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论文_刘树霞,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论文_刘树霞,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落实与实施,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以及学生需求,限制学生的发展,对课堂教学与学生成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小学高段学生正处于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此阶段对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主动探究精神

前言:在以往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的为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难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探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成长极为不利。小学高段学生正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关键,此时期的学习将会对学生的终身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高段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加强对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的发展。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将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体,认为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自己才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向学生讲授,同时会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透彻的分析,认为自己讲解细致,学生一定会将数学知识完全掌握。但是,学生在座位中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学习状态佳的学生可以有效学习,而还有部分学生从表面上看是在认真学习,但实质上其思维并未与教师同步,学习无效。因此,在开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对于新知识具有浓厚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将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来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1]。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形式,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还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的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向更广阔的的范围思考,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习《比》这节课时,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并获得自身能力的成长。教师引导: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珠宝店发生了一起失窃案,侦探柯南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柯南仔细观察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5厘米,就推算出疑犯的身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你想知道这里面的奥秘吗?利用学生喜欢的柯南故事入手,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联想和猜测,可实现对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来自于实际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将其运用到真实世界中[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直观性矛盾,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精神。

在《负数》的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游戏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积极情绪的感染下主动的探究与分析,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强化。教师利用游戏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反我反我反反反》这一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一句话,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如,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等。利用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深入开展对数学知识的探究。

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探究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关键,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形式[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并且在思维的碰撞中全面多层次的分析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形成。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在《圆的面积》这节知识的学习时,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思考,形成主动探究能力。教师引导:以前利用平移、割、补等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取经验。也要鼓励学生不同拼法,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创造性的发现解决问题途径,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结论: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并不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渗透,并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才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自身能力。在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还要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重要价值,将对其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辉.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教学[J/OL].学周刊,2020(03):57.

[2]袁燕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探讨[J/OL].学周刊,2020(03):81.

[3]陈群英.培养核心素养,构建优质小学数学教学[J/OL].学周刊,2020(03):103.

论文作者:刘树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论文_刘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