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环县“3.27”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调查及分析论文_郭儆雄

郭儆雄

(庆阳市消防支队,甘肃,庆阳,745000)

【摘 要】介绍一起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的调查,通过对该火灾事故的痕迹、物证、笔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认定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旨在探讨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调查的方法和预防措施,以供火灾现场勘验及火灾调查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文物建筑;火灾勘验;火灾调查

2015年3月27日早4时30分许,庆阳市环县四合原旅游开发办兴隆山祖师殿发生火灾,该起火灾过火面积约117m2,火灾造成祖师殿屋顶全部坍塌,殿内明代壁画及物品全部损坏。该起火灾事故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在甘肃省文物局的监督指导下成立火灾事故调查组,环县消防大队主导开展火灾调查,按照《火灾损失统计方法》(GA185-2014)5.1.4条之规定,经委托兰州河陇文化遗产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火灾损失进行评估,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约87万元,文物部门认定为一起重大文物安全火灾事故。

1.起火建筑基本情况

祖师殿位于甘肃庆阳环县四合原旅游开发办四合原村兴隆山,始建于明代,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师殿坐北朝南,一层砖木结构,建筑高度局部6米,南北长14.7米,东西宽8米,内殿面积49.6 m2 ,外殿面积68 m2 。祖师殿东侧2.5米处为大佛殿,西侧0.68米处为观音菩萨殿,南侧3.76米处为山门,距山门东西1.12米处分别为钟楼和鼓楼。大佛殿、观音菩萨殿、山门、钟楼、鼓楼均为砖土结构,无过火痕迹。起火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侧剖图如图2所示。

图2 祖师殿侧剖图

2.调查经过和起火原因认定

火灾扑灭后,在庆阳市消防支队火灾调查工程师的指导下,县刑侦大队全力配合,消防大队迅速开展火灾现场勘验,对火灾现场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第一时间掌握了起火时的相关信息资料。环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时间为2015年3月27日早6时15分,根据兴隆山管委会等人员陈述,发现起火时间为:2015年3月27日早5:40分左右,当时火势已呈现发展阶段。结合火灾发展规律,综合认定起火时间为:2015年3月27日4:30分至5:00时。由于起火建筑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火灾影响大,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火灾事故调查在省、市政府领导下全面展开。

2.1 确定起火部位

通过火灾现场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确定起火部位为祖师殿内殿西北部。主要依据如下:

(1)建筑屋顶全部坍塌,东侧外墙由南向北6.6米处墙顶上部支梁柱部分残缺,烟熏痕迹明显;北墙上部由东向西3.3米到7.7米处墙上部残留碳化木柱,碳化程度由南向北依次减弱,东西均匀;西墙高0.27米由北向南底部0.15米到0.2米处PVC线槽北部碳化,南部完好。建筑南侧门上部横梁完全碳化,碳化程度西重东轻。

(2)殿内东西墙壁、墙皮大面积脱落,过火程度呈东墙轻西墙重,西墙玻璃保护层脱落。祖师殿上部西侧横梁倾斜,北头落地,南头置于墙体上,北侧塑像像体前台台面上部有东西走向三根大椽,南北走向一根木椽均已碳化,相互叠加。紧靠塑像东侧有一立柱,严重碳化,上重下轻,东侧墙斜置一根碳化木椽,北断落地,南端置于东墙,东西两立柱均已碳化,呈上重下轻,西北重东南轻,均附着在东西两墙体上,墙体长1.1米、高1.3米、宽0.15米,呈直立状。两门柱之间门槛西部重东部轻,北重南轻。火灾现场俯瞰见图3所示。

图3火灾现场俯瞰图

(3)距外殿内明柱北侧1米处并排树立四个门柱,均有不同程度碳化,呈西重东轻、北重南轻。门柱上方横梁碳化程度西重东轻、北重南轻。门柱下方自西向东有三个门槛,门槛碳化程度自西向东、从北向南依次减弱。外殿中央部位有2个带有塑像的立柱,立柱上端碳化明显,下部塑像部位过火明显,西柱塑像破损程度较东部塑像破坏程度严重,两柱上方横梁全部碳化,横梁碳化程度西重东轻、北重南轻。距该两柱北侧60厘米自西向东有竖立4个明柱,自西向东第1、3柱树立,第2、4倒塌,1、3柱碳化程度呈西重东轻、北重南轻。

(4)紧靠祖师殿内殿北墙中央为祖师塑像,塑像前为敬台,敬台上方东西走向相互叠加三根横梁,横梁均已碳化,呈西重东轻状态,紧靠塑像东西两侧并靠北墙1米处分别竖立两根立柱,东侧立柱向西倾斜,碳化程度上重下轻、西重东轻,该立柱与东侧门柱上方架一横梁,碳化程度北重南轻、西重东轻。敬台上西部摆放木箱左上部全部燃烧,见图4所示。

