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论文

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曹 泽 金秀芳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人力资本对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基于全国平均和东、中、西部地区2008-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中部及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中部地区起到微弱的抑制作用;其他控制变量也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影响。因此,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要依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继续加大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对科研的投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关键词: 人力资本;产业升级;区域发展

一、引言

目前,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随之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其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就是将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越高,其经济发展水平越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科技进步、外商投资水平、城市化程度、各地区政府政策等。人力资本这一全新概念被舒尔茨提出以后,迅速带来经济学研究中的又一波热潮,常被用于研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王力南(2012)认为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假说[1]。周海银(2014)认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东部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影响效应不显著[2]。张国强等(2011)认为,人力资本分部结构不利于产业升级,其内部结构与产业升级的显著性在东部地区是显著的,而对中西部的影响效应不显著[3]。虽上述研究采用的大多是面板数据模型,但并没有详细研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研究结合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总结现阶段中国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而使个体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素质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能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生产效率[4]。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层次转变的过程或趋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升级,也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其本质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5]。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从某个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越强。那么,人力资本到底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呢?汪秀等(2012)认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数量和结构类型[6]。陈建军等(2014)认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依赖于与人力资本类型、结构的匹配状况,只有相互协调匹配时,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7]。王健等(2013)从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和内部结构出发,认为适度的人力资本不均匀分布会促进经济的非农化,但抑制了经济的服务化进程,且中等教育的影响要大于高等教育[8]。大多数学者基于全国面板数据研究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但不同区域的发展进程、条件不同,很少有人分东部、中部、西部区域进行研究,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对该区域的产业升级的影响如何?

(二)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内容,提出如下假设:

H1:人力资本水平与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均为正相关关系。

H2:东部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最显著。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描述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为保证模型选择的准确性,必不可少的先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首先假设模型进行符合随机效应回归,再对回归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若P值大于0.05,则认为该模型接受原假设,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若P值小于0.05,则认为该模型拒绝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可知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值均接近于0,所以拒绝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二)模型设定

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为研究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乙肝病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报道,全世界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4亿人,每年约有60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我国是乙肝病毒高流行和高发病区域之一,约有1.2亿HBV携带者,其中约50%来源于母胎垂直传播。据报道,目前我国生育期妇女乙肝病毒感染比率高达8.16%[1]。在我们的研究中,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占8.22%,与人群中携带率基本相符。

(三)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1.核心解释变量

人力资本(H):计算人力资本存量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用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数量的乘积来衡量,即将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数按受教育程度分为五大类:文盲或半文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专及以上教育,并将文盲或半文盲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设定为0年、小学的设定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为12年、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设定为16年,故可得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公式如下:

产业结构升级(Y):很多学者采用某一产值占全部产业产值或另一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特征,仅仅侧重于某一产值的升级,不能全面考虑各产值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一产业越来越小,本文主要参考徐德云(2008)的方法来测量产业结构升级[9],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2)中,Y为产业结构升级系数,X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占全部产值的比重。当Y趋近于1时,证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当Y趋近于3时,则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迅速。

为了切实做好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支持,2011年,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银监会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做好水利建设的金融服务进行了重点部署。2012年2月,银监会又会同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政策和要求。

本研究中,HHCB、AHTN和MK3种合成麝香在广州市的湖泊、河涌、航道以及入海口中均有检出。由图2可知,水体溶解相中HHCB、AHTN和MK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72~3051.36、0.51~569.43、0.05~382.61 ng·L-1;水体颗粒相中 HHCB、AHTN和MK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4~115.40、0.12~22.40、0.02~2.15 ng·L-1。

确然,真正“会喝酒”的人,喝酒不是为了“求醉”;喝酒,似乎是为了“寻找”一种更好的生命状态。所以,喝酒,就不会过分计较酒肴,只要是能“下酒”就好。仿佛,“下酒物”越简单,才越能表达出一份生命的情味。

2.控制变量

科技进步(TECH):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外商投资水平(FDI):采用外商对企业的投资总额来表示。

基于业绩三棱柱的普查绩效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研究……………………………………………………吴慧芳,刘素荣(4.37)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村民优质的服务。为了培养村民们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识,提升其发展理念,专合社在镇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组织社员前往陕西袁家村等地考察学习。对比中,村民们对袁家村精致的建筑印象深刻,对统一有序的管理方式赞叹不已,对其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深感羡慕。考察后,星光村村民们开始思考如何留住游客等问题,对乡村旅游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此外,为了提升村民在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中的规范化程度,不定期聘请职业院校老师、旅游企业前来指导,组织村民学习技能操作并进行考核。

