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诊断和整体护理论文_周春燕

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 251600

摘要:目的:探究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诊断与整体护理效果。方法:以本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2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26例)采用整体护理,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3.2%、护理满意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83.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主要发生原因为精神紧张、枸缘酸钠中毒、空腹与睡眠不足等。结论:捐献机采血小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与影响因素较多,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并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有效的整体护理,以便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诊断;整体护理

在献血中,机采血小板献血是其中一种形式,其具有效果好、纯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在实际采血工作过程中,由于采集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处理的血量较多,且献血者会出现不良反应,会对采血的顺利开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到献血者的身心健康[1]。因此,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并了解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便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25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251例为研究对象,均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本站献血。所有患者中,男217例(18-56岁),女34例(22-52岁)。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中,男性107例,女性18例。实验组(126例)中,男性110例,女性16例。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采血方法

需要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并严格根据相关操作流程来完成血小板采集工作。男性采血速度需要控制在80-120ml/min左右,女性采血速度需要控制在80-100ml/min左右。

1.2.2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

A类:主要以局部表现的不良反应,其中A1类表示以穿刺部位出血的不良反应,包括血肿、刺入动脉、迟发性出血。A2类表示疼痛为主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刺激、神经损伤、手臂疼痛、肌腱损伤。A3类表示局部炎症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感染、血栓性静脉炎。

B类:主要以全身表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出汗、虚弱、面色苍白、恶心、焦虑、眩晕、全身不适等,少数严重者出现晕厥、大小便失禁、抽搐等。

C类:表示单采血液成分的不良反应,包括溶血反应(背痛、烦躁、呼吸困难、休克、呕吐、恶心、腹痛、胸痛、全身出血、少尿或无尿、发热、寒颤等);全身过敏反应(水肿、唇周红肿、低血压、休克等);枸缘酸盐反应(抽搐、头晕、面部麻木、恶心呕吐、口周发麻、心律不齐等);空气栓塞(心动过速、呼吸困难、低血压、胸部不适等)

D类:不属于上述描述的不良反应。

1.2.3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需要告知献血者注意事项,并严格根据常规护理流程来完成。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采血前护理

1、需要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合理调整,并确保室内物品清洁,光线充足,为献血者营造良好的、温馨的环境。2、对献血者耐心、热情,微笑服务,询问献血者的休息与饮食情况,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30ml口服。3、详细讲解献血的安全性与知识。告知献血者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为1-2周,在采血后2-3天可以恢复正常。让献血者了解血细胞分离机的作用与功能,并缓解献血者不安、紧张心理,取得献血者的信任,从而确保采血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可以在采血前播放音乐、视频等,营造舒适分为,确保献血者身心的愉悦,以便积极面对献血。4、邀请血小板捐献志愿者现场以身说法,让献血者真实感受到捐献血小板无损身体健康,消除献血者的顾虑。

(2)采血过程中的护理

1、注意保暖:确保穿刺处静脉充盈度便于穿刺成功,有利于采集过程中血流顺畅。可以根据献血者的需求调节适宜的环境温湿度,特别是在冬季可以对穿刺侧手臂局部提供电热毯或热水袋等保暖措施,提高献血员献血时的舒适度。2、舒适的体位:在不影响静脉穿刺的前提下根据献血员的要求调节舒适的体位;采集过程中在保证管路顺畅的情况下,根据献血员的要求实时调整舒适体位。3、无痛静脉穿刺:降低献血者的疼痛感,有效的缩短采血时间。静脉穿刺前,需要告知献血者握拳,并选择充盈饱满、粗壮且弹性较好的血管,严格无菌操作,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并妥善固定。此外,整个采集过程中,需要定期询问献血者的感受,给予关怀,并根据献血者的兴趣交谈,了解献血者的内心想法,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以便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针对首次进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需要全程陪同,并对机器的各阶段运行情况进行讲解,根据献血者的血管条件与体重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采血速度。在机器报警的时候根据报警原因需要正确快速做出相应处理,直到报警停止,同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缓解献血者紧张情绪。并根据献血者的需求及时给予温开水、果汁、牛奶等,以便及时补充液体。并对献血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进行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以便对其进行及时处理。

(3)采血完成后的护理

首先,需要告知献血者采用2个手指(中指和食指指腹)或拇指指腹按压针眼部位,护理人员在拔针时给予献血员合适的按压力度,或采用弹性止血绷带对针眼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处理,时间维持至少10-15min,并与静脉保持垂直水平,避免局部出现淤青现象。针对穿刺点需要加强关注,10-15min后再次查看献血者穿刺处有无渗血和血肿的情况,对其进行保护处理,以便避免穿刺点的感染或污染。其次,对继发性低血糖现象进行预防处理。根据献血者需求给予饮用含糖或牛奶等饮料,并告知献血者及时补充水份和食物有利于确保血容量的恢复。告知献血者在采血完成后需要休息30min后再离开。告知献血者献血后注意事项:注意休息,确保睡眠充足,并进行科学饮食勿饮酒,及时补充水分。24小时内避免出现剧烈运动与高空作业等,避免出现意外。

1.3观察指标

需要对献血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对其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护理态度、捐献者舒适度等方面,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60分以内)、比较满意(60-89分)与非常满意(90-100分)三个层次。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3.2%(4/1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6%(12/1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分析

实验组总护理满意率为95.2%,其中非常满意72例,比较满意48例,不满意6例;对照组总护理满意率为83.2%,其中非常满意53例,比较满意51例,不满意21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所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分析

所有献血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16/251),其中主要发生原因为精神紧张、枸缘酸钠中毒、空腹与睡眠不足等。见表1所示:

表1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

 

3.讨论

献血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献血引起的生理或病理性异常现象,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晕厥、抽搐等现象。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会对献血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危害。由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较多,包括身体原因、护理原因、精神原因缝。出现不良反应后,会对采血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并给献血者带来不适与疼痛。并且,会引起献血者对献血的恐惧心理,从而导致献血者越来越少。针对献血不良反应,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2]。

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可以及时给予献血者心理疏导,以便消除献血者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如果献血者出现口唇麻木现象,需要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20-30ml进行处理,特别在血液回输时让献血者舌下含服10%的葡萄糖酸钙,确保献血者快速恢复正常。当献血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需要对其询问,并了解献血者的需求。在整体护理干预中,可以全方面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告知献血者注意事项,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3]。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站的251例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分析,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与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在机采血小板捐献过程中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率,取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比较理想。

综上所述,机采血小板捐献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与影响因素较多,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并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有效的整体护理,有利于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琦.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9(10):251-252.

[2]李英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处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4(14):1685.

[3]冯琪瑛.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调查及预防[J].青海医药杂志,2013,42(5):50-51

论文作者:周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诊断和整体护理论文_周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