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初探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初探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体系论文,经济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极其丰富。全面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必须正确把握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对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否存在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同志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邓小平同志尽管没有写过专门的经济学长篇著作,他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更多地是从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的回答,带结论性的论断比较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理论的完整逻辑。邓小平同志对经济问题的广泛论述,都是立足于当代实际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的,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任务,而且思想前后始终一致。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和思想前后的一致性,决定了理论的系统性。纵观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其逻辑结构是十分清晰的,有他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和九大理论。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题

理论的主题,是指这一理论所要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在国际共运史上,不同时代的伟大理论都有自己的主题: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题,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性,唤醒无产阶级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去斗争;列宁经济理论的主题,是揭示帝国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创立社会主义首先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毛泽东经济理论的主题,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律性。而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题,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以前的革命导师和革命领袖们作过一些探索,特别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同志,但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探索没有能够完成。初步完成这探索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 一个新的阶段,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没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经济理论集中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紧扣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了广泛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经济理论的体系。所以,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题,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用邓小平同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以下凡引自此书,仅注卷数和页码。)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线

建设社会主义包括方方面面,其核心是什么?是经济建设。因此,注重经济发展.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便成为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一大特色,成为贯串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线。他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第二卷,第250页。)“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第3卷,第375页。)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把经济发展作为经济理论的主线,是因为:

首先,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第3卷,第375页。)“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 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第2卷,第162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或发展得太慢更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乃至存废。不发展经济,只能是死路一条。

其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维护世界和平,等等,所有这些,从根本上看,无一不依赖于经济发展。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八十年代三大任务时指出:反对霸权主义、台湾回归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已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第2卷,第240页。)

再次,加快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首要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3卷,第373页。)“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第2卷,第251页。)

邓小平同志把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以经济发展作为经济理论的主线,有着重要意义,它廓清了人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本来,通过发展经济来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讲过,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应当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过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意识形态斗争和追求生产关系抽象的“完美”上,为生产关系而变革生产关系,忽视经济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状态。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发展理论,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它表明: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千方百计地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九大内容

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形成他的九大经济理论。

邓小平同志的九大经济理论是:

1.国情出发论。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国情出发。“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卷,第2—3页。)现阶段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2.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经济的起点,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是决定一切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3卷,第28页。)“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第3卷,第63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物质条件。

3.科技教育关键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第2卷,第86页。)“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3卷,第274页。)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论。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第3卷,第111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姓“社”姓“资”的思想障碍,调整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地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根本原则。“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第3卷,第155页。)为此,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两级分化。同时,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第2卷,第152页。)

5.体制改革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第2卷,第150页。)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改革将引起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实行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第2卷,第236页。)市场经济效率高,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第3卷,第149页。)

7.对外开放论。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后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3卷,第78页。)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开放。经济特区是一个创造,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要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8.经济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要实行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其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极其宏伟的经济发展战略,“如果达到这一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3卷,第224页。)与三步走战略相配套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方针是:以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为重点,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从全局出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注重质量,讲求放益,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9.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论。经济工作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遭受挫折和损失。“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摘‘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第3卷,第116页。)

上述九大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骨骼系统。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的其他经济理论,都是在这九大理论基础上展开的,是对这九大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综上述,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九大理论为骨骼系统。九大理论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从不同侧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回答。其逻辑联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立足于现实,因此等一大理论是国情出发论;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力又有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所以第二至七大理论先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分析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一个具体的进程,这就是三步走战略,它构成第八大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所有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都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所以第九大理论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可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逻辑线条是清晰的,存在着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标签:;  ;  ;  ;  ;  ;  ;  ;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初探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