3.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分全国、各区域样本对各变量进行统计性描述,结果如表1所示。从各项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看,2008年以来,中国地区间各方面的发展较不平衡,差距较大。就均值而言,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的人力资本水平也优于全国水平,尤其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在科技进步和外商投资上也都具有相对于全国平均、中西部的明显优势。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数据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在回归之前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判断,面板单位根检验通常可以使用 LLC、IPS、Breintung、ADF-Fisher和 PP-Fisher5 种方法,这里使用EVIEWS软件采用LLC检验和ADF-Fisher检验两种方法对面板数据单位根进行检验。根据生成的时序图可初步断定原变量是非平稳的,并且确定单位根检验的检验模式为带截距项和趋势项。对原始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2,可知各原始变量的ADF检验值在5%显著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各变量是非平稳的,这也验证了根据时序图作出的初步判断。故继续对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各变量在一阶差分后平稳,即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表2 原始变量单位根检验

表3 一阶差分变量单位根检验

(二)模型选择

选取中国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由于2008年以前衡量科技进步的数据难以获得,故全部数据的时间跨度均选为2008-2017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关变量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计算人力资本水平时,由于2010年的数据空缺,故选取相邻年份的平均数代替。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同时不影响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数据收集好了以后对控制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表4 霍斯曼检验结果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全国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基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对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在控制了科技进步和外商投资等因素后,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关系,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越快,从影响程度看,弹性系数通过了1%显著水平下的检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提升 1年,产业结构升级就会提高0.038个单位,影响程度非常显著;从其它影响因素来看,科技进步和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科技进步和外商投资在1%的水平上也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显著性检验。本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为0.93,拟合优度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回归程度很高,估计结果可靠。

式(3)中,Pr、Ju、Se 和 Co 分别表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数占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比重。

表5 我国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估计结果

2.区域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其中:i表示中国各个省份,t表示年份;η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特定效应,εit表示与解释变量无关的随机扰动项;被解释变量Y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解释变量H表示人力资本发展水平;X表示控制变量,产业结构升级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这里仅选取科技进步程度和外商投资水平两个控制变量。

where n is the turn ratio of primary coil and secondary coil.The transfer impedance can be simplified from Eq. (3) as:

为详细地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紧接着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分区域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6。

表6 东、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估计结果

由表6可知,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正向的促进关系,从回归系数可知,人力资本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东部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将提升0.047个单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其促进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从其它影响因素来看,科技进步和外商投资对东部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虽然为负,但没有通过10%显著水平下的检验,说明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不显著;科技进步和外商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其中外商投资的系数为0.120,促进作用明显。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另外两个控制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汉水流域,远古繁盛的生命,孕育了早期生物文化。汉水流域出土的郧县人化石,大致距今80万年至200万年之间。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基于以上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从影响方式来看,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全国平均、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起到微弱的阻碍作用,这可能是因为中部地区的自主性不强,过分依赖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另外本研究数据从2008年开始选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人力资本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从回归结果可知增加外商投资可以有效地加快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验证H1);从影响程度来看,东部的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最大,达到了0.047(验证H2),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段,东部地区是改革开发的先行者,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的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中西部的工业化水平滞后,市场化水平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各方面均落后于东部地区。控制变量也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能带动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中部和西部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说明加快科技进步并不是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心;而外商投资水平对全国和分区域样本数据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加大外商投资是每个地区都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为加速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地制定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不能盲目地把重心都放在某一项因素上,要分清主次,对症下药。比如对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可以着重于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对中部地区侧重于外商投资,改善投资环境;而对于西部来说,要同时关注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平衡两者投入力度,共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二是继续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尤其要注重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提高生产者的工作效益和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重大基础和应用技术项目的研制开发投入,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的不断创新,才是发展的源动力。四是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加吸引外资的能力,合力引导外商投资的投向,制定科学高效的对外贸易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力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投资[J].统计与决策,2012(6):167-169.

[2]周海银.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东岳论丛,2014,35(9).

[3]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38-146.

[4]姚先国,翁杰.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87-95.

[5]张湘赣.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验与国际比较——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1(1):38-46.

[6]汪秀,田喜洲.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8-34.

[7]陈建军,杨飞.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49-160.

[8]王健,李佳.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二次人口红利获取之解[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6):35-45.

[9]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Human Capital on the Upgrad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Cao Ze,Jin Xiu-fa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601,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human capital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for scholars.Based on the 2008-2017 panel data of the national average,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a panel regress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human capital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in China and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it has a weak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central region;other control variables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refore,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and improve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Key words: human capital;industrial upgrading;region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47(2019)05-0015-004

收稿日期: 2019-03-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转型研究”(16BRK02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力资本结构与安徽经济转型”(AHSKY2014D48)

作者简介: 曹 泽(1969-),男,安徽颍上人,安徽建筑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转型;金秀芳(1994-),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产业升级。

标签:;  ;  ;  ;  

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