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准确性分析_贡献率论文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准确性分析_贡献率论文

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精度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度论文,技术进步论文,贡献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R ·索洛发表了著名的经典性文章“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历史上首先给出了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规范方法,即通常所说的“余值法”。自此,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简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讨论成了经久不衰的课题,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专著之多可称得上成千上万。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众多学者也怀着极大热情投入了这方面研究,“技术进步贡献率”问题成了我国技术经济学领域相当活跃的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近来,随着全国及各省市科技大会的相继召开,“技术进步贡献率”一词更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和各种传播媒介上,这是一个可喜现象,它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愈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人们在谈论“技术进步贡献率”问题时,并不一定很好地意识到目前关于“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的有限精度问题,通俗地说,假如有A、B两个省,A 省说它“八五”期间技术进步贡献率为55%,B省说它“八五”期间技术进步贡献率是60%,是否能说B省经济增长更加依靠技术进步呢?笔者以为,对此是无法简单地给出肯定回答的。这似乎有点荒唐,但事实如此,这主要是由于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所引起。

为了逻辑的严密和讨论问题的方便,首先指出这里“技术进步”是广义的技术进步,即所说的技术进步包括以下内容:⑴“硬”技术进步,即采用新设备和改造旧设备,采用新工艺和改造旧工艺,采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生产新产品和改进老产品;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⑶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规模节约;⑷管理水平的提高;⑸周边环境的变化,指社会政治环境、自然环境等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变化。事实上,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中的技术进步的内涵。

近半个世纪以来,继索洛开创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方法之后,众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测算方法,以及相应的各种各样具有一定严格假设前提的分析模型。主要有索洛增长速度方程、C—D生产函数、CES函数、VES函数、类中性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前沿生产函数等, 这些方法或分析模型,都是对现实经济系统的某种简化,测算出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精度有限,计算值和客观存在的实际值的误差无法把握。对于非农业部门,我国主要使用建立在增长速度方程y=a+αk+β1或C—D生产函数模型上的索洛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仅以索洛在“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中所提出的以增长速度方程y=a+αk+β1 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的索洛余值法,说明目前我们所测算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精度有限的根源。

y=a+αk+β1这是索洛经过一定的假设,由具有某种程度一般性的生产函数推导出的式子,其中y 为总产值(或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a为年技术进步速度,α、β为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k、1 为资本与劳动的年增长速度。它的意义是:产出的增长是由生产要素——资金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带给的,这里的技术进步亦即文章开头所说的广义技术进步,指产出增长中扣除资金和劳动投入量增长作用以外,所有其它作用之和。

则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Ea)计算公式为:Ea =a/y×100%

这样的计算技术进步贡献率,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下述两大方面:

第一,理论上说,模型的理论假设前提和现实经济系统存在很大差距。索洛余值法严格来说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仅有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它们能够相互代替,且能以可变的比例组合;

2.经济系统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均以其边际产出为报酬;

3.在任何时候,资本和劳动都得到充分利用;

4.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大都还需进一步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

很显然这些假设条件同我国实际状态相去甚远,比如第2条, “完全竞争”是国内外经济史上从未有过的假想状态;再比如第3条, 我国工业系统,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怎么也无法说是资本和劳动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参数(α和β)估计和样本收集准确性的问题。

关于参数(α和β)估计的问题。α、β确定是全部计算的关键,α、β无法从统计资料上直接获取,只能对它们进行估算。目前参数估计的方法主要有:①回归法(时间序列回归法,横截面数据回归法);②份额法;③最大利润法;④经验给定法等。这些估计方法或具人为性因素或具很强的前提假设,所算结果能多大程度上反映我国真实经济系统,无法很好把握。

1.回归法,一般来说没有做人为的数据调整难以得到满足计量经济学要求的结果,即使如此,我国的应用情况也很不理想,这主要是实际生产情况决不会满足生产函数运用的条件。所谓生产函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萨缪尔森是这样定义的,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被用来表明每一种具体数量的投入物的配合所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2.份额法,最典型的是索洛型份额法。国内学者对此也有过种种探讨,但都有对经济系统的理想化假设。以索洛型份额法来说,相当于假定生产要素充分使用,产出最大化,目前我国的实际状态显然不是这样。

3.利润法,是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提出的,它假定生产单位的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显然,目前这还不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行为的真实写照。

4.经验法,就是参照国内外研究结果,给定α、β统一的取值或取值范围,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很难说得上它能真正反映各类研究系统的真实情况。而且到底给定多少,也无法形成共识。例如国家计委曾以办公厅文件的形式规定了α=0.2-0.3,β=0.8-0.7,但是从实践应用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各方异议不少。

参数的估计还存在这样一个致命弱点,不同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实际使用时采用哪一种方法,因研究对象或研究者不同而异,而共同的选择依据是:研究者(或组织专家论证)认为采用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的,这便有很大的主观性,其“精确性”是相当模糊的。

关于样本收集问题。无论是使用增长速度方程,还是使用任何分析模型,历年产出、资金和劳动投入量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数据。目前,特别是资金和劳动投入量的统计资料很不完备。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统计资料中的数据与测算技术进步率所需的数据内涵很不一致,也很难通过换算使之一致。如工业经济系统的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年鉴上有“职工人数”一栏,但它并不代表真实的劳动投入量,特别是在当前很多国有企业不景气情况下,所统计出“职工人数”有多少在真正从业?当研究的经济系统是以省、地、县为范围时,这就更难估算了。

可见,我们目前用索洛余值法测算的非农业部门技术进步贡献率到底误差多大,是无法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每个经济系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进行简单比较,显然是困难的。

那么应用别的分析方法或选用别的模型怎么样?由于本文的主题不是评价各种方法,为此不一一详细阐述。这里只须指出:第一,索洛余值法仍然是国内最有影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第二,测度技术进步贡献率研究,还不到50年时间,仍是当代经济定量研究中一个热门课题,目前尚未有精确的算式;第三,国内也有使用索洛余值法以外的模型或方法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但必须注意的是,不同方法测算结果往往不一样,更不好进行比较。

至于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增加土地变量后建立在增长速度方程或C—D生产函数上的索洛余值法也是国内流行的方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在具体研究的案例中,方法上能很好满足计量经济学理论要求、所测算结果又被认为可接受的案例还很少。宏观上看,对工业经济系统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相对成熟,而对农业经济系统来说,从分析模型研究到数据统计,都相对落后,尚处探索性阶段。

总之,象一切非自然科学领域的定量研究一样,由于我们现在受研究手段和工具的限制,其结果往往不可能很精确,通常只能是对所研究对象的一种大致反映,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也不例外。因此,对待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具体结果,例如20%、25%、30%……等等,不宜从数字本身意义上绝对化、简单化理解,它们只是对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作用高低的大致反映,而且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技术进步,并不等同于人们意识中的技术进步。要对不同经济系统间技术进步贡献率大小进行比较,当这些测算结果是由不同研究者完成时,要对其持慎重的态度,更要考察其具体测算方法和过程,兼顾了解其它技术经济指标(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资金产值率等),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当然,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精度有限,决不意味否认这项工作的价值。勿须多言,事实上国内外多年来的实践已表明,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对于各级各类的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工作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  ;  ;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准确性分析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