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彭锴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勇于面对挑战,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政治观教育面临挑战。互联网是一个无国界的信息通道,西方国家正是把互联网作为他们传播资本主义政治观的重要工具,他们通过互联网络大势宣传西方虚伪的民主政治观念,鼓吹西方的多党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人民民主专政,以此同我们争夺青少年,这无疑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政治观教育及其正确行为选择带来挑战。

2.价值观教育面临挑战。互联网条件下,虽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各个方式让人们在各种行为选择中,进行合理的比较而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但由于接触了鱼龙混杂、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他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以及多层次的复杂状态,有些人甚至会因此陷入错误价值观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给我们进行正确价值观导向带来了很大冲击。

1.2.7 数据分析方法 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方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道德观教育面临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人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交往不仅是自己生活圈之间人的交往,而且扩展到整个网络世界人群之间的交往,这种网络交往带有很大的虚拟性,交往对象真假难辨,而且缺乏即时的面对面监督,弄虚作假、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而又涉世未深,如何在网络时代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则面临新的挑战。

4.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挑战。面对各种网络信息,许多人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对于同种社会现象和行为,网络舆论有肯定的也有批评的,使一些人在究竟应怎么做的选择上,陷入了无穷的心理煎熬和矛盾冲突之中。也有许多青少年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迷失了自我,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而不能自拔,学业成绩不断下降,感性快乐之后又陷入无尽的心理苦恼和焦虑之中,于是出现了许多心理扭曲和异常状态,给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原则

吴滨: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十年前我们基本处在只认品牌的阶段,那个时候的我们对品牌认知以及品牌概念还处在一个比较朦胧的阶段。如今的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消费者显然和十年前不一样了。现在大家对新生品牌的接受度就比较高,而新生品牌在如今往往也能很快通过出彩的设计得到大家的认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对设计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当然我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对某个品牌盲目追捧或一味否定了。

4.生动性原则。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它集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以及数据等多种要素,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生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内容既丰富多彩而又生动形象的特点和优势,及时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说教模式。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的科学性原则,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认知上的可信度和情感上的亲和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图文结合、声色融汇、声情并茂,更富有吸引力。

1.实施网络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互联网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平台,既有正面信息,也有负面信息。我们应坚持扬善抑恶,形成网络正能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时代,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提升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这是网络思想教育的重要要求。

2.时代性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应时代变化,体现和反映时代精神,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特点,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在迎接时代各种挑战中赢得胜利和成功。因此,我们在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时代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际和特点,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融入新时代,赋予新时代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清楚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在教学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入手,运用互动教学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方向性原则。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要指导地位,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如果我们不坚持这个方向,任由互联网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侵袭和渗透我们的青少年,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

2.开展网络政治教育。政治观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民主观、权力观、群众观、民族观、公民观等各个方面。我们可通过网络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政治舆论氛围,帮助人们厘清各种政治思潮,整合不同政治观点,形成共同的政治信仰,把不同界别、不同民族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统一起来。否则,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们的认识就难以协调,纷争就必然不断,人心就不稳定,国家和社会就不安定。

三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3.针对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解决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人们所不欢迎的。因此,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问题意识,针对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途径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逐步加以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助人们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抵制不良诱惑,把控好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5.实效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仰望星空、赋予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任何偏废都无法达到实际的教育效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必须依据客观事实以及人们网络受众心理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正反两方面多样化信息,引导人们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和选择,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如组织他们围绕某个现实问题开展相关主题的网络辩论赛活动,就能让他们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和真理。

3.强化网络法制教育。通过网络法制教育帮助人们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本质、精神、运行及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一是通过网络向人们介绍法律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情况,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机制,明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二是通过网络帮助人们强化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通过网络帮助人们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四是通过网络营造和强化社会的法治舆论环境,形成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网络新风尚。

4.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互联网对道德教育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也应重视互联网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教育人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切实服务人民。三是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三个基础道德文明教育,正确处理三个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是利用网络人群多样化的特点,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导向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1.……么(17句);2.……罢(5句);3.……吗(3句);4.……呢(2句);5.……谁……(2句);6.……怎么……(1句);7.……什么……(1句);8.……怎样(1句);9.……怎样……(1句)。

5.推进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网络语言、文字、图像等新型交流媒介,在心理方面帮助、启发和引导人们的教育过程。网络心理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在网络化社会中遇到沉重心理负荷时,能积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以及疾病方面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可以教育引导人们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向着正确的方向转化,能够教育引导人们发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化解心理冲突,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身心健康。

6.运用网络国情教育。传统国情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有限的课堂教育、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为主,这种教育模式比较呆板,而且对学生来讲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所以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不少,在课堂中玩手机、看小说、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网络国情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即时性,它可以将国情教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而进行自主性学习,可以在平等、互信的情境中进行网上交流和思想沟通,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参考文献

[1] 杨广平.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融合的考量与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22.

[2] 李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要点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05):241-242+251.

[3] 赵亚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7-18.

[4] 董兴彬,吴满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空间治理思考[J].学术论坛,2018(5):168-173.

[5] 羌坚.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2):185-186.

本文引用格式: 彭锴.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教育现代化,2019,6(30):150-15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0.067

作者简介 :彭锴,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