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桥镇大罗学校 530401
摘 要:班主任一直以来都是班级中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其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将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及学习习惯的提升及养成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身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一定要积极地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并要对一些先进、创新的管理形式加以积极的探索,从而在增强管理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产生推进作用。本文将对其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有效的管理策略,希望对教师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在学校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班主任作为学校的支柱,对于班级中的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及管理质量。因此,对于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想更好地实现驾轻就熟,就一定要在实践当中对一些管理方法及手段加以积极的探索,使预期的管理目标得以一一实现。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班级当中的文化建设。
对于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其工作任务往往是非常繁琐的,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限,无法及时、全面地兼顾到所有学生。因此,针对于这一困境,班主任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就应该善于发现一些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并将其能力及性格作为基点,为其分配不同的班级职务,使其特长得以最大化的发挥。另外,在文化建设这一方面,班主任也应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比如班会、交流会、读书会等,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使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及团结力得以不断的提升。
2.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认知能力还是年龄特点上都具有着较强的特殊性。而素质教育也规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地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多种形式方法对其加以鼓励和引导,从而使其更好地树立道德思想及价值观念,使其得以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及发展。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途径
1.善用激励教育,增进师生关系。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及条件的限制,心理往往更加的脆弱、敏感。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多实施一些激励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学生间构建和谐、平等的关系,为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供保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班主任往往具有着较强的权威性,尤其是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学生。所以,班主任就可以巧妙地抓住其这一特点,抓住适当的时机来实施管理工作,将激励教育有效地应用其中,从而更好地调动起学生们的动力与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一些节日到来之前,教师就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适当的小礼物,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书写一些暖心的小卡片、小纸条等。比如:加油!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宝贝,节日快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更好地与学生构建关系,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便利。
2.实施民主管理,培养责任意识。
在实施班级管理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奖惩制度,并在每次活动之后兑现自身所作出的承诺,以真诚、诚信来更好地面对学生,从而更好地强化学生参与管理活动及开展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诚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另外,为了更好地保障管理效果,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选取一些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来为自己分担一部分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民主管理,以培养其责任意识,使最终的管理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例如,对于班级中一些较为调皮、好动的学生,教师在对其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过于严厉,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很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在私下多多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对其的生活及学习加以帮助和关心,使学生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感。当学生的行为及思想有所改善时,教师就要对其加以及时的鼓励,使其向更加正面的方向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其布置一些小任务来让其完成,从而充分地调动其对于班级活动的参与性及积极性,以在强化其责任感的同时,保证管理工作得以更加有效的完成。
3.学会换位思考,推动健康发展。
懂得换位思考往往是教师有效开展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在开展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对一些事情、问题等加以思考。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应急于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要多多给予信心和耐心,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及关心。
另外,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其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将理解学生、爱护学生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引导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用真心来感化学生,使其更加快乐地成长及学习。
4.依据发展形势,提升管理效果。
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当前的发展需求,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这一工作的过程中,也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其将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个竞争力较强的优质人才。
例如,在选拨班级干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毛遂自荐或者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鼓励学生勇于投入到竞选活动中,并制定出相关的管理体系,使最终的管理效果得以最大化的提高,保障管理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地吸取经验,使自身的管理形式得以不断的优化及完善,使最终的管理效果得以本质上的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虽然具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及繁琐性,但是只要不停努力、不断耕耘,也会使自身的教育成效硕果累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季长青 刍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小学),2017,(07),210。
[2]彭晓梅 张虎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J].科普童话,2017,(26),39。
[3]原双琳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奖”与“惩”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06),276。
论文作者:黄玉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班级论文; 教师论文; 这一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