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软件园:建设甬江软件谷打造智慧互联湾论文

宁波软件园:建设甬江软件谷 打造智慧互联湾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宁波软件园位于宁波国家高新区,总规划面积50 万平方米,注册企业近千家,云集了微软、用友、金蝶等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企业,集聚各类人才万余名,于2018 年9 月27 日正式开园,开启了宁波争创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新征程。

作为宁波软件园(核心区)所在地,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以下简称高新区)扛起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强基础、补短板、做特色,推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一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引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布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全国一流软件园”的战略部署,延伸产业链,打造生态圈,高水平推进3.1 平方公里软件园(核心区)建设,新建八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效构建软件产业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智能制造、行业应用与开源软件等六大细分产业生态,为宁波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 年以来,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了138.5 亿元,初步打响了宁波软件园品牌。

汇各方之力,聚高端人才

2019 年9 月27 日,宁波万里东软数字工场、宁波万里东软数字产业学院正式落成。作为宁波软件园引进的重点项目,东软数字工厂、东软数字产业学院由浙江万里学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合作成立,旨在引入数字工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工程师队伍与教师队伍相融合,将学员学习与项目化实训紧密结合,将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践内容,为学生们建立完备的培养和发展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宁波打造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此外,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也于近期正式落户高新区。这个投资近15 亿元的研究院将重点围绕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领域前沿学科,建设无人机系统、民用航天技术、卫星与大数据应用、柔性电子、智能传感芯片等5 个科技创新中心。在此基础上,西北工业大学还将在甬打造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园,加速西工大校内科技成果向宁波转移转化;建设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生院,面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在宁波打造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2.培养特性 37℃培养24 h后,所采的病料在鲜血琼脂平板pH=9.6肉汤上形成大量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隆起的灰白色直径为1~2 μm的小菌落,菌落周围形成2~4 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无色的β-溶血环。在普通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单个菌落均表现生长贫瘠。10%鸡血清肉汤中培养48 h后,可见管底形成絮状沉淀,上液澄清,无菌膜和菌环。

聚优势资源,建新空间载体

“我们也在深入谋划探索能带来集群效应的‘园中园’模式,依托龙头公司建设华为公司5G 产业园、中发控股集团智能制造生态服务产业园、东华软件数字经济产业园,提升以商引商能力,促进产业集聚。”这位负责人表示。

宁波软件园(核心区)将分区块分阶段有序开发建设。目前,高新区正在加快推进软件园核心区68亩土地建设,这个软件谷大厦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甬江科创大走廊的新地标、龙头软件企业的集聚新高地。同时,高新区正在计划将核心地段约100 亩土地规划建设为软件产业载体,规划地块与宁波大学隔江相望。两个地块建成后可新增26 万平方米软件产业载体,进一步扩展软件产业发展空间。

开园以来,高新区整合盘活现有的智慧园、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等约35 万平方米存量空间资源,作为软件园建设过渡空间。过渡空间目前已入驻华为云沃土工场、中软国际、中科信研院、赛迪研究院、宁波燃气安全监测平台、宁波物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绿盟科技、天融信安全等行业龙头企业,拟入驻医渡云、联通5G 产业研究院、希能科技、中电联宁波创新服务中心等项目,预计2019 年底入驻率可达80%。

宁波软件园(核心区)规划面积是3.1 平方公里。根据“集聚、有序、分块、融合”发展原则,高新区整合盘活现有优势资源,同步启动软件产业新载体建设,有序布局软件产业平台,确保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出成效。

筑产业生态,促高质发展

根据宁波市5G 应用和产业化实施方案,明年宁波有望实现中心城区、重点产业园区、港口、重点旅游区等重点区域5G 信号连续覆盖,实现5G 规模商用。在宁波高新区,不少企业已纷纷抓住5G 先机,行动起来:均胜电子第一代车载终端产品已在2018 年底完成开发,预计2021年实现量产,有望成为全球首个5G-V2X 量产项目,而V2X,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宁波大臻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这家落地宁波才一年就已组建起一个海归技术团队的企业,开发出了用于5G 通信的可调谐激光器初期产品。包括5G+工业互联网在内,经过一年努力,软件园(核心区)已初步形成物联网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行业应用与开源软件、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人才培养等六大细分产业生态架构,搭建了八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加快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在5G+工业互联网产业领域,高新区集聚了和利时数字工厂操作系统平台、华为云沃土工场平台、极望工业MES 等龙头项目作为核心平台层,中之杰企业云制造平台、中电科海洋电子研究院、新松机器人、赛伯乐合创等项目作为行业应用层。而在基础设施层,结合三大运营商5G 研发、商用优势,宁波软件园(核心区)将在2019 年年底前率先实现5G 商用网络骨干网覆盖。

(1)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获得金门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56Ma±2Ma,属燕山早期侵位,与钦杭成矿带及其旁侧燕山早期大规模岩浆活动高峰期时代一致。

为提升软件产业基础能力,高新区积极实施“搭台”工程,为全市软件产业发展赋能。截至目前,已建成旷视科技(Face++)牵头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和利时牵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华为牵头的软件开发云服务平台、中软国际牵头的工业软件云开发及软件人才实训平台、赛迪研究院牵头的开源软件开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开源空间、沈昌祥院士牵头绿盟科技和壹安科技打造的网络信息安全平台、中之杰企业云制造平台、中科院信研院家电物联网平台等八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未来,高新区还将围绕完善生态链协同发展,补链强链,科学谋划布局新的协同研发平台。2020 年寒武纪、旷视科技将分别规划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2021 年建设虚拟现实公共服务平台,以进一步扩大辐射面,全面支持全市软件产业发展。同时,高新区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了高新区软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每年安排5 亿元扶持软件产业发展;在全市率先推出软件人才精英计划,首届高新区软件人才精英计划受理申报项目105 个,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软件高端人才团队来宁波创新创业。2018 年以来,高新区对软件类企业及项目的扶持资金已达1.9 亿元。

比如融资1.2亿美元的小麦便利店就意识到,当下的无人便利店并不是一种体验良好的零售业态。在试水了一段时间后,小麦便利店发现让消费者完全自主购物是不现实的,比如有的人专门买来某款产品,在没有店员服务的情况下,他必须找遍货架的所有角落;还有的人对微波炉操作并不熟练,摸索了半天最后只好放弃。

未来,宁波软件园将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汇聚智力创新资源,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甬江软件谷、智慧互联湾”,力争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标签:;  ;  ;  ;  ;  ;  ;  ;  

宁波软件园:建设甬江软件谷打造智慧互联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