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嬗变和发展论文

【文化与教育 】

群众文化的嬗变和发展

李 强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来,群众文化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更加注重发挥均等、多样的服务职能,民众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层次也逐渐提升,更加注重参与感。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必然包括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更高期望,转变群众文化工作思路,适应新时代社会变革诉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语境下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富足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 新时代;群众文化;变迁

文化,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对于群众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就文化现象而言,它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开展的社会性文化艺术活动。从文化建设而言,群众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组织、设施建设等方面。群众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重用,为社会主流文化提供了平台,是专业文化的母体和源泉;提升了群众文化艺术生活水准,为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市场主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创新提供了活态基因和发展支撑[2]。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新时期进入到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有了新趋势、新内容,本文尝试从社会变迁角度探讨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历程。

一 、对新时期以来国家群众文化建设的认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这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所作的《祝辞》中全面深刻阐发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文化领域的内涵,是文化领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总动员。此后,党和国家积极改进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关于加强城市、厂矿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政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把群众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切实解决在这方面存在着的各种有可能解决的困难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并列,明确了其重要性。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与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产业,在新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开始并驾齐驱,文化建设形成了新格局,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了新面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首次提出[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公共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出台,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和具体措施,为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加强了基层公共文化组织和基层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作用,为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契机和保障。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服务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社区(村镇)活动等活动形式日益丰富,以广场舞、大合唱、票友会、农民工歌手大赛等群众性文艺为主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消费内容。

经过40年的建设,群众文化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称呼也随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而演变,由“群众文化”改称为“社会文化”,再到称作为“公共文化”。名称的变化,突显了国家层面着力加强群众文化工作中服务职能的建设,也深刻反映了文化工作理念的逐步深入,以及保障弱势群体文化权益日渐迫切。

二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现象的演变

群众文化属于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范畴,其发展水平与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力量兴办,借助文化(群众文艺)馆、图书馆等阵地开展日常群众文艺活动;依靠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部门机构出资出力开展节庆形式的、大规模的群众文艺活动;依托完善的各级工会机构组织广大职工、干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由此,形成了较为传统、稳定的群众文化活动生态,政府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是活动人员的主要输出者,工会组织是构建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链接载体和力量。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特征明显:规模较大,有组织性,活动形式较为固定,活动内容不甚丰富,活动影响效果较为明显,群众参与程度较高,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鲜明的集体性。

一个课堂的精彩在于看到这些去回应,重新让这些断裂的点连续起来,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和旋律。这种节奏和旋律是一种和谐的声音。如果没有这些矛盾,也就没有和谐的声音,只是一些平淡、索然无味、形式上看似和谐的东西。但只有所有的矛盾和冲突背后的张力,才能凸显出和谐的美,就像我们看到光是因为有黑暗一样。

Jungermannia lanceolata L. 刘胜祥等(1999);项俊等(2006);马俊改(2006)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主题下[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突出,这给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三 、对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的展望

纵观改革开放后群众文化发展的40年,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变迁。一是群众文化的供给途径发生变化。群众文化的供给渠道更加多元,从传统、单一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提供,到现代化、多源性的机构生产,创造出适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文化产品。以政府财政支出方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的比重逐步减少,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文化供给比重不断增大,逐渐形成了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业、公益性机构与经营性场所共存、共发展的多元一体的群众文化产品供给格局。二是群众的文化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总体而言,我国的群众文化需求由低向高逐渐攀升。从生活处于温饱,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低层次的基本型文化需求,到生活实现小康,追求精神愉悦的较高层次的享受型文化需求,再到生活达到富裕,追求思想和价值理念丰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型文化需求[5]。以往的群众文化活动多是“政府包办”,广大群众只能“积极响应”,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民众就享受什么样的文化,选择主动权不在群众手中。当前,人民群众更注重文化活动的参与感、体验感,更乐于在文化活动中实现自身的多元价值取向。新时代的群众文化突出了娱乐、丰富、独特和高科技等四个维度。三是群众文化的消费内容发生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集体文化活动在不断被弱化,民众更倾向于满足个性化的文化活动需求,集体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个体化方式所取代。以往常见的赶庙会、节日巡游、看露天电影、通俗文化艺术表演等集体文化形式不断减少,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KTV、影院观影、网络娱乐(阅读、游戏、社交)等个体型文化活动增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手机终端为媒介的手机游戏、掌上阅读、直播娱乐等日益成为更多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形式。

