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论文_潘俊东

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论文_潘俊东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家加大了对10kV配电网络的建设力度,也对配电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升级,配电网络的运维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和主网相比,10kV配网结构依旧相对简单,存在设备老化问题。在电力使用高峰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配电故障。对于电力管理工作而言,建立良好的电力抢修方案,保证电路运行的稳定性尤为重要。随着配网供电抢修工作繁重性的增加,10kV配网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就会得到提升,运检技术落后的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关键词:10kV配网运维现状;管理模式;解析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都有着很大的提高,也对日常的电能供应需求有着较大的改变,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该工作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就“10kV的配网的运行维护现状以及其相对应的管理模式”等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及讨论,希望能够为配电网的运行维护人员在遇到相关问题时有所帮助。

110kV配网运维重要性

1.1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

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属于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组成,在依据设备损耗规律、运行时间周期定期安排的检修支持下,10kV配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将得到较好保障,10kV配网中的高温、高压、复杂设备故障几率也将大幅提升,由此即可较为直观了解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性。在定时定量计划性检修支持下,设备缺陷出现后开展检修的弊端将较好解决,10kV配网运行得到了更好保障必须得到关注。

1.2日常维护状态检修

日常维护状态检修同样属于10kV配网运维的重要组成,这一检修能够在设备巡检和监测支持下实现10kV配网已发生异常状态和预测发生异常状态的检修,自动化设备支持下实现的在线状态监测、日常与定期检测属于10kV配网日常维护状态检修的基础。在日常维护状态检修支持下,10kV配网将实现缺陷的早发生、早消除,10kV配网运行自然能够由此得到保障。

1.3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属于一种应急式的检修方式,其能够较好进行10kV配网中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处理时间紧迫缺陷的处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所有检修要素的集合属于异常处理的主要特点,10kV配网缺陷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处理,电力供应因10kV配网缺陷受到的影响也将降到最低。

2运行维护现状

2.1配电网现状

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10kV配电网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其自动化水平普遍偏低,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发达国家的配电网现状是配电的资金投入要远远大于输电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却刚好与之相反,由于自动化水平较差、对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较为落后,所以现阶段我国在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2供电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出现局部范围内的停电等情况时,不仅会对配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损失,同时还有可能会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必要恐慌,影响社会安定。因此,传统的供电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技术人员应当寻找新的技术突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模式现状

管理模式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运维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该运行故障进行处理,避免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第二阶段,当运维人员在处理配电网运行故障时,不仅可以解决已经出现的运行故障,同时还能够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第三阶段,在运行故障还未发生时,运维人员可以具有预见性地将隐藏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从而最大程度上地保证该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配电运维管理模式仍处于第一阶段,还有待技术人员的改进。

3管理模式优化

3.1加强10kV配网建设

为实现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改进,首先需要加强10kV配网的建设,这种建设的加强需要体现在配电线路、网架结构两个层面,具体加强思路如下所示:①配电线路。10kV配网线路由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组成,在10kV配网的建设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合理选用两种线路,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选择架空裸线,采用相邻线路互为备用的方式也将为10kV配网性能的提升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10kV配电线路建设的同时,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的合理选择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大胆引入新式开关设备、新型故障诊断技术,即可为配网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基础。②网架结构。优化网架结构可有效解决配网架构薄弱问题,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应结合实际灵活选用环网、双回、多分段连接等较为新型的网架结构,同时遵循“N-1”准则。在笔者的实践中发现,网架结构优化可采用手拉手线路方式,该方式的应用需在10kV主干线路装设环网开关柜、分段开关、环网开关,并按照5~6户/段、1.2~1.8km/段、2~3段/条的形式均分,均分过程需进行每条平均长度的控制,一般应控制在3.6km以内。此外,还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实际用电量合理规划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形式,10kV配网将由此实现结构标准整体升级。

3.2加强队伍建设

配电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将会直接决定了整个配电网是否能够顺利运行,对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10kV配电网的运行效率,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运维团队的建设。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措施:第一,定期组织运维人员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培训,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来有效地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第二,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专业水平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技术人员适当地进行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这些技术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其专业水平;第三,培养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来有效地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运维团队的建设。

3.3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

做好线路抢修工作,建立清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安排,对资料图纸、数据档案进行完善,找到电力维修的危险点,加大巡查力度,采取更多的线路养护手段。在对配网运维策略进行规划时,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正确的电力输送原则,将变压器、线路开关、电缆等设备进行交接,保证设备正常入关的同时加强对现场的监护,这样在电网线路维修安全的同时,也能对配网运维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工作基础性的同时,提升配网运维水平,科学有序的将工作推进。

3.4建立运维管理平台

10kV配网运维管理平台还能够较好服务于转向业务管控,配网抢修、配网不停电作业、配网状态检修、计划检修与保电管理均属于其中典型。值得注意的是,运维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与上文提到的差异化运维管理实现高质量衔接,由此实现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必须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动化运维管理探索中,上海电力公司的经验具备较高借鉴价值,2017年以来上海电力公司结合运维管理平台投放的“五合一”增容球便属于其经验成果典型,这里的“五合一”增容球指的是实现导线电流、导线温度、环境温度、周围风速、光照强度5项数据实时采集的新型运维管理设备,该设备实现的动态增容监控解决了当地用电高峰期间供电能力受限问题,可见上海电力公司经验具备的较高借鉴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10kV配网运维现状不容乐观,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加强10kV配网建设、开展差异化运维管理、建立运维管理平台等策略建议,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路径,而为了开展更高水平的10kV配网运维管理,数据价值挖掘利用最大化、配网运维管理队伍建设、现场防护工作等内容也必须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孔鹏,程世义.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探析[J].硅谷,2014,7(18):169+187.

[2]陈家慧,钮骏.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J].中国高新区,2018(10):147-149.

论文作者:潘俊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解析论文_潘俊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