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考_科技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考_科技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989(2003)03-0013-03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们科学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键认识环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阶级对抗社会中,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直接动力作用,但不久由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的判断失误等原因,又一度使国家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指出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他正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问题。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与结合新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改革动力观、科技进步动力观、创新动力观。本文试就动力观的考察视角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动力观与考察社会发展动力的视角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各方面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等。这些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矛盾体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这个矛盾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是单向的生产力作用于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而是双向的运动,即生产力作用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因而,生产力的量变或质变会使生产关系发生量变或质变,生产关系的量变或质变也会使生产力发生量变或质变。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因此,考察一个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要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方面来把握,也要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方面来把握。进一步地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这就要求考察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必须探究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诸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生产关系的作用外,还有生产力内部诸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看,还是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诸因素分析来看,都可以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一是生产力自身的变革。生产关系通过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马克思正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领域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一种社会形态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都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就到来了。”[1](P32—33)这就是说,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腐朽的社会制度。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所以,马克思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的直接动力”,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并把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比喻为“历史的火车头”。[2](第19卷P189)另外,他还从生产力自身变革的角度进行分析。马克思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2](第23卷P604)“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第31卷P100)鉴于科学技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马克思称它为“一般生产力”、“直接生产力”。恩格斯在纪念马克思时说,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第19卷P372)显然,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革命的更高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动力。马克思的社会动力观及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角度和方法,对于后人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索

在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历,所以,对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我国在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的阶级结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与根本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情况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下,对抗将会消失,而矛盾仍将存在”[3](P281—282)的论断,并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P373)。这两对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与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4](P372—373)这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始终的一般动力。但在如何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矛盾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他最终又回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革命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动力观及已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发展变化指出,在阶级社会里,即使基本社会制度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经过改革也能使生产力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即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这一矛盾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解决。因此,变革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只需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的体制进行改革就可以完成。也就是说,改革是对体制的一场革命,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相应的政治体制、科教体制等,改革的直接任务是要改变僵化的社会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改革的对象和任务决定了对旧体制的变革必然是一场全面的、根本的、深刻的革命。

如前所述,在社会发展动力中,仅仅研究改革作用于生产关系从而作用于生产力是不够的,还需从生产力自身的变革方面来认识。改革为解放生产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经过一定的中介,即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改革通过对利益格局的调整,建立起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新体制,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只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要素之一,单靠它是不能实现生产力质的变化的。自18世纪科技革命以来,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革新了劳动工具、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现代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及由此带来的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不是其他要素所能代替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其发展高科技是分不开的。科技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他还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来概括现代科技的巨大推动作用。虽然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但还没有把它上升到社会发展动力的高度。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发展动力的坚持与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有了更深刻更有创造性的认识,并把科学技术的地位提升到与改革同样的高度,提出了科技动力观。江泽民曾就科技问题发表了很多谈话,论述了科技进步的动力观。“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知识和强大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5](P215)“我们必须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这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6]江泽民对科技方面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发展。同时基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和改革问题的深入思考,面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完成“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应把改革和科技进步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与此同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还针对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和发达的不竭动力”的论断。指出,创新的内容包含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种论断是我们新时期改革和建设的理论依据。首先,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体制”。[7](P65)这是因为,深层次改革是创造性的改革,不仅是旧体制的变革,更强调新体制的创建,这种“破”与“立”的改革,其本质就是创新。社会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觉调整就是改革。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的创新,即通过调整、改革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等,确立一种新的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充满活力。其次,科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7](P66)。科技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一部科技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的历史。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生产力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是改革和科技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创新不像改革与科技进步那样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其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综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都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这一动力观的形成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探索。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是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共同目标下,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动力进行判断,其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在充分肯定毛泽东的矛盾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动力观。江泽民接过现代化的接力棒,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改革与科技进步动力观,并强调了创新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时代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观的形成,为我们党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找到了根本指针,也为我们在新时期里克服种种困难,在各个领域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及切实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找到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标签:;  ;  ;  ;  ;  ;  ;  ;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