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南坪农机服务中心)
摘要: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的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为了优化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积极的推行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机电一体化;影响
引言:受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国农机化发展起步晚,但是通过大量先进技术的运用,我国在农机化发展方向也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果。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重要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成果在近些年也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了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大量的农业机械投入到了农业的生产当中,这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耕劳作强度等,如机械耕作取代人畜犁耙;机械插秧解决人工插秧问题;联合收割机解决人工收割水稻等问题。所以,通过有效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必然可以让农业生产力得到提升,实现农民增收通道的托氧化,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大量的先进技术相应的应用于农业的生产、机械化改造、设备自动化升级的过程中,从而实现了农业设备的智能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额新趋势。在这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根本地位毋庸置疑,该技术为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提供了动力、并优化了农业生产劳动效率,还使困扰农业生产中的农民“耕、种、收三弯腰”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大量的廉价、高质量农产品迅速进入我国农业市场,这对我国传统农业产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优化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因此,借助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就是农业领域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在农业机械化应用中的优点
1.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机械故障次数
在农业机械设备中常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主要有电子监控、机械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操作时比较容易出现电力故障问题,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避免伤害操作人员,要基于实际状况使用自动防护机制。通过大量电子元器件的运用,有效降低了传统设备磨损发生的故障概率,提高了设备的灵敏度与可靠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次数。
2.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产能
农业机械化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设备的电子信息自动采集处理等能力。从而让控制机械作业、明确作业精度等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利用机械自身自控系统的时候能够准确的完成预定的机械操作动作,降低了人工操作中主观失误的概率,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该技术的使用也提高了农机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增加了其工作产能。
3.改善了操作性
通过在农业机械设备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农业机械设备与数字、程控技术的有效结合,减少了操作不见的数量,提高了设备操作的人体学特性,让操作更加简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内部预先设计的自控系统进行指挥,反复重复预设动作。具有高级管理能力的农业设备,还可以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进行随机化自动处理的调整,从而提高作业的效果。
4.设备功能多、适应性好
在农业机械设备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实现了机械设备功能的多样性,让农业机械设备功能不再单一,使其成为具有系统自动控制、设备自动调节、操作员自动防护、作业自动补偿、人工智能化程度高等多种功能的先进科学农业技术设备,提高了其各种复杂农业环境作业的适应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5.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比较简便
在农业机械设备中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后,通过对系统控制程序的改变或转换就可以实现安装调试的目的。通过编程不同的程序进入设备控制系统当中,在操作中直接输入源代码执行的方式,就可以实现不更改设备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多种作业功能。另外设备自身的电子信息自动校验与监控系统,可及时发现故障,主动进行维护、修正,从而降低了设备维护的难度。
(三)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运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状况分析
1.国外应用状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与农业机械化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其农机化水平相当高,他们的农机化设计具有作业幅度广、速度快、功率大、操作人性化等特点。其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在朝向尖端技术与农业机械融合的方向迈进,这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尖端技术主要为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等。比较著名的机器就是常说的农用激光平地机,他就是结合了激光调平传感微机处理技术,提高了农业机械设备的平整土地效果。约翰?迪尔公司将精密作业系统安装到水稻联合收割机中,对水稻的收获进行实时监控、计算与评估,能够快速获得产量、谷物湿度等信息;其内置的定位系统与示差定位能够帮助农场主获得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对机械实施有效调配。
2.国内应用状况
受到国内农业发展状况的实际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农机化研究开展时间太晚,不过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影响下,相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可以后来者居上。当前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微型计算机技术、电子传感器、电子信息收集处理技术等已经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这些技术有效的实现了农机现代化。我国通过在经济发达地区多年的农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已经在拖拉机。施肥播种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另外在农业机械的操作与作业性能优化方面,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也已经成功研制出1DY-1型多功能遥控整地机,它使用密码编程式多路遥控组件,机电一体,人车分离,远程控制机组的动作,在整地作业过程中实现离合、油门大小、变速、前进或后退、转向及机具升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整地作业机械领域的成功应用。
(四)农机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科技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就是借助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春风。当前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使农业机械化发展朝向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又更加的接近。受到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更新优化的影响,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朝向智能化方向挺近。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必然会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农业机械控制自动化、人工智能化必然会成为农机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受到农业发展现实状况的实际影响,为了完善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工作,通过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在进行农业机械的设计中,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在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电子、信息、微型计算机等科学技术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效果,改善农业机械设备功能,提高农机化设备的农业生产适应性与可靠性,提高农机化的机电一体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结束语:总之,合理的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可以提升农机化水平,提高其农业生产作业能力,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获取更多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修金.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23)
[2] 邵云涟. 控制技术与精确农业的浅析[J]. 科技风. 2013(13)
[3] 刘学峰.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举例[J]. 农业与技术. 2013(05)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