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探究论文

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探究论文

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探究

朱丽君 广西广播电视台

摘要: 现如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短视频时代,短视频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对新闻事件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研究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从新闻价值、用户的浏览需求、广大受众的兴趣、突发事件的立体性四方面入手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短视频;新闻价值;突发事件

虽然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相比有很大的时效性优势,但是电视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短视频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媒体形式,实现良好发展应该有效挖掘信息源,也应该快速整合这些信息,及时将其中存在的不真实、不客观的信息删除,注意充分体现新闻信息的思想内涵。

一、短视频传播时效性更高,提升新闻价值

短视频时代,社会上的主流媒体软件有微信和微博,在传播信息时,是把图片和文字有效结合。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正急速向前,社交软件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同时传播视频和声音。在互联网技术的良好推动作用下短视频软件的发展日益成熟,不仅有文字,还有动态画面。这符合社交网络的特征,用户不仅能转发,还能评论,也能随时分享相关信息。与传统的社交网络相比,短视频这种社交方式的承载力更强,视觉冲击力也更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媒体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使用手机人们就能随时上传社会上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拍摄者在拍摄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向观赏者传达一个特别的关注点。拍摄完成后,分享到短视频平台上,需要注意的是人们的关注点是各不相同的,当新闻事件暴露在大众视野中,新闻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大众也能进一步对新闻事件的背景有深层次的了解[1]

二、短视频能满足用户碎片化的浏览需求

目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处理信息所运用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而且社会大众对手机的依赖性也更强,手机不离手已经是常态。相关数据显示,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注意力有很明显的缺失状态。闲暇时光人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浏览网络信息。在此期间,人们浏览网络的时间也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状态。闲暇的时间非常零碎,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也更愿意使用移动终端浏览新闻信息。短视频播放的时间大多是在6秒到30秒这个时间内,网络的编辑功能更加完善,对图片的美化效果也更好。信息的传播质量更高,传播的速度也更快。不难发现,短视频传递信息大多都是开门见山,真正做到了直奔主题,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所接受到的信息也有更直观、清晰的立意。传统的文字加图片这种传播信息的方式过于冗长繁琐,不能直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短视频则更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所形成的传播力也更加持久深远。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背景下教师生存状态省思——基于2888名乡村教师的调查分析………………张晓文 张 旭(4·80)

三、积极与广大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产生联系

短视频受众之间的互动与触点的多少没有关系,关系的体现大多是在互动的方式和话题方面,其中也有一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广大用户的需求和兴趣才是互动形成的关键。在此期间广大用户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心理耦合作用,同时也会形成某种兴趣共振。对于广大短视频消费者来说,以兴趣为基础,生成某种互动,这其中存在着某种机理。受众根据自己的某种兴趣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某一话题。平台会记录这种主动搜索行为,并积极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受众会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点开平台推荐的短视频。除此之外,公众产生兴趣的表现还有主动发声。不难发现短视频新闻不仅能方便受众阅读,还能满足受众直观接受新闻信息的需求。新闻所反应的事件大多为公共事件。会影响受众自身利益,也会影响公众潜在的利益。使受众产生浓厚的观看兴趣。数量繁多的短视频新闻事件其中存在一些内容可能是敏感的,存在争议的。对于广大社会受众来说,更希望能够亲眼目睹,从而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生成客观的看法。短视频的一些细节常常会涉及到某件事物的本质,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才是关键。

法律是为全人类谋福祉的工具,这既是法律的最终目的,又体现了法律以人为本的立法宗旨,工作环境权的相关法律所体现的精神是“高标”的法律精神。与工作环境相关的法律,国外的诸如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与工作环境公约》、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法》、瑞典的《工作环境法》、日本《的劳动安全卫生法》等等,国内诸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具体到教师职业而言,涉及教师工作环境权的法律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中某些条款,但都不完善。

四、强化突发事件的立体性,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

短视频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新闻的方式,是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有效反应。在此条件下传统传播新闻的方式得到了有效补充,同时也真正突破了传播新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能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分享,对社会舆论也有着非常有效的监督作用。扩大社会公众话语权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活动蕴含更高的积极性。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媒体渠道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不管是国内媒体还是国外的媒体,都把多媒体和全媒体作为主要的运作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业内工作人员采取的措施是有效整合电视、网络和手机[2]。在此基础上全面考虑广大受众的要求。保证全面覆盖社会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对某一特殊事件的报道,要全面考虑突发事件的基本性质,有效利用手机素材的渠道,主要就是微博和微信。有的微博账号会发布一些有关突发事件的拍摄视频,搜集这些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整理。同时在微信上收集与突发事件有关的评价信息,保证平台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立体而又丰富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有四方面的体现,分别是短视频传播时效性更高,提升新闻价值;短视频能满足用户碎片化的浏览需求;积极与广大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产生联系;强化突发事件的立体性,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新闻信息的传播还应该发挥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优势。

参考文献:

[1]徐文.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J].传播力研究,2018,2(31):50+52.

[2]刘虓.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素材选取及传播[J].新闻传播,2018(19):94-95.

作者简介: 朱丽君(1983.7-),女,广西南宁人,本科,助理编辑。

标签:;  ;  ;  ;  

短视频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