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研究,有利于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实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同时提升项目施工水平,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因此,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需要,加强不同的对策使用,给予工程质量科学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导言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城市建筑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扩大,在这一基础下,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实施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的科学建设,保证建筑物在后期中的安全、稳定应用。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影响因素的存在,给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了潜在威胁,导致项目施工质量下降,工程施工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可能会给施工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有可能给建筑工程留下质量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注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人为方面的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实施中,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行为是否规范、安全责任意识是否良好,与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可靠密切相关。实践过程中由于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缺乏有效的责任意识、专业施工能力不足,无形之中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加大了项目施工风险。与此同时,由于某些施工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足,未能将符合工程施工质量所需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出现了返工现象,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2材料方面的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其施工材料质量可靠性有着很强的依赖性。项目施工中若施工材料存在质量缺陷问题,将会引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导致最终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难以达到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对其潜在应用价值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部分施工企业为了保持自身良好的经济效益,选取劣质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也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
1.3环境方面的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施工区域环境条件复杂,将会加大工程施工难度,给建筑工程施工计划的深入推进带来阻碍作用,致使其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实践过程中若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较大时,将会降低工程施工效率,减缓其施工进度,影响施工技术实践应用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施工质量。
1.4方法方面的因素
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方法是指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在落实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若施工技术选择不合理、施工技术实践应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会引发工程施工问题,进而使其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下降,威胁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长期以往,会给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阻碍着现代建筑施工施工企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监管人才的培养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管理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管理人才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效果。所以,对于建筑质量监管人才必须进行培训,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定期进行相关考核,保证他们有足够专业的技巧与能力,能够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甄别,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经验还不足的监管人才,应该组织进行实习,让有一定经验的监管人员带领着进行实际应用,这样可以提高这些监管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使他们在质量监管中发挥出作用。
2.2 完善责任体系
往往在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后进行责任追究时却找不到相关责任人,所以,这就需要对责任体系进行完善。根据建筑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对责任进行分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人员能力每一环节上都进行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政府需要在质量监管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这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责任部门及时进行追究,予以惩罚;从微观上政府部门也应该去主动地帮助建筑工程单位去解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力劳损、机械老化、材料供应不足、以及自然因素影响的问题。只有各部门进行责任承担,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政府部门改变监管方式
以往的质量监管方式太依赖政府部门,在质量监管过程中政府过多的参与,并最终做出决定,使得监管部门的权力有局限,好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工程建设方也对监管部门过于依赖,总是寄希望于监管部门帮助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会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偶尔还会出现选择工程参建单位不当的情况,这就使得安全问题频发。因此,监管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可以概括为:
2.3.1政府部门可以将决定权力交给各主要责任部门去自行解决问题,政府可以扮演对于责任部门的监督角色,对监管部门的监管情况进行监督,并同时将相关人才进行各部门的分配,帮助责任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2.3.2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工程建设单位相关待遇,不使工程建设方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可以让政府部门和工程建设方进行合作,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2.3.3政府部门可督促工程建设单位培养工程质量监管人才,让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自己先尝试着去解决一些基础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4将质量监督信息化
现代的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几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用信息整理,而将质量监督进行信息化可以很好地提升质量监督的整体水平。主要方法有:
2.4.1招募一些技术型人才,对建筑工程质量监测中复杂、庞大的数据进行整理与运算,直观地看出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的结果。
2.4.2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的相关公布平台,把质量监督的相关数据,图片,影像等具体内容与情况公布出来,让工程相关人员都可以明确质量监督情况,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开与公平。通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还可以让广大群众都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发现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5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素质
在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管理人员往往能够发挥出高效的管理效果,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当定期的开展培训和讲座工作,提升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所在并指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些不同对策的合理运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非常重要,关系着项目质量可靠性。因此,未来建筑工程建设中应重视其质量监督管理,灵活使用不同的对策处理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确保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提升现代建筑工程实践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玉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07).
[2]王海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其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20).
[3]冯学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8).
论文作者:李悦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