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房屋建筑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是其工程建设的前提基础,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下面,本文就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其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现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持续性的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地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建筑质量。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气候、水文、土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把握地基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使地基的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促进房屋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地基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透水性以及压缩性等条件。通过对地基的处理,能够改善其透水性,避免水分的过多渗入,由于浸泡而影响地基强度;还能够对地基剪切特性实现优化,工程地基抗剪的强度和地基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地基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基土层的压力,提高其抗强的性能;同时地基处理对地基压缩的性能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提升地基模量来降低沉降情况的发生,通过地基处理对地基膨胀性也能进行有效的消除,避免湿陷土质导致沉陷和倒塌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地基处理能够有效的改变地基的动力特性,提升其承载力以及强度,这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2.1桩基技术和IFCO强制法
由于桩基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可承受升力及机器的振动或动力作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水利、桥梁等工程。它的原理是将地基本身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进行转移,通过桩基将荷载从软弱的地基土层传递到深层坚硬土层,从而利用桩体缓解上层建筑结构的压力,有效保护地基,有效缓解地基因长久上层房屋结构带来的荷载力冲击造成的沉降问题。单一的碎石桩地基承载力有限,可通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提升承载力。另外,施工单位还可以将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结合,消除地基表面液化现象,缓解地基的沉降。采用桩基技术进行地基处理能有效将桩上荷载转移到桩下深层,缓冲上层建筑结构荷载力冲击,从而解决承载力不足、变形大的浅基础问题,使得地基更加牢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IFCO强制固结法更多地是指通过排水系统、加压系统,有效地提高固结率,加快混凝土凝固,从而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该压力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了拦截时间,并通过使用真空压力提高水渗流速度、加快了固结速率;而排水系统的外观是一排排纵向贯通的砂墙,它的作用是可以拓宽排水渠道,减短混凝土凝固时间。可以看出,加快固结速率是两种系统的共同特征,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的周期,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2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当前,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水泥注浆和硅化注浆。具体来讲,水泥注浆指的是在灌浆管或压浆泵的作用下,在水泥浆液配置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各种数据比例,在房屋建筑中合理灌注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水泥浆液与周围土体能够在一定的物化作用下,明显改善地基的抗形变能力,提高地基的强度和坚硬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硅化注浆指的是将混合的硅酸钠溶剂,在压力和电气等渠道下,在房屋建筑的地基中进行科学灌注的方法,在这种方式下,硅酸钠溶剂能够与土体发生一定的物化特性,使地基的强度和硬度达到规定的标准。在新时期,许多新的灌浆技术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水玻璃—水泥双液注浆等,在使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首先配置好水玻璃和水泥两种浆液,在进行融合之后,按照同样的流量和压力,使注浆从管顶部合理流进,逐渐灌注到地基之中,加快地基土体的凝结速度。总之,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对地基的结构进行详细掌握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变,使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得到明显降低,增强地基的强度与硬度,实现理想的效果。
2.3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旋喷高压注浆桩地基处理技术,是指的是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借助高压喷嘴,将比例配置合理的水泥注浆灌注到房屋建筑地基中,使其与土体进行有效融合,在凝固的过程中,是原油地基的物化性能得到明显优化。旋喷高压灌浆桩基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占地面积小、破坏程度低、施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物化参数进行合理控制,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专业性。这项技术能够在各种土体中适用,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冒浆、翻浆现象,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岩粉进行沉淀,结合旋喷高压的具体数值,保证距离合适的情况下,对终孔深度和钻孔口径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喷射管外径应小于口径2 ~5 cm,并且深度也应大于开喷深度应小于口径深度 50 ~100cm。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施工要求,做好旋喷设置、钻孔、设定孔位、测量放线等步骤,保证整个过程的质量能够符合相关标准,有效提高地基的质量。
2.4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
振冲法指的是施工人员对起重机进行一定高度的起吊,同时吊起振冲器,在潜水电机运行过程中,在动能的影响下,振动器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借助水泵,在水泵与振冲的双重作用下,高压水流喷射到房屋建筑地基中的理想深度,在地基中填筑好事先准备好的碎石等各种填充材料,在连续的振动和敲击下,使地基的密实度不断提高。采用这种方式对地基进行深层密实处理后,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周期短,能够在压缩成本的同时,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另外,在使用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的过程中,用水泥浆代替注射浆,在深层搅拌机的辅助作用下,使软土、水泥浆与地基中的其他物质进行充分拌和,在自身物化作用的影响下,明显改善地基深层的强度、水稳性及整体性,加快复合型地基的形成速度。在松散的砂土类型地基、厚度及深度都较大的沼泽、淤泥等泥炭类型地基中,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性和适应性。
结语
房屋建筑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处理时,要对地基的类型和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有效增强地基的坚固性和密实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按照规定的流程,使施工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实现理想的施工效果,在提高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同时,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大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邵文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60-61.
[2]毛小强,章鑫.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8):70-71.
[3]赵其文,任俊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8(5):67-68.
[4]梅亚军.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7,37(35):18.
论文作者:吴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密实论文; 房屋论文; 注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