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冯学宏[1]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政府实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策略,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由于西部本身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文化习俗、资本、政策等因素,造成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尤其导致大量人才流向经济发达省区。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但是人们更多地关注资本、政策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而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运用人力资本理论阐述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本文分四部分阐述。第一章导论阐明选题目的及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简要回顾了人力资本思想渊源及理论框架,为本文分析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提供基本理论支点。 第叁章具体分析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主要原因,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 第四章从产业经济理论提出对西部人力资源层级开发的构想,以克服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制度缺陷。根据西部人力资源分布的金字塔结构,对处于塔尖的人力资源,通过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机制和多元化的科技开发激励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处于塔中央的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打破户籍、单位制局限,建立流动机制,打破官本位,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对处于塔基的基本农业劳动力进行教育开发,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与对策。

肖慈方[2]2003年在《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的一般社会经济特征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比较了世界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理论思路、开发模式、人力资源的开发、技术创新的组织与推广、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等等。在总结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普遍意义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论文最后着重论述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作者的独立见解。 1.在科学地界定欠发达地区、开发模式、开发战略等概念、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论文独立地归纳和比较了关于欠发达地区开发的方法论和理论主张。论文指出,从方法论看,研究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各种理论可以划分为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新增长理论等基本思路。正由于各国在实践中所遵循的经济开发的基本思路不同,因而取得了不同的开发绩效。 2.在分析、比较和总结了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论文从六个方面指出了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共同经验。首先,经济开发的成功依赖于对人的成功开发。一切开发活动和开发要素,都必须靠人去组织;决定欠发达地区开发成效的直接因素,是其拥有和能够利用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过程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其次,经济开发要以科技开发与创新为支撑和手段。没有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相伴随的经济开发,必然是低层次、粗放式、非持续性的开发。因此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同时就是科技开发和创新的过程。再次,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产业载体。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许多载体,其中产业结构是关键。区域特色的凸现,区域优势的发挥,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产业结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开发过程中,各国无不重视区域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精心培育、及时调整和不断更新。第四,开发和开放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是欠发达地区开发得以成功的一条捷径。在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以后,任何国家对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都不应该也没有必要采取封闭的、孤立的模式进行。尤其在当代经济国际化迅猛发展的条件下,一国开发其欠发达地区的过程,应该也必须是国际社会共同开发的过程。这既可以大大减少各国欠发达地区自身条件的约束,又可以提高经济开发的效率,强化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制。第五,要实现欠发达地区的成功开发,各国必须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制度安排,选择最恰当的经济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在不同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应该遵循不同的开发模式。没有亘古不变、适用于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的固有模式。最后,欠发达地区开发必须以制度建设先行,以制度创新贯穿始终。制度才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和保证。同其他任何经济活动一样,欠发达地区开发必须在适当的行为规则和活动框架内展开。没有这些规则和框架,就难以约束和惩罚非理性的经济开发行为,也难以激励人们参与欠发达地区理性开发的积极性,难以鞭策人们努力以最小的开发投人,获取最大的开发产出。 3.论文重新界定了经济开发模式这一重要概念,并独立地提出和比较了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几种基本经济模式。文章指出,经济开发的基本模式指的是开发行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开发活动的管理体制和手段、开发主体的构成、市场和计划开发手段等方面所采取的一般形式。这是从市场机制的运行空间等角度对开发模式所做的界定。因此论文认为,各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首先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开发模式。其次是资本主义不完全竞争开发模式。再次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发模式。该模式尤以前苏联、92年前的中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为代表。最后是社会主义非均衡统筹开发模式。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努力推进其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同时政府始终坚持对欠发达地区开发的适度干预和调节。因此,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应当属于非均衡统筹开发模式。 4.在比较和总结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论文认为我国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应特别重视和强化“软投人”,即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尽可能给予财政投人的同时,应把投人重点放在政 一2一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策投入和制度投人上,为欠发达地区开发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框架。同发达国家的区域开发相比,我国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较突出的差异是政府财力的不同。发达国家各级政府财力雄厚,可以直接投人巨额资金来实施其区域开发的战略举措;受发展水平限制,我国各级政府财力弱小,不

甘联君[3]2002年在《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文中提出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和开发 ,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强弱和发展。本文从人力资源概念入手 ,分析了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结合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措施和办法

