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的静脉输液技巧论文_胡艳

(邛崃市中医院区内二科 611530)

【摘要】目的:尼莫地平的静脉输液技巧。方法:设立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尼莫地平的静脉输液;治疗组则技巧静脉输液。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67%和86.67%,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技巧输入尼莫地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尼莫地平;静脉输液;技巧

药理作用 尼莫地平对大脑有抗血管收缩和抗缺血作用,通过对与钙通道有关的神经元受体和脑血管受体的作用,保护神经元,稳定神经元功能,改善脑血流,增加脑的缺血耐受力。尼莫地平能明显地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尼莫地平的适应症 1.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 2.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

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腹泻,个别患者有肠梗阻(肠麻痹所致肠排空障碍),胃肠道出血,肝功能异常,肝炎,黄疸。

神经系统 头晕、头昏眼花,头痛,虚弱,嗜睡;一些患者可能有中枢兴奋症状,如失眠,多动,兴奋,攻击性和多汗。偶见运动功能亢进,抑郁和神经退化。

心血管系统 血压下降(尤其是基础血压增高的患者),心律加快(心动过速),期外收缩,心动过缓,心电图异常,心悸,反跳性血管痉挛,高血压,充血性心衰。

血液系统 极个别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贫血,血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深静脉血栓形成。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喘息。

局部反应 静脉炎(未经稀释的尼莫地平注射液采用外周血管输注时)。

其他 皮疹,暖热感,皮肤发红,外周水肿,肌痛/痉挛,痤疮,瘙痒,潮红,苯妥英毒性。

我科室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对120例脑血管病患者采用技巧性的尼莫地平静脉输液,收效尚满意。现在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们属县级医院,科室病种多,杂。在2014年2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总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120人 。病人入院后,在非手术指征下,向其患者寄家属解释保守治疗相关事项并签同意书。采用随机抽样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0岁-90岁,平均年龄69岁。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45岁-86岁,平均年龄72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医嘱 :生理盐水250ml+尼莫地平注射液4mg静脉滴注,每分40滴.护理采用一次性避光输液器输液,因为多数病人输液组数不止一组,为方便加药,基本上我们都把尼莫地平放最后静脉滴注。在治疗护理中,经常遇到病人输液完后自述头昏不适,有6例患者出现血压由140mmHg/90mmHg左右,下降到95 mmHg/60mmHg左右。甚至有1例患者因输液完后起床时直接晕倒。

2.2治疗组 医嘱 :生理盐水250ml+尼莫地平注射液4mg静脉滴注,每分30滴。常规床旁监测血压:尼莫地平在使用早期应严密观察血压,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常规监测血压可及早发现血压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有下降趋势,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等患者耐受后再逐渐加量。护理采用一次性避光输液器输液,把尼莫地平放第一组输液,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勿自行调整输液滴速,输液完后卧床休息20分钟再缓慢起床,中途若如厕,体位改变时一定缓慢,家属搀扶。经此小小改动,患者头昏,血压下降等症状有很大改善。同时 严密观察穿刺局部,严格交接班,及早发现静脉炎采取相应措施(如硫酸镁湿敷)。

脑血管痉挛的病人血压最好控制在 :120mmHg-140mmHg

说明书<注意事项>:低血压患者(收缩压低于100mmHg)需慎用。

3.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见附表,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说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我们科室通过临床实践,对尼莫地平静脉输液采用一定技巧,大大降低了尼莫地平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缓解了病人的病情,促进了疾病愈合,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10年版 二部

[2]《药理学》2003年2月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内科学》2001年9月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论文作者:胡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5

标签:;  ;  ;  ;  ;  ;  ;  ;  

尼莫地平的静脉输液技巧论文_胡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