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儿科病房 2014 年5月--12 月期间 200 例小儿静脉输液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营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对小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静脉穿刺技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小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的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为 83%,观察组的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为 9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沟通技巧可以促进小儿在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有效的进行穿刺,提高护理人员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依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输液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during the pediatric ward of our hospital in May 2014 --12 months in 200 cases of pediatric intravenous transfusion case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of inf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to improv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vein puncture techniqu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the success rat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3%,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patients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skills can promote children in the infusion tim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nursing staff effectively puncture, improve compliance of nursing staff and patients of the one-tim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Key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children; infusion;
在小儿门诊科室,由于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就是静脉输液,但是小儿的表达能力匮乏,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因此为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因小儿静脉血管较成人细、表浅、家长的高要求、患儿的不配合等因素,致使临床中小儿的静脉输液成功率不高,影响患儿的治疗,引起医患纠纷等不良影响。而小儿的静脉输液是在为小儿治疗的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抢救操作,为了确保为小儿患者输液能够有效的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患者采取特殊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促进穿刺的成功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了了解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我院特进行此次实验,通过对我院 200 例静脉输液小儿的统计学对比分析,总结出影响静脉输液成功的因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以我院儿科病房 2014年 5 月~12 月期间,1 月~3 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100 例,观察组 100 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年龄、营养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统计学方法:采用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评价标准:以一次静脉穿刺成功,顺利完成输液者为成功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静脉穿刺及输液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常规的干预,主要为在穿刺中注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输液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各方面情况等。观察组患儿则以强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护士在输液前对患儿表达关爱,与患儿沟通,消除患儿陌生感,增加患儿的信任感;尽量为患儿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消除他们的恐惧感;为患儿及家长讲解输液的有效性,诱导患儿配合治疗,以保证穿刺顺利进行。然后将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配合情况、疼痛评估效果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静脉输液时疼痛程度、依从性和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结果
结果对照组的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为83%,观察组的小儿静脉输液率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结论
(1)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小儿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大部分患儿在进行输液时会出现恐惧心理,进而表现为哭闹及抵抗行为,这会导致多次进行穿刺,损伤了组织和血管。小儿静脉血管特点与成人相比小儿的血管要表浅、细,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小儿日益增多,血管暴露程度较低,增加了穿刺的难度。研究表明消极的情绪会明显提高人们对刺激产生疼痛的敏感程度,而积极的情绪会明显降低人们对刺激产生疼痛的敏感程度,因此若患儿一直是抵触的情绪,那么穿刺时患儿会更感觉到疼痛,要给予患儿大量的关心与爱护,消减患儿的恐惧心理,取得患儿对于护士的信任感与亲切感,通过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分散患儿的注意率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3]
(2)护理干预措施
由于现在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大多数为独身子女,孩子就是父母和家庭的希望、重点保护对象,一旦孩子生病,父母到医院时,都是焦急、烦躁、不安、担心的心态,加之多数家长缺乏对患儿医学常识