甘时勤[4]2004年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客观形势和区域格局下,2004年3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实施西部大开发四年多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特色农业、能源建设、旅游、中医药等产业迅速崛起。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缓慢,工业竞争力不强,“叁农”问题突出,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资金约束仍然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瓶颈”问题。如何筹措开发资金、弥补资金缺口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成为西部开发得以持续推动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逐步由财政主导型转变为金融主导型的过程中,西部大开发的资本形成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而应该更多地寻求金融支持。 金融发展的总体分析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强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有利于稳定快速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增长差距。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却呈现明显的“高增长、低效率”特征,在整个改革中,金融市场只是被动地适应西部开发融资的需要,未能发挥现代金融在配置资源,风险管理、监督企业、传递信息等方面的多种功能。目前,在我国执行统一的存贷利率的情况下,由于地区投资收益的差别,经济发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达的东部贷款收益率比西部高,客观上导致了西部资金“倒虹吸”到东部,让原本就极其贫血的西部经济雪上加霜。这种严峻的现实要求国家在增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要出台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政策,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的筹资融资、调节经济和资源配置功能,支持西部经济开发。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化转型的阶段,这种背景下的区域开发政策尚无经验,因而在制订和规范支持西部开发的金融政策时,需要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政策、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现状和现行政策的不足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国际经验的考察,可以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个参照系,而东西部发展现状的分析则可以为金融支持的政策和措施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构造理论的基础。因此研究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总论,第叁章到第七章为专论。第一章梳理和归纳了西方发展金融学理论,阐释了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进而通过分析美国西部开发、日本北海道开发经验,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金融支持的可行性;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评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西部地区金融政策总体框架。第叁章针对西部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小,结构转换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政策和经验,提出了利用信贷、利率等金融杠杆,将财政与金融配合,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四章从“叁农”问题入手,针对西部落后的农业,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等现状,研究了西部农村金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同时探讨了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第五章用科学的发展观论证了西部生态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利用金融支持西部生态建设作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深入阐述了西部科技和教育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境。针对西部科技和教育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叁个类别具体阐述了如何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在完善自身经营的同时,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探索。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角度,阐释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探讨了金融支持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前,关于西部开发中的金融研究,大多立足于金融,从“区域金融”出发去讨论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与西部开发问题。难免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转换了研究视角,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出发,研究西部大开发对金融提出了什么要求?如何通过金融支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金融怎样在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中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这样,就从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拓展了 “区域金融”的视野,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揭示了方向和路径。 论文通过金融与发展相关关系的分析和资金向东部“倒虹吸”式的流失研究,证明资金

符太增[5]2006年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1986年,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七五”计划将我国经济区域明确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叁大经济地带。西部地区是由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9个省、自治区组成。1997年,原四川省分为重庆直辖市和新四川省后,西部地区则由原来的9个省、自治区变为现在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中、西部叁大地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些省区,如内蒙古、广西、湖南、湖北的全部或部分,地理位置毗邻西部十省区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与西部省区相仿。因此,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由西南5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5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2省(市、区)组成,被称为“10+2”。至于像湘西、鄂西这样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在今后发展中的确存在着很大困难的地区,国家则采取个案对待的办法,确定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和吉林延边叁个自治州比照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本文中,西部大开发的研究范围仅限于上述12个省、市、自治区。这12个省(市、区)下辖130个地区、913个县,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2002年末总人口3.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56%。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西部地区土地、水能、矿产、旅游十分丰富资源,但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比较效益差,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全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劳动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及商品化率低,生态代价巨大;工业总量小,工业增长滞后;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轻重工业发展相互脱节;服务业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低;旅游资源粗放经营,旅游业发展滞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将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在总体上持续稳步增长,欠发达地区也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同样也会使得欠发达地区处于不利的竞争态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扩散,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而“后来居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前提。同时,西部大开发具有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较大规模的启动资金和技术基础。应该看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西部开发仍然客观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困难。一是国内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西部开发面临发展思维转向和经营模式转轨。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突破,将加大西部地区大规模筹集和使用各类开发建设资金的难度。叁是加入WTO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使得西部大开发必须尽快地熟悉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在千年之交,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叁步走”战略和“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述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就我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探讨。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探讨。第一节从自然和社会的限制因素、企业家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发动因素角度以及经济增长的资本和结构变化等一般性因素角度,综述经济区划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包括一般区域的增长阶段、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以及工业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发展、出口导向发展、农业发展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第二节不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转换,综述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的“二元结构”论,以及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变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形态与机制、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配置。第叁节中国西部大开发理论意义和战略观。第二章,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一节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我们考虑了以色列和埃及对沙漠地区开发的财税政策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美国的财税政策;第二节国外对不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第叁节考虑国外经验和教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第叁章,西部大开发与财税政策。第一节考虑政府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第二节进一步从经济政策的目标、基本内容角度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财税政策。第叁节具体讨论财税政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西部大开发中的财政政策。第一节从财政政策的功能与效应、财政政策目标、手段和效果、西部开发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西部大开发财政政策类型等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第二节从建立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税收返还系数、适当调整中央与西部省区市的共享税分成比例、实行差别税率、设立西部大开发基金、发行西部开发专项国债等角度考虑西部大开发中财政政策的创新。第五章,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第一节西部大开发中税收政策的作用和目标,第二节考虑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考虑推进环保产业化、引进外资、发展西部地区重点领域以及调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税收政策。