从宏观层面而言,围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应统筹推进全社会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一是更加注重供给均衡。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为统领,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将更多文化资源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地域倾斜,持续加强公共文化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既要“送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更要就地培育当地文化业态,注重涵养当地文化生态,注重营造当地传统文化浓郁的氛围。二是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当前,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影视、动漫、会展、网络直播等行业的繁荣发展,为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打开了更多兴趣窗口。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整体顶层设计,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营造创新、民主、宽松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激活市场经营主体,丰富文化产业形态,培育更多有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市场主体,创造生产出更多健康、新颖、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更多民众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众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总量也在逐步上升,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活动的形式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20世纪90年代,科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开始深刻影响群众文化的消费方式,电视机的普及、出版音像业的繁荣拓展了群众文化的供给渠道,使民众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选择,消费方式也更加个体化和多样化。进入21世纪,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世界不断丰富,对青少年人群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文化消费领域增加了新元素,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社会文化活动的集体性被逐步撕裂,文化消费群体被不断分流至互联网电脑桌前。从群众文化建设角度而言,这样的社会现象也折射出了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娱行业健康的迫切与必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只有更好、更全面地解决多样形态的群众文化需求,才能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文化民生和精神食粮。

从微观层面而言,做好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时代风尚等因素,开展有吸引力的文化艺术活动。一是组织创作广大民众满意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以重要活动、传统节日为关键点,以普通人、身边事为基本面,结合新媒体时代特性,组织开展主题性群众文艺创作。二是注重地方特色原创作品的开发利用。要做好政策引领,鼓励和支持专业机构、专业人才深入基层,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原创文艺作品,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引导推动网络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优秀网络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注重线上线下的传播互动,推动网络阵地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四是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组织人才建设。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职能,广泛聚集行业优秀艺术和理论人才,提升新时代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建立健全省、市、县(区、市)各级群众文化领域专家库、艺术人才资源库,实现人才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强化对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负责人新理念、新思维的培训,注重基层群众文化骨干和文艺队伍建设,提供对口帮扶和针对性指导辅导,提高业务水平。五是加强群众文化工作与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方式深度融合,拓宽群众文化工作覆盖面,拓展受众,实现群众文化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六是探索转变群众文化开展的方式,搭建以文化活动为内容的交流互鉴平台,增强民众的参与感、互动感,让群众文化活动更富民意,更有生命力。

四、结语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今后的群众文化应是供给丰富且多姿多彩,应是满足各类人群、更广地域的精神需求。当然,在新时代群众文化发展建设当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当今中国自媒体、直播领域发达,民众的参与度很高,创造了很多个性化的群众文化娱乐形式,这需要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社会立场,坚守公序良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这类群众文化发展,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群众文化建设事业中。

同理对被害人的品格进行审查时也应注意运用证伪思维。可以对被害人进行品格证据的调查,看看是否此人一向表现良好,是否此人以前犯过罪等等。再如看看被害人是否患有人格分裂症,因为患有此类症状的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可能其平时表现十分良好而在受到特殊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人格分裂,变为暴力分子。

参考文献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2]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5-69.

[3]环球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2005-10-14)[2019-03-01].http://china.huanqiu.com/politics/2015-10/7757310_9.html?agt=45.

[4]吕骑.推动新时代群众文化繁荣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2-05.

[5]周炳成.二十年来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特征及规律[J].实事求是,1999,(1):19-23.

[6][7]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57.17.

汉 与华相宜

中图分类号 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725(2019)04-0162-04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山西乡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A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强(1983-),男,山西长治人,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文化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 :王 崇 】

标签:;  ;  ;  ;  

群众文化的嬗变和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