 

图5现场清理还原图

2.2 确定起火点及原因

(1)外殿东门、中门、西门向北1×1米范围内坍塌土层中发现一个锁扣及六个合页,锁扣及合页均有过火痕迹,铁锁呈锁闭状,内侧为铁质拉杆,拉杆西端锁孔处残留缠绕状铁丝。中门锁扣外侧为铁质拉杆,拉杆东端锁孔处挂一明锁,明锁呈锁闭状,内侧锁扣锁孔处残留缠绕状钢筋,东门锁扣外侧锁孔处挂一明锁,明锁呈锁闭状,内侧锁孔无残留物。因此,可以排除人为防火因素。

(2)发现起火时间为:2015年3月27日早5:40分左右,综合认定起火时间为:2015年3月27日4:30分至5:00时。祖师殿内无人员吸烟、点蜡、染香行为。敬台上倒置一高21厘米圆形铜质灯碗,靠灯碗底部有一根长23厘米白色灯芯,灯芯保持完好无过火痕迹。因此,可以排除油灯引发火灾的可能。铜质灯见图6所示,白色灯芯见图7所示。

图7白色灯芯

(3)对祖师殿进行勘验时,共发现烧损的节能灯8个,其中西北部烧损掉落的1具节能灯中发现熔珠14颗,其余灯内未发现熔珠。对该节能灯附近收集的2编织袋残留物进行研磨、水洗、晾晒、筛选后,发现熔珠7颗。选取14颗熔珠中的6颗以每3颗为一组进行分组,分别编号为:1-1#、1-2#;选取7颗熔珠中的2颗为一组编号为:2-1#。将三组熔珠样品送四川火灾物证鉴定中心进行金相分析鉴定,鉴定结果三组样品均为电热(电弧)熔珠,见图8所示。鉴定结果证明:火灾发生时用电设备节能灯中有电流,建筑总电闸处于开通状态。将发现熔珠的节能灯与同厂家生产的同型号节能灯进行对比,发现该节能灯与正规产品大小、瓦数不一致。因此,不排除祖师殿西北角节能灯工作故障向外喷射电热(电弧)熔珠引燃易燃物引发火灾的可能。

图8三组熔珠金相分析鉴定结果

3.灾害成因分析

(1)环县兴隆山祖师殿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发生火灾后,火势沿殿内木质材料迅速蔓延,燃烧迅速。

(2)灭火力量无法发挥效能。祖师殿距县城路途崎岖遥远,火灾发生后,县城现役消防力量行车近2小时候后才到达现场,到达现场时起火建筑已全部过火烧毁。

(3)当地灭火力量形同虚设。“千村万户”消防扶持行动开展以来,消防大队积极争取为当地配备手抬机动泵2个,3.5吨农用消防车1辆,为兴隆山祖师殿赠送灭火器30具,推动成立兼职消防队,并进行培训,但发生火灾时未能发挥效能。

(4)兴隆山祖师殿工作人员均为临时雇佣人员,祖师殿主要看殿人员年龄已达80岁,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消防安全常识欠缺,体力、精力已无法适应工作职责。

(5)消防安全主体职责落实不到位。当地工作人员未有效落实防火巡查制度,经询问当晚两名值班人员,一名当晚10点后回宿舍休息,一名当晚9点回四合原村家中休息,未及时发现火灾。日常防火巡查也流于形式,无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电气线路和用电灯具铺设在柱、梁、枋等可燃构建上,未增加安装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安全保护装置,用电灯具更换不注重质量,祖师殿建筑群内摄像监控设备处于瘫痪状态,文物管理员由当地一名雇佣非专业工作人员兼职,为火灾发生埋下了极大隐患。

4.事故预防建议

(1)督促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加强用火、用电管理,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加强技术防控,充分发挥消防安全人防、物防、技防效能,坚决杜绝类似火灾发生。

(2)在古建筑内敷设电气线路和设备,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铺设,电气线路和用电灯具不能铺设在柱、梁、枋等可燃构建上,应当增加安装漏电保护器、断路器等安全保护装置,电气线路和设备选用高质量合格产品,要对电气线路和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和设备,排除故障和隐患。

(3)督促文物古建筑管理单位及当地兼职消防队伍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提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水平。科学配置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灭火应急演练,熟练现有装备器材,全面提高文物古建筑预防火灾和抗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丰、韩文利、孙伟楠.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火灾引发的消防监督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第12期.

[2]耿惠民.火灾原因调查案例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郭儆雄,男,甘肃省庆阳市消防支队环县消防大队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郭儆雄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5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庆阳环县“3.27”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调查及分析论文_郭儆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