刘东燕[6]2003年在《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沿海内地,东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思。到了二十世纪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地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决策,即扩大国内需求,开阔市场空间,缩小东西地区经济的差距,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 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东西部之间的根本差距是什么呢?如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呢? 本文以发展西部经济、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目标,以探索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主线,在人力资源及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联系入手,通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将东西部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比较,揭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基础薄弱,正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根本差距所在。 在深入剖析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滞后性因素的主要原因之后,根据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数量大、质量不高、人才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等特征,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及教育水平、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以及加入WTO给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进行研究分析,并由此设计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探索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模式,进而提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应该更新思想观念、改变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等主要创新对策。 在论文最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途径,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首先应该是观念的更新;发展教育,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水平、全面提高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通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过市场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结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以人为本、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形象则是现代企业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沙治慧[7]2005年在《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相关概念界定、区域开发公共投资相关理论梳理及评价、我国公共投资发展历程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欠发达地区公共投资政策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大开发公共投资的实际,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公共投资的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中、特色经济发展中、科技教育发展中的公共投资,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管理的相关问题。 首先,论文在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与重大举措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重大作用从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公共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蕴含着非常重要的政策涵义,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运行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共投资结构的调整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公共投资是为贫困人口增加稳定收入来源,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西部地区的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与其他地区居民相同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同时为西部地区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从而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并为配合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公共投资的领域必须从投资的优先顺序、投资的主体以及资金的筹集渠道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保证西部大开发中公共投资的的效果。

白永秀, 郭俊华[8]2001年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力资源作为最为稀缺的资源 ,将成为 2 1世纪竞争的焦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就是人力资源质量低下。本文从人力资源理论入手 ,在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的基础上 ,考察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 ,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贾温性[9]2005年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西部大开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水平标志,也是其他一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西部大开发中,抓住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个关键因素,就取得了工作的主动权。西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依赖于人才、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力资本的丰厚积累,没有人力资源的先期开发,其他的物质投资和开发利用不会持续长足发展,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开发效益。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成为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是在现实当中还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薛泽洲[10]2004年在《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部地区的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人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居于全国的中间和腹心位置,是全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枢纽,是全国范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战略支点。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仅关乎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当采取什么战略,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以博士论文的形式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文章以层层递进的形式,综合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统计法、类比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阐明中部地区的特点,以及在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空间”,进而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和实施的五大基础保障,最后文章对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七个重要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这些战略重点,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又需要正确的现代化战略,还需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成功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首先是发展不足;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叁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背离;再次,中部地区内部相互的经济联系较少,缺乏整体性和统一的基本框架。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东西夹击”的严峻挑战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但需要克服的劣势也较为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但结构转变机制和能力有待加强;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市场化水平以及外部资源的利用水平还不高。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制定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五点: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科技进步加快条件下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有利于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基本<WP=4>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中部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战略,明确了中部未来发展中内需主导的内需和外向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多方面分析中部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阶段和步骤,以及对策措施。在判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前提下,文章指出,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应当是:根据利用机遇、规避风险的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对空间结构的重组,实现各种经济发展力量的整合,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机制,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文章分析认为,制定中部地区发展模式,既要考虑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也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变化。中部地区各省地域大,产业体系比较齐全,各地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一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中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总体上应该采取非均衡战略,并充分运用梯度和反梯度理论。在发展思路上,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应当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上来;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实行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城市化为重点,促进都市经济圈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区”、“科技兴省”;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切实解决“叁农”问题。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相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七个重大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科教兴国战略对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对策,城镇化战略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走出去”战略对策和发展“叁农”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1]. 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 冯学宏. 西北大学. 2001

[2]. 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 肖慈方. 四川大学. 2003

[3]. 浅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J]. 甘联君.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4].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 甘时勤. 四川大学. 2004

[5].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D]. 符太增.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6]. 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东燕. 西北工业大学. 2003

[7]. 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中的公共投资研究[D]. 沙治慧. 四川大学. 2005

[8].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 白永秀, 郭俊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1

[9].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思路[C]. 贾温性. 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 2005

[10].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薛泽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西部大开发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