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论文_楼文禄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论文_楼文禄

义乌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义务 20003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的盈利创新点,是企业展示CI形象的一面旗子,是锻炼成长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摇篮,是企业生存追求利润的直接载体。为了保证项目能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向客户提供满意建筑产品及服务,同时兑现企业项目效益目标,承包企业会按照相关要求及自己的管理系统及时组建派出机构如分公司、办事处、项目经营管理部。事实表明,这种管理构建构架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质量监管、进度保证、安全保证及成本管理等方面做出的管理作用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浮于表面、机械装备和各种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和利用等情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分析

1导言

随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顺利召开,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越来越备受关注,建筑施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施工项目日渐增多。施工中,施工项目管理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更好的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避免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事故,有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施工单位应该更加系统、完善、科学化的进行管理。从而确保优质、高效的施工历程,按期向客户提供产品,实现效益目标。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不合理,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是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传承下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按固定建制组织生产,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2.2管理方法的落后

一是工期制定方面。制定进度计划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编制方法只使用简单的横道图,而不使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二是人员素质方面。目前,施工项目的直接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技术人员流动性非常大,难以进行统一的技术业务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些技术方案难以实行,造成每个工程项目之间的质量差别非常大。此外,一些业主在项目竣工通过验收后没有及时结算工程款。而施工单位不愿为了结算款而依据合同与业主打官司,因为施工单位担心由此得罪业主,破坏在整个施工工程中与业主结下的良好合作关系。但是,结算款往往包含了施工单位的利润,甚至还包括施工单位垫付的成本或以施工单位名义赊购的材料款。业主拖欠支付结算款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扩展壮大的时机。三是控制方面。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得比较少,尤其是前馈控制和日常控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上。量化的控制手段更是不多见,采用的控制方法随意性非常大。

2.3组织形式不科学

一是管理上高度集权。地域性公司和各工程公司没有独立经营权,易导致决策不及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也难以调动各分公司的积极性。二是组织机构的设计不合理。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产品固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于市场变化快、产品具有单件性的建筑业是不适用的。三是部门设置不科学。一些建筑工程公司没有考虑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事业的开拓而科学设置部门,工程公司中各部门多数按专业划分,每建设一个项目就要调动所有专业的工程公司,造成资源的浪费。四是用工制度不灵活。由于建筑行业具有生产能力的不均衡性,在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企业也要承担大量固定工的工资,加重企业负担。

2.4材料供应缺乏系统管理

在材料供应上突出的问题是不急需的材料被大量囤积,而急需的材料往往因为资金的原因不能及时进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大多数建筑公司的供应缺乏系统管理,材料计划和仓储计划没有纳入进度计划体系中,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和使用部位落实得不具体。如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往往采取大批量进货的方式,这样既占用大量资金和场地,还容易造成材料损失和二次倒运。而且,当工程进度和工期变化时,材料供应计划难以得到相应的调整,造成大量暂时不用的材料涌入现场。由于资金被大量占用,一旦后续资金出现困难,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3.1理念创新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集五大”战略目标,进行: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从而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反复任务,促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树立效益、市场、竞争观念。以此为指标,改革机构设置和部门职能,按照“三集五大”策略和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体制。

3.2体制创新

完善的体制能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从拥有的市场中不断开拓市场。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实力和捕捉力,丰富的企业实力不仅能提高企业效益,更能推动企业发展,它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完善和技术的革新;捕捉力,是对管理和技术的协助和调配。在施工项目中都有极大的引导作用,为了更大程度的创新,必须在“三集五大”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认真贯彻鼓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在市场规范经营和创新工艺的基础上加大素质培养和效益意识。

3.3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在强大的创新技术支持下才能赢得发展,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技术作为国民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了项目工程的核心技术,才能掌握相应的市场定位。同时,技术工艺的创新还能引导体制创新和结构创新等,它是项目管理创新的核心基础。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措施

4.1建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

在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时,首先要坚持高效的管理准则,建立结构合理的“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机制,做到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化、多才化,便于各部门工作之间的沟通与共享。同时,根据项目部门大小以及管理人员特性进行划分和组配,从而防止“大权独揽”的现象,保证管理层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4.2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在施工中除了良好的工艺水平,科学的管理措施也是很重要的。技术人才的使用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合理的管理效率,科学的分配规划则是工作顺利完成的有力后盾。因此,各部门施工时,应该加大监查力度,保证施工的进程,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3重视施工时期的合同管理环节

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工程全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是各个阶段更好约束各方的一种方式,并让各自权利、义务得以充分体现。施工合同又主要涉及到: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在合同当中,建立合同条款是非常关键的,是控制造价的重点。施工中开发商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了解合同条款,不只是要注重承包商的具体索赔内容方面,把合同条款运用起来,以减少工程造价方面出现问题的现象,还要注重施工过程方面的管理,努力让承包商索赔现象减少。部分开发商不讲究责任心,经常运用费率招标的方法进行,也就是成本加酬金合同,从而加大了风险,所以,就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去进行判断,选择最佳合同形式。

5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把房地产装修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上述内容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最大程度上保障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施工管理作为企业施工兴衰的的重要指标,在现代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必须运用优秀的管理理念进行技术、管理的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实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超.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的控制策略[J].智能城市,2018,4(08):78-79.

[2]王虎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2):104.

[3]邹美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其措施[J].四川水泥,2017(12):199.

[4]赵英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式的改进创新[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483-484.

[5]张逸.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13):81-82.

[6]黄飞元.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06):116-117.

论文作者:楼文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论文_楼文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