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王宝峰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王宝峰

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4200

辣椒作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无辣椒的生产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首先强调的就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生态调整,健康栽培,配合其他防治措施,以提高辣椒自身抗病能力为目的。

一、疫病

叶片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深翻改土,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2)注意观察,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3)在化学防治上,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亩喷洒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一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

二、辣椒枯萎病。枯萎病发生时叶片白下而上逐渐变黄,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情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条型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地下根系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从茎基部纵剖,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①实行3-5年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②选用抗耐病品种③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④药剂防治。用腐光(含氟乙蒜素)乳油1500-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70ml药液,5-7天1次,连灌2-3次。

三、病毒病

受害病株一般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4种症状。花叶型病株的叶脉轻微退绿,或呈浓、淡绿相间的花叶,病株无明显畸形,植株矮化,不造成落叶。黄化型病叶变黄并出现落叶。坏死型的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或坏斑等。畸形的病株变形,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分支极多呈丛枝状。有时几种症状在同一植株上出现,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椒比甜椒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抗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2)适时播种,尽早定植:适时播种,培育株型壮矮的秧苗,或利用保护地设施早栽植、早结果,待进入病毒病盛发期时,辣椒已花果满枝、根系发达、植株壮健、抗病力强。(3)浸种催芽:种子用10%磷酸三纳浸泡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和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4)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和间套作。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在采收期注意保水保肥。(5)用钝化剂、黄豆粉或皂角粉11.25 kg/hm2加水225 kg/hm2喷椒;发病初期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喷克病灵药液800倍液,或病毒A等药剂;喷0.3%的86制剂,于栽前15 d、栽后30 d及蕾期各喷1次。

四、炭疽病。是常见且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果实病斑褐色,中央稍凹陷,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生有圆心轮纹,上面着生黑色小点,这些点色淡面小。潮湿时病斑周围有湿润的变色圈,干燥且易于缩破裂。叶上也可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黄色斑点,渐变褐色,中央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生有小点。

防治方法:(1)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积水。(2)选择较通风的地方种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用硫酸铜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或65%福美双可湿性粉600倍液,也可用2%农抗“120”150倍液,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及叶背面。浇水时气温低时中午浇,气温高时早晚浇,伏天中午勿浇,以防该病暴发。

五、辣椒的白粉病。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它属于鞑靼内丝白粉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

防治方法:①深耕翻土深埋病菌减少越冬病源。②水旱轮作或3年以上轮作。③选用抗病品种。④发病初期用大地粉清水剂1000倍液复配克菌(32%唑酮乙蒜素)乳油1000陪夜复配增效王喷施,7~10天/次,连续2~3次。

六、青枯病。该病危害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或1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焉,后扩展到全株。叶片初呈淡绿色,后变褐枯死。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木质部变褐,髓部腐烂空心,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液溢出,有别于枯萎病。该病为土传病害,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或淋200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或用77%可杀得500倍液与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交替灌根,每株250克,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七、茶黄螨

茶黄螨发育适温16~28℃,成螨和幼螨多聚集在辣椒幼嫩的新叶叶背、嫩茎、花蕾、幼果等部位刺吸汁液,致使植株受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并有油浸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形成下扣斗。花蕾和幼果受害则不开花或开畸形花。果实受害,果柄及萼片表面呈灰白色至灰褐色,受害严重时,落花、落叶、落果、造成大面积减产。

防治方法:发现有此螨发生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可用15%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34%螨虫立克乳油2000~2500倍液、48%乐斯本1000倍液、10%除尽3000倍液、1.8%集琦虫螨克或1.8%阿维菌素(齐螨素、新科等)30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防治螨虫时不能使用三氯杀螨醇。

八、地老虎

其又名土蚕、切根虫。低龄幼虫在幼苗心叶昼夜取食,食量小,仅咬断叶柄,3龄后白天潜入表土,夜间取食,咬断幼苗,将幼苗拖入穴中,幼虫有假死性。

主要防治方法:①铲除杂草,及时烧毁,消灭部分卵和幼虫。②人工捕捉幼虫。发现小地老虎咬断幼苗时,在早晨将幼苗附近的泥土拨开,捕捉幼虫,连捉几天。③毒饵诱杀幼虫。将鲜嫩草或草叶切碎,加80%敌百虫20倍液制成毒饵,傍晚撒在地里,施用量为150~225 kg/hm2。④诱杀成虫。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九、菜蚜

又称蜜虫、蚜虫等,1年发生15—25代,适温(<28℃)、干燥有利于其发生,应掌握早治原则。

防治方法:尿洗合剂:洗衣粉:水2:1:1000喷雾,或用50%敌敌畏1000倍液、70%杀蚜粉20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2000倍液、21%灭杀毙3500倍液防治。

十、蝼蛄、蛴螬

1.毒谷诱杀。小米或玉米5kg,水煮半熟,稍晾干,互不粘着,拌入90%敌百虫120倍液0.20~0.25kg,搅匀晾至7成干使用,一般用毒谷22.5—37.5kg/hm2,可施入土内或土表,也可与种、苗混合。

2.毒饵诱杀。用麦麸5kg,喷人90%敌百虫30倍液至手捏成团,一触即散时可用,于灌水或雨后傍晚撒于苗、株附近地面,用量22.5—37.5 kg/hm2。

论文作者:王宝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王宝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