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钟彩琼

钟彩琼

(恭城县莲花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 恭城 542501)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防治中的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妇科体检的妇女80例,均未患慢性宫颈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不采取干预措施,对两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并分别在3月后、6月后、9月后及12个月后进行妇科相关体检并记录资料,对比两组的慢性宫颈炎患病率。结果:观察组在随访的3月后、6月后、9月后、12月后的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5.0%,7.5%,5.0%,2.5%,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6月后、9月后、12月后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防治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215-02

慢性宫颈炎常见于已婚女性,且发病率相对较高,它在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同时,也给女性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困扰,增加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因此,国内外一直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极为重视,也开展了药理及临床等多领域的相关研究[1]。本病病因复杂,但最主要的一点长期的机械性刺激[2],面对诸多的导致女性罹患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如果能够使广大女性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症结所在,规避危险因素,有效保护自己,则可在一定程度是避免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同时,对于本病的治疗也有非常显著的辅助作用[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进行妇科体检的80例未患有慢性宫颈炎的已婚育龄期妇女,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8±11.7岁。详细了解其相关病史以及既往史,同时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如阴道分泌物和宫颈细胞刮片巴氏排癌检查等。辅助检查提示,本次入组的80例中没有患有慢性宫颈炎者或者其他的妇科相关疾病,没有慢性感染性疾病。随机将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明确了解本研究的意图和各项注意事项,并自愿加入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选择《妇产科学》第七版中关于慢性宫颈炎的诊断标准:

1.2.1 临床表现

以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分泌物为粘液状,一般呈乳白色,若伴息肉则可见血丝;若局部炎症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则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尿急、尿频、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专科查体可见宫颈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如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等,甚至可见息肉、裂伤及宫颈腺囊肿。

1.2.2 细胞学检查

巴氏涂片常可反应宫颈感染的病理变化。本院细胞学检查采用巴氏涂片法。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患者仅进行随访,每间隔3个月邀请患者进行1次慢性宫颈炎体检,1年共4次,分别为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跟踪随访12个月,并记录相关数据。

1.3.2 观察组

本组患者给予慢性宫颈炎相关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每间隔3个月邀请患者进行1次慢性宫颈炎体检,1年共4次,分别为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跟踪随访12个月,并记录相关数据。具体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3.2.1 预防措施

强调性交安全,重视夫妻双方外阴部位的清洁工作,在女性经期、小产后1个月内及阴道炎症急性期时,需避免性交;做好避孕措施,在没有怀孕计划时,需采取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安全、有效的避孕手段[4];谨慎选择外阴清洗液以免影响阴道酸碱平衡,打破生理屏障,导致病原菌的侵袭;在公共浴室需严防交叉性感染;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外阴部位的通透性,可选择透气性能良好的内裤,清洗内裤时需用热水进行简单杀菌;端正坐姿,不可长期久坐及翘二郎腿[5]。

1.3.2.2 健康宣教

采用定期知识讲座结合自行印发的纸质材料宣传的方式,普及慢性宫颈炎相关知识。同时,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宣教方案,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主要讲授疾病相关常识、临床处理措施及生活注意事项等,采取启发性沟通的方式,让随访对象明确并重视慢性宫颈炎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使这些宣教内容能够落实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

1.3.2.3 理疗护理

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物理治疗,在物理治疗后,局部坏死区会出现脱痂的现象,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的出血倾向,应向其强调注意保暖,避免性交、盆浴及阴道冲洗,本阶段感染可能性极高,应密切注意感染问题,必要时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

1.3.2.4 心理疏导

临床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起效较慢,且短期内难以收到极佳效果,加之本病有一定癌变可能,故而患者往往心中忧虑,多有心烦、忧惧等不良情绪,进而不能积极配合治疗,降低治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生活上、精神上关怀患者,改善其不良心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鼓舞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这样才能收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对比:本研究中,观察组在随访的3月后、6月后、9月后、12月后的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5.0%,7.5%,5.0%,2.5%,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6月后、9月后、12月后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且呈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对比(n,%)

*:与前次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慢性宫颈炎概述

慢性宫颈炎好发于经产妇,尤其常见于宫颈手术损伤史或者流产史后,罹患急性宫颈炎恢复不彻底者。由于患者免疫力低,病原菌残存于宫颈黏膜内,激发慢性宫颈炎,伴随而来的是阴道分泌物增多,血性白带、尿急、尿频、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患者一旦罹患慢性宫颈炎,其正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这无疑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影响其心理健康。此外,本病很容易引发盆腔炎以及不孕等症状, 若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很可能会演变成宫颈癌,这无疑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更大的打击。

3.2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随访的3月后、6月后、9月后、12月后的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5.0%,7.5%,5.0%,2.5%,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6月后、9月后、12月后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方面有一定效果。

本次调研的结果显示,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同时提高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理解,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其临床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唐宁.健康教育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6):85-86.

[2] 张双丽.健康教育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191.

[3] 杨丽君,李敏清,苏红梅等.宫颈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6):742-744.

[4] 包兰萍.健康教育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19-120.

[5] 张翠翠,李桂兰,荆如等.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392-3395.

论文作者:钟彩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钟彩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