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渗透论文_曹梅

春雨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渗透论文_曹梅

曹梅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737200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心灵之旅,要想真正进入文本,感悟文本内涵,唯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置于文章的情节中,这样,学生才能获取真实的内心体验。如何引导学生与作品的情感共振,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浓缩的深层内涵?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略谈粗浅认识。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情感 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悟情情境,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一、体验情感,设境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文都是以情铸成的,文字不是无生命的符号,都是有血有肉、给人丰富情感的东西。语文教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在阅读教学中,要凭借文本挖掘情感因素,让学生从心底体悟文中情感。如《窃读记》一文,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问:作者家境如何?读书容易吗?课文标题为什么不用“阅读”而用“窃读”呢?你家有藏书吗?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作者的窃读给你怎样的启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悲惨遭遇,从作者贫困的家境入手,让学生同情作者,把情感投入到书中,催生他们叹息、伤心、同情的情感;再通过补充阅读《窃读记》的原文等途径,进一步体会“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这一隐性情感因素。

二、教师要充满情感引导学生开展阅读

小学时期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较弱,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情感内涵把握不全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堂语文课是否充满生机,关键在于教师的感情是否投入。如果教师进入了角色,产生了激情,那么就将成为点燃师生感情共鸣的火花。教师应满腔热情,满怀豪情,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中,让学生的智慧之光主动、生动地闪现。教师的激情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导”“读”“讲”等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那么教师的“导”应要求精练,必须动情,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进入蓄势状态。教师的“读”应准确流利、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义正辞严,或清新明快。教师的“讲”应当声情并茂,激动之时可用手势等体态语言,将课文中的无声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通过教师的喜、怒、哀、乐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激起学生感情的火花,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充满感情、饱含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学习,以便能够通过情感元素的运用来加深学生的阅读感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以画表情,图画释情

教师还可适当画画。课堂上若能用画表示文之言中言,能用图表示悲中悲,其效果十分显著(实在不能自己作画的可用课件图片代替)。文本中的喜怒哀乐,教师能以手中的粉笔,用简笔画或素描的方式,勾勒细描出一幅幅有情有义,似乎会说话、能笑能流泪的图画,来感染学生。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画,先画“雪花”,再画一个赤脚瘦骨嶙峋的小姑娘,手中捏着一根火柴,让学生学画,再以缓慢、低沉、冰冷、哆嗦的语调,向学生讲述:“天冷极了,下着雪,天又黑,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中走着……”学生看着画,听着讲述的语调,全场寂静,声音哽咽,悲伤莫名,深深地为悲惨命运的小女孩伤感。这种以画表情、用图释情的方法,大巧不工,易让学生随图入境、随画入情,取得比单调的朗读更好的效果。

四、结合生活经历,在读中升华情感

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非常强烈,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激情。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虽然人生经历不多,但是也获得了一些人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假如充分利用他们有限的生活经历帮助对于部分内容的理解,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经验去感知,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的。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指导学生朗读,学生的感情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进入文本解读,这是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虽然简单,但是将其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体会文本中抒发的情感,让学生的感知更加深入、感情更加丰富,所以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文章中阐述的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动情、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正是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之所在。师生只有投入了真正的感情于阅读中,阅读才是真正的快乐阅读、享受性阅读,阅读才会成为生活阅历真正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1]陈敏桂 依托教材唤醒亲情——亲情主题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2009,(10)。

[2]陈秀梅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3]李建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报道:解读语文“标准”[J].教育改革,2010,(3)。

论文作者:曹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春雨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渗透论文_曹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