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袋在腹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卯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造口袋在腹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2例腹部伤口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造口袋好护理。结果:对照组换药时间(2.22±1.25)h/d,换药频率(4.11±0.61)次/d;研究组换药时间(0.40±0.06)h/d,换药频率(0.55±0.09)次/d;两组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44%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2.22%相比较,差距大(P<0.05)。结论:对腹部伤口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造口袋,符合临床需求,而且操作简单,可促进伤口愈合,利于患者机体早日康复。

【关键词】腹部伤口;造口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233-02

外科诊室中发生率最高的情况就是腹部伤口,对此类患者若实施手术治疗,很容易发生腹部伤口渗液情况,一般渗漏液为酸性或者碱性,从而对皮肤产生损伤,诱发皮肤出现红肿、溃烂等情况,影响伤口愈合时间。对腹部伤口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定时更换药物,此治疗方法有一定难度,而且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腹部伤口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应用造口袋,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获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1]。因此,本文就针对腹部伤口患者护理时应用造口袋,分析其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 7月共72例腹部伤口患者。随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6人。

对照组,男性21人,女性15人,年龄35至77岁,平均年龄(56.76±1.45)岁。

研究组:男性20人,女性16人,年龄36至78岁,平均年龄(56.82±1.55)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腹部伤口患者,并且有渗漏液情况;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肿瘤;③器官严重损伤;④依从性较差患者;⑤语言障碍患者;⑥精神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伤口周边皮肤实施消毒,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在伤口处,让其对渗漏液自行吸收,通过患者的病情情况定时更换纱布。

研究组:实施造口袋好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将所需材料准备好,例如:护肤粉、剪刀、生理盐水、皮肤伤口保护膜等。对患者伤口应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在周边皮肤出现溃烂以及红肿部位涂抹护肤粉,若患者皮肤不平整,可应用防漏膏填平,最后应用保护膜。临床造口袋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需要引流管接入治疗的患者,造口袋的底端开口设定患者渗漏液伤口大小进行剪裁,将粘贴面纸撕开;针对有引流管的患者,将引流液剂量进行记录,把造口袋底盘开口同引流管直径裁剪好,将造口袋底端开口位置,把引流管放置到造口袋中,将造口袋底端的粘贴纸撕掉,把造口袋粘贴在腹部,利于收集渗漏液。临床中部分患者由于治疗的需求进行引流,其操作可以造口袋引流上与引流袋连接,顺方向做开口,开口形状为十字形,在开口处穿出后在与引流袋连接。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皮肤情况进行评比;显效:伤口皮肤完好,无红肿、溃烂情况,患者对此次护理非常满意;有效:伤口皮肤有所恢复,红肿、溃烂情况部分好转,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度一般;无效:伤口皮肤无改善,无红肿、溃烂无任何好转,患者对此次护理非常不满意。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时间以及换药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换药时间、换药频率比较

对照组换药时间(2.22±1.25)h/d,换药频率(4.11±0.61)次/d;研究组换药时间(0.40±0.06)h/d,换药频率(0.55±0.09)次/d;两组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换药时间、换药频率比较(x-±s)

 

3.讨论

腹部伤口发生渗漏液机率非常高,而且此类情况会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对其心理也会产生负性影响[2]。临床中,针对渗漏液情况,常规治疗措施就是定时更换无菌杀菌,从而降低机体感染的情况,但这样不仅是资源浪费,更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造口袋逐渐应用在临床中,因为造口袋底端粘性好,可对伤口皮肤达到保护作用,控制渗漏液对皮肤所产生的损伤[3]。

造口袋可对渗漏液可以剂量,还利于医师对渗漏液进行观察,便于医师开展治疗,从而缩短患者换药时间,降低换药次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让患者根据舒适[4]。此外,造口袋的应用降低无菌纱布适用率,从而也减少了病房床单的更换次数,节省医疗资源[5]。

综上所述:对腹部伤口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造口袋,符合临床需求,而且操作简单,可促进伤口愈合,利于患者机体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胡亚丽,夏瑾,等.一件式透明造口袋在肝胆外科术后渗漏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746-750.

[2]杨承莲,杨慧,等.造口产品联合应用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管周渗漏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 24(4):359-363.

[3]祝海香,叶志弘,等.造口袋和改良固定方法在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47-750..

[4]邓俊娜,梁莉,等.肛门造口袋在临床长期带管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0):65-67.

[5]梁桂花,梁霞,等.造口袋收集腹部渗漏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9B):46-49.

论文作者:何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造口袋在腹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