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论文_潘劲松,孙兴华

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论文_潘劲松,孙兴华

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 225700

摘要:城市的建设发展步伐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上的电力需求也随之增多。确保电能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是的当今社会进行电能管理的热点话题。本文对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探讨10kV电网运维现状,提出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10kV;配网运维;管理模式

引言

在电力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10kV配电网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配网运维管理模式也因此受到了较为深远影响,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我国现阶段10kV配网存在普遍性的设备老化、自动化水平不足问题,而为了尽可能降低这类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是本文围绕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 10kV配网运维重要性

1.1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

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属于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组成,在依据设备损耗规律、运行时间周期定期安排的检修支持下,10kV配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将得到较好保障,10kV配网中的高温、高压、复杂设备故障几率也将大幅提升,由此即可较为直观了解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性。在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支持下,设备缺陷出现后开展检修的弊端将较好解决,10kV配网运行得到了更好保障必须得到关注。

1.2日常维护状态检修

日常维护状态检修同样属于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组成,这一检修能够在设备巡检和监测支持下实现10kV配网已发生异常状态和预测发生异常状态的检修,自动化设备支持下实现的在线状态监测、日常与定期检测属于10kV配网日常维护状态检修的基础。在日常维护状态检修支持下,10kV配网将实现缺陷的早发生、早消除,10kV配网运行自然能够由此得到保障。

1.3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属于一种应急式的检修方式,其能够较好进行10kV配网中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处理时间紧迫缺陷的处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所有检修要素的集合属于异常处理的主要特点,10kV配网缺陷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处理,电力供应因10kV配网缺陷受到的影响也将降到最低。

2 10kV配网运维现状分析

2.1配网架构薄弱

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10kV配网存在的配网架构薄弱问题属于10kV配网运维现状之一,这一现状带来的一系列深远影响必须得到关注。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应用于10kV配网运维管理,但受到10kV配网运行架构存在的技术缺陷影响,电力运输的稳定性往往会出现一定波动,10kV配网因此遭受的挑战也需要引起关注。之所以现阶段我国存在10kV配网架构薄弱问题,配网较为分散、使用年限过长、难以得到正常的检测和维修均属于引发配网架构薄弱的原因,电力供应计划实施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必须得到关注。

2.2运维管理模式落后

运维管理模式落后属于现阶段我国10kV配网运维面临的主要现状之一,因此10kV配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需要站在电力管理的角度开展运维管理工作,由此建立故障管理体系即可深入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通过发现10kV配网出现故障的原因,即可进行针对性处理。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现阶段我国10kV配网普遍存在运维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在设备出问题后进行处理且不认真分析缺陷出现源于属于运维管理模式落后的具体表现,而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便使得10kV配网运维管理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产生的大量电量损失也必须得到关注。在落后的运维管理模式下,10kV配网故障无法时间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电力供给自然会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自动化水平过低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出现了供电需求量不断提升、配电负荷显著增长的情况,这就对10kV配网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自动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广泛存在于我国10kV配网领域,难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无法第一时间确定故障位置、电力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均属于自动化水平过低对10kV配网运维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运维管理无法满足10kV配网需要自然不足为奇。

3优化10kV配电网络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对配电网络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当今社会的电力供应需求和矛盾,掌控电力负荷增长量,及时发展配电网络构架的薄弱环节,防止设备出现老化问题。为了改善电力供应问题,需要提升电力发展水平,改善电网运营状况,提升供电质量,保证配网运作的可靠性。

3.1加大配电维修管理队伍的建设

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管理水平,需要工作部门加大对配网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保证职工具有良好的工作思想和工作意识,落实工作责任,巡查故障原因。可以依据10kV配电网络中常见的故障问题设立培训方案,这样在保证培训教学实用性的同时,也能将工作培训重点更为合理的进行掌控。

3.2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

做好线路抢修工作,建立清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安排,对资料图纸、数据档案进行完善,找到电力维修的危险点,加大巡查力度,采取更多的线路养护手段。在对配网运维策略进行规划时,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正确的电力输送原则,将变压器、线路开关、电缆等设备进行交接,保证设备正常入关的同时加强对现场的监护,这样在电网线路维修安全的同时,也能对配网运维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工作基础性的同时,提升配网运维水平,科学有序的将工作推进。

3.3做好现场防护工作

为了保障现场施工安全,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建立“七防”的工作管理指标,主要包括防风、防汛、防雷、防寒、防压力、防树障、防老化。及时对线路运维负荷进行检测,保障工作维修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让配电网络可以安全正常的运营。

3.4建立运维管理平台

为解决10kV配网运维管理自动化水平较低问题,建立配网运维管理平台属于必然选择。配网运维管理平台具备设备状况分析、故障跳闸事件告警与分析、配网停电信息展示与分析、运行状况异常事件告警与分析、配网运行薄弱环节分析等功能,这些都能够为10kV配网运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笔者的实际调研考察中发现,10kV配网运维管理平台还能够较好服务于转向业务管控,配网抢修、配网不停电作业、配网状态检修、计划检修与保电管理均属于其中典型。值得注意的是,运维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与上文提到的差异化运维管理实现高质量衔接,由此实现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必须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动化运维管理探索中,上海电力公司的经验具备较高借鉴价值,2017年以来上海电力公司结合运维管理平台投放的“五合一”增容球便属于其经验成果典型,这里的“五合一”增容球指的是实现导线电流、导线温度、环境温度、周围风速、光照强度5项数据实时采集的新型运维管理设备,该设备实现的动态增容监控解决了当地用电高峰期间供电能力受限问题,可见上海电力公司经验具备的较高借鉴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10kV配网运维现状不容乐观,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加强10kV配网建设、开展差异化运维管理、建立运维管理平台等策略建议,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路径,而为了开展更高水平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数据价值挖掘利用最大化、配网运维管理队伍建设、现场防护工作等内容也必须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黄荔莘.探索配电网运维、检修、施工一体化管理实现配电网一张网模式[J].科技与创新,2016,11:76+78.

[2]史常凯,张波,盛万兴.配电网运维管控平台功能架构探讨[J].电网技术,2016,4007:2206~2211.

[3]于海平.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配电网差异化运维管理模式[J].农村电气化,2016,07:36~37.

论文作者:潘劲松,孙兴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论文_潘劲松,孙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