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追踪法在手术室器械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优化中的应用论文_渠建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优化准备流程,合理排班,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采用系统追踪法,对器械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试行7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流程优化后器械清洗质量明显提高;器械清洗、打包流程中的缺陷和总工作时间显著降低(P<0.001);护士和清洗人员间因交接不清的矛盾减少,护士和医生对器械准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01)。[结论]系统追踪法用于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优化的管理,可降低工作中的缺陷,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系统追踪法;手术室;器械清洗;器械准备;流程优化

系统追踪法是一种系统途径评估法。它是美围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1])在医院质量论证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整个医院的服务流程追踪一定数量的病人,来评估系统完善性。它的基本思想是要把所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弄清其中各“元素”之间的关联,并从整体的角度协调好这种关联,使系统在人们所要求的某种性能指标上达到最优状态(1)。出现问题后,首先从系统上找原因,而不是针对个体.只有系统完善,才能减少缺陷。手术寰器械的清洗、打包和准备是手术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严重影响手术配合质量。我科于2007年9月开始将系统追踪 法应用于器械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拥有手术台2个,手术室护士8人,2007年手术量2600台次,

1.2方法

1.2.1 实施方法

1.2.1.1 找出原器械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中存在的问①原流程人员安排:器械组由1名组长,1名轮转新护士和2名技术工人组成。组长由工作1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担任,一年一轮转。工作时间:组长08:00~15:30,轮转新护士12:oo~18:00;2名技术工人09:00~16:30和13:00~20:30轮流倒班。工作职责:组长职责为网上接收并打印次日手术通知单,准备次日手术器械并发放至手术间,督导组员的丁作;组员的职责是与洗手护士对点常规器械,并按规范清洗和打包。②存在问题:统计2016年4月一2017年8月完成择期手术16622台,缺陷737例次(4.43%)。其中交接流程不完善致器械丢失、引起矛盾81例次(0.49%);器械包的名称与内容物不符或缺失274例(1.65%);吸引器头未清洗干净,灭菌后血痂堵塞而影响手术382例次(2.30%);工作难以完成,影响器械的周转,进而影响手术的准时进行 20:00以后结束的择期手术器械无法及时清洗,增加了夜班工作负荷。

1.2.1.2系统追踪法的应用 出现上述状况后,其起初认为是器械组的组员工作能力欠缺和责任心不强所致,因此科室重新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指派科室专职教学老师授课,护士长组织他们讨论,进行爱岗敬业、责任心方面的教育。观察3个月,情况仍无改善。后应用系统追踪法对整个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①根据手术器械清洗量调整上班时间,首先安排组长按时间段统计待清洗的手术器械量,发现12:oo之前只有15%的器械需要清洗,12:00~15:00有30%。15:00~19:00有40%,19:OO以后15%。因此,将上班时间调整为:组长上班时间不变08:00~15:30,轮转新护士14:00~20:00。2名工人10:00~17:30和15:00~22:00,保证人员配备与工作量呈正相关。②职责界定。组长不再接收和打印手术通知单。但承担12:00之前器械的交接、清洗与打包。督导所有器械包的正确性(原有其他职责不变)。③规定专人与洗手护士对点、交接器械,并登记。组长和轮转新护士负责对点,责任清楚,工作有序。避免以前的状况.组员都可以与洗手护士对点器械,登记不清时,很难确定责任人。④制订各班工作流程。更新各专科器械包内的器械名称和数量,以供参考。⑤制订交接班制度。因手术量大。器械周转快.为了不影响次日手术,组长在下班前尽可能将次日手术所需器械发放至手术间,若器械还未处理,暂时不能准备,应进行登记,并与轮转新护士交班,以便优先处理。

1.2.2评价方法①器械清洗流程中的缺陷率评价,统计流程优化前后缺陷发生率;②器械打包过程中的缺陷评价,统计流程优化前后缺陷发生率;③优化前后的1=作时数,从优化前后各随机抽取60个工作日,进行计算,以每人每小时为一个工作时数,计算60 d的器械组每日工作平均时数,再做优化前后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z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流程缺陷发生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2]。优化流程,就是立足于“顾客”,以提升质量为中心,对原流程的薄弱环节进行整合、精简、创新,从而减少缺陷,提高整体效率的行为过程[3]。而系统追踪法是一种针对系统、流程评估,找出系统、流程中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质量检查和控制方法。它强调的是系统论.而不是针对个体,流程管理的理论基础。因此,采用系统追踪法对器械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项目进行管理,通过对整个流程的评估与分析,找出了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不合理的环节,并加以改进、控制和优化,使器械从清洗到打包和准备的流程更加规范、科学和高效。因此,从病人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器械的清洗、打包和准备的流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金新政.罗乐宣.软科学研究方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4.

[2]王玉荣.流程管理[M].北京:机械丁二业出版社,2004:9.

[3]朱丰根.姜丽萍.陈晓映.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医院护理管理流程[J].护理学杂志,2007.22(22):16一17.

[4]周平,刘莹.宋玉波.浅谈消毒隔离的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J].全科护理,2008。6(12B):3253.

论文作者:渠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系统追踪法在手术室器械清洗、打包和准备流程优化中的应用论文_渠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