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恩来的基础教育思想_基础教育论文

论周恩来的基础教育思想_基础教育论文

关于周恩来的基础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恩来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的地位,关键在人才。实现新时期宏伟蓝图的人才就来自今天的中小学生。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更是为广大劳动者奠定基本素质的关键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对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办学原则、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与建议。今天,我们重温周恩来有关基础教育问题的论述和主张,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基础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周恩来早在1949年5月就指出:“要发展人民大众的教育, 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就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要大众化,首先要办好中小学教育。”[1]建国以后,他又多次指出,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建设的基础。中小学教育既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改善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直接关系,又是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奠基性教育。如果没有发达的、健全的中小学教育,各级各类人才的数量、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他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眼光向下,从大学看到中小学”,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落后的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是不能把大学教育办好的。”[2] 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育部门,不能只重大学教育而忽视中小学教育,他说:“高等教育很重要,不能削弱,质量也要提高,但数量毕竟是很小的;中小学教育数量很大,关系也很大,决不能忽视。”[3] 从表面上看,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技术人才是从大学、中专里培养训练出来的,其实,打基础的工作是从中小学教育开始的。忽视中小学教育,无疑削弱了高等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基础,等于自己挖自己的墙脚。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政治上、从全局发展战略上来看待教育工作,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他说:“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重视教育这一根本大计,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强国富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针。中央确定把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把“两基”作为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措施。90年代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及质量优劣,关系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未来进程,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的程度,关系到“奔小康”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教育新后代,使之成为新中国健全的公民”

1951年6月,周恩来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 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5]1963年7月,他详尽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他说,“毛主席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党中央又进一步规定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6]那么, 基础教育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呢?他有如下一些主张。

在德育方面,他提出应树立四大基本观点。第一是阶级观点;第二是劳动观点;第三是革命观点;第四是集体观点。为此,中小学应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教育、劳动教育等。

在智育方面,他提出要向三个方面学习,要学习六项内容。他说:“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要经常地向三个方面学习。”[7] 一是要向群众学习;二是要向书本学习;三是要向实际斗争学习。他说,一要把学习的基本工具掌握好。首先要把中国语文学好,不仅会说而且能写;还要把基本的数学学好。二是要学习哲学。三要学习社会科学,即学好政治、历史等。四要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生产知识。五要学习自然科学,进行科学实验。六要学一点革命文艺,增加个人修养,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的战斗精神。革命文艺包括戏剧、电影、音乐等。

在体育方面,他指出要使身体健康,必须做到:第一要重视锻炼。他说,不只是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艰苦地生活,艰苦地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体质。第二要把锻炼身体和锻炼革命意志结合起来。第三要向儿童、少年进行生理卫生教育,使儿童、少年懂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以便健康成长。另外,他还针对解放初期青少年健康不良,体质下降的状况,提出各校应减轻中小学生的课程负担,减少社团活动等主张。课业负担过重,使青少年陷入题海之中,疲于奔命,忙于应付作业、考试,必然带来体质的下降。

周恩来的上述主张在今天已得到发扬并加以光大。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发展基础教育首先是政府的责任。周恩来在1952年10月指出:“中小学教育,中央主要是制订计划和规章制度以及编好教材,至于具体实施和管理,要依靠地方。省和大城市一级主要抓中学,县、区、乡各级主要抓小学。现在我们国家没有力量把全部小学都包下来,有一部分还要民办。”并要求各地办民办小学“要有个规章,要经县政府批准,并向省政府备案”,[8]不能不顾实际条件,一哄而上,违章乱办。 1953年12月,他又进一步阐明了上述思想,他说:“在农村,为适当解决农民子女入学的问题,应根据需要与自愿的原则,提倡民办小学,充分发挥群众自己办学的积极性。”[9] 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对办民办小学要有足够的重视,加强指导,帮助解决办学过程中的师资、教材等具体问题。他说:“小学教育经费从1954年1月1日起,各地应按小学的行政领导关系分别列入各级预算。城市公立小学校舍的修缮、修建费及设备费,都由各该市、县政府预算开支。乡村公立小学校舍的修缮、修建以及增添设备,由各该县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如有不足,得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筹款备料,或采取群众献工献料等办法加以解决。”[10]除采取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发展基础教育外,也应允许私人办学。他在1957年9月指出:“有些私人办的小学,也可以让它办下去。 大概工、农、商、学、兵除了兵以外,每一行都可以来一点自由,搞一点私营的。文化也可以搞一点私营的。这样才好百家争鸣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11]

周恩来的上述主张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得到体现。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履行的职责,包括制定教育发展规划,贯彻执行教育法规,设置足够学校,保证必要经费和办学条件,提供合格师资,以及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等。

