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伴不等比传导伴双分支阻滞1例论文_徐铮1,刘俊2,沈吉1,冒蓓1,王玮1

(1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199)

(2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199)

患者,女,76岁,以“心悸/胸闷一年余,加重2天”于2011年5月9日来我院就诊。否认糖尿病、高血压。查体:神清,气促,HR:108bpm,BP:136/78mmHg,余无殊。辅助检查:心肌酶谱、电解质等均无异常。当天心电图特征:(1)V1导联见频率为250bpm的心房波,频率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为2:1~3:1;且F-R间期固定为0.32秒。(2)V1导联呈rsR’型,其余各联S波粗钝,QRS波群时限为0.14秒。(3)I和avL呈qRS型,RavL>RI;Ⅱ、Ⅲ、avF呈rS型,SⅢ>SⅡ;电轴为-70度。(4)V4—V6导联ST段呈水平或上斜型压低1~2mm。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伴不等比传导;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如图1)

讨论:本例患者易诊断为房速伴传出阻滞。

心房扑动是介于房速与房颤之间的快速规则性的房性心律失常,由心房内大折返环引起。F波频率介于250~350bpm,(有人认为可低至220bpm,故房扑与房速的心房率有一段重叠部分)。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R-R匀齐,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时,R-R间期不规则。某些不典型的房扑,F波宽大,F-F之间有等电位线。

回溯该患者2011年4月12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I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考虑三支阻滞)。(如图2)

综上所述:该患者2011年5月9日心电图宜考虑心房扑动。

论文作者:徐铮1,刘俊2,沈吉1,冒蓓1,王玮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心房扑动伴不等比传导伴双分支阻滞1例论文_徐铮1,刘俊2,沈吉1,冒蓓1,王玮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