的追求。科学是无国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也可以表达他们对科学家长期20年或40年坚持不懈搞科研最终对全世界作出伟大贡献的感激及崇敬之情。美国人为什么不断获得诺贝尔奖?原因何在?这些答案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美国的大学有着更好的创新环境,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紧接着下一节课就以“什么是创新环境及我们应如何营造创新环境”作为教学内容,从uk英国网站所获得的20条分析更适合学生们的理解。从网上查出的五位科学家的简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他们能在自己的领域研究20到40年,主要是对科学本身的热爱。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曾经说过“为获诺贝尔奖而搞科学研究那是很危险的”。课前从网上下载了40多份相关文件来充实这一课。其中包括一个VOA的有声文件及相配套的文稿。把它们拷贝在每个班的多媒体中,这大大方便了学生对这一新闻的深层次的理解,他们可把这些文件通过U盘拷回家仔细阅读。这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及思维。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大讨论“由诺奖引发的思考”。我国为什么长久以来没有自己培养出来的诺奖获得者?学生通过这40 多个网上下载的文件中可找出答案。作为当今的中国青年自己应怎样做?怎样把自己塑造成顶级科学家?实际上青年人最具创造力。他们正处在创造力最好的人生阶段。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唤起他们对自身这一最宝贵品质的珍惜并保持这一大优点于一生这是最重要的。这样中国人拿诺奖的时间就会缩短,再缩短了!

综上所述,高中生借助于因特网这一强大无比的神奇力量和《21世纪高中英文报》辅助力量快速达到新课标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会得到发展,并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会培养出来,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特别会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更能得到培养;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苏姝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借互联网力量做高中英语交际者论文_苏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