四、发展基础教育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办学原则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一文中指出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原则,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他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学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来办小学教育;如果要求全国小学整齐划一,那是做不到的。”[12]也就是说,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能只讲“正规化”,只看到一种形式、一种规格、一个渠道,而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走多形式、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道路。他说,在工矿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公立小学应作适当发展”,今后应着重办好“城市小学、工矿区小学、乡村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在农村,“除办集中的正规的小学外,还可以办分散的不正规的小学,如半日班、早学、夜校之类。”[13]他一再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解决基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如调整班级,充实学额,采用二部制,开办夜校,协助工矿企业、机关和团体办学,协助办好私立学校,允许群众和工商业家继续兴办学校,采用其它各种可行的办法,适当地解决初小毕业生升学和学龄儿童入学的问题。”[14]在周恩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8年党的八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用很大的努力有计划地、逐步地扫除文盲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逐步做到普及中等教育”。也就是说,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逐步实施,全面普及。

到本世纪末实现“两基”,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这个目标写进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这是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必要条件。 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要力争到本世纪末在85%左右人口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青壮年中的非文盲率达到95%左右。”其余15%左右人口地区将继续普及小学或者初级小学教育,这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实事求是的目标。为有效地指导和推广全国“两基”工作,国家特别制定了“两基”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一是积极进取;二是实事求是;三是工作中实行分片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五、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体脑结合、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周恩来一贯主张要让中小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技能的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他认为,中小学生是新中国未来的劳动者,他们必须是体脑结合的新人。无论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看,还是从劳动者的要求看,体脑结合都是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接班人,绝不能是轻视劳动人民、轻视劳动的精神贵族。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走势看,未来的劳动者,都应是体脑结合的新型劳动者。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脑力劳动在现代化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无论如何,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自然离不开必要的体力劳动。周恩来对此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说:“没有生产劳动,任何伟大的创造发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都是不能实现的。任何设计方案、图纸,不经过生产实践,怎么能够创造出物质产品呢?象今天的会场人民大会堂,尽管有很好的图纸,如果不经过施工,怎么能够出现这样辉煌的建筑呢?所以,脑力劳动要和体力劳动结合,精神产品才可以转化为物质产品。反过来,物质产品经过我们的观察、思考、研究,又可以提高、构成新的设计,然后再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我们现在就要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步结合起来,逐步消除差别,走向共产主义。因此,知识分子参加生产劳动具有深远的意义。”[15]由此可看出,他是从教育要培养体脑结合的新人的战略高度,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来强调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意义的。

周恩来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一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50年代中期起,我国每年的中小学毕业生有一千多万人,这些人中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仅占极少数,绝大多数都要直接参加工、农、商等业的生产劳动或服务业劳动。他说:“每年进入小学的一千五百万新生里面,农村约占一千二百万,城市约占三百万。城市每年最多只能增加就业人数一百来万,再加上高等学校最多招生三十来万人,合起来才有一百三十来万人。高等学校还不能全部从城市招生,还要招收一部分农村学生。所以,大中城市出生的人,大约每年仍要有一百八十万以上的人等待安置就业。农村出生的人,除去每年有少数的进城就业和升大学以外,绝大部分要留在农村就业。”[16]因此,在学生学习期间,就要下大力气培养他们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使毕业后尽快适应生产劳动的需要,从思想认识上、文化上、技能上为他们打下优秀劳动者的坚实基础。为此,他提出要“把青年一代引导到毕业后参加劳动上去”作为教育方针来强调。[1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也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实践结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可增强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而且是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会必要的劳动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他在50年代初就多次提出学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教育不应该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错误,也不应该陷入没有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错误中去,这样才能使青年少走弯路,少碰钉子”。“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论,还是要多去实践。学习理论需要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得更准确,领会得更深刻。”[18]60年代初,他又多次指出,学生要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学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而“我们的教科书、讲义和课堂教学除工科学校外,小学、初中、高中都缺乏生产知识。”这种状况不改变,学生就学不到真知识,真本领。

六、切实抓好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

要办好教育,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对学校的中心工作加以明确。对于这一问题,周恩来给予了非常明确的回答,1953年12月,他曾明确指出:“教学是学校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校长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19]提出这一指导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解决了学校工作中心何在这一关键问题,为正确处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一直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它看作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他把握了中国社会由革命转向建设、由政治运动为主转向发展经济的教育文化为主的客观规律,并高度艺术地引导人们自觉地转变观念,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经济与教育文化发展的洪流中去。1951年8月, 他告诫人们“认识革命时期与建设时期的不同”,遵循改造社会的客观规律。在教育方面,他明确指出,过去是革命时期,要搞运动。在由革命时期转入建设时期的今天,“学生对运动还很有兴趣,而对学校学习却不那么重视”,一再要求各有关领导注意这种情况,“要把它扭转过来,使学生重视学校学习,以适应建设时期的需要。”[20]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他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一文中对有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了具体规定。内容包括学校教学体制、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文体活动等,其中重点在于“纠正教师、学生过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和校内非教学活动的偏向……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师生健康。”[21]随后他又要求各校“抓紧教学改革这一中心环节,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步地将旧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新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22]同时要求各校应减轻中小学生的课程负担,改变学生健康状况。

当然,需正确理解周恩来所提出的“教学是学校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思想。这里的“教学”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实践知识;不仅指智育一个方面,也包括德育、体育、美育等所有的教育范畴。1963年7月, 他在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的人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育、智育、体育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任何一育都不能偏废,他说:“在学校平时教育中不应片面强调学生毕业后如何升学,而强调毕业后如何从事劳动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习惯。”[23]因此,他所说的“教学”并不仅仅是灌输书本知识,只强调智育一个方面,而是一个包含内容更加完整的更广意义的教学活动。

七、建设好教师队伍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必要的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校长和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1953年12月,周恩来指出,在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工作中,“提高小学教师质量,是办好小学教育的决定因素。”怎样切实地提高师资质量呢?他提出,一是“有领导地有计划地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与业务水平”,通过行政组织的方法为提高师资水平创造条件;再一个就是整顿教师队伍,对于“确实无力任教者”,“分别予以妥善安置”。对于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他强调要常抓不懈,他说:“提高教师质量是一件长期的经常的工作,不能要求过高过急,并须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防止形式主义。”[24]另一方面,他对整顿教师队伍持稳健慎重的态度,他说:“整顿教师队伍,必须慎重从事,应切实注意防止因此而引起混乱现象。”[25]遵循这一指导方针,我国各基层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均先后设置了以培训和提高小学师资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教师进修学校,以逐步地全面提高小学教师质量。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师资的培训和提高也纳入教师进修学校或教育学院的范畴。实践证明,这一培训体制对于大面积经常性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切实解决好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问题,是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使他们全身心地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措施。他多次指出;“要切实关心小学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应该认识小学教师是新后代的培育者,肩负着光荣而艰苦的任务,应尊重他们,以提高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任何歧视和排斥小学教师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26]1956年4月,他亲自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提高小学教师政治、 社会地位、增强他们荣誉感的措施,并明确指出:“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不应低于同等程度的其它部门的人员,实行“教龄津贴”,对有特殊贡献的教师给予特级待遇”、“无论公办、私办、私立小学教师一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等具体意见,对他们可谓关怀备至。在遭受自然灾害的三年困难时期,他又指示教育部切实解决教师的工资、粮油及副食品供应等问题,并且强调“小学教师生活很困难,工龄津贴可先行,不一定各行各业一齐进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给予了优先的考虑和特殊的关注。

50年代中后期,周恩来看到当时的教育发展规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因而深谋远虑地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当时,中国不仅缺乏高级建设人才,更缺乏大量的经过中等教育的初级人才,而这样一件重要的任务必须通过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去完成。为此,他于1953年12月在《整顿、巩固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培养建设人才和逐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高等师范教育是办好和发展中等教育的关键,为办好和发展中等教育与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和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27]在这一意义上,“高等师范学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中等教育,影响新中国青年一代的培养,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也就影响国家培养建设干部的计划和国家建设计划的完成。”[28]从这一战略高度考虑,该指示提出了发展和提高高等师范教育的六条具体方针,提出了建立本科、专修科、专科三种学制来平衡中等教育所需各个层次师资的办法。在宏观调控方面,该指示提出必须实行“由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直接管理”的原则,在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框架下,“逐步做到中等学校师资由各地区自给自足。”同时,他亦主张大力办好师范学校。1951年8月, 他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指出:“师范学校不要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要在县里多办一些。”[29]师范学校布点的改变,可以使农民子弟就近入学,便于解决农村小学师资缺乏的问题,便于为农村小学培养“永久牌”师资,使其安心于扎根于农村教育事业。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周恩来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各级政府应当把教师队伍建设当做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有教师队伍建设和为广大教师排忧解难方面,办一些实事,切实抓出成效。当前,一是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和教学业务水平;二是要下决心解决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三是要多方筹资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他们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另外,还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使教师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注释

[1][2][3][5][6][7][8][9][10][12][13][14][15][16][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225、155、206、217、73、86、91 、86、86、85、212、224、9、87、29、87、95、86、89、90、92、92 、33页。

[4]《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11][17]《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511页。

标签:;  ;  

论周恩来的基础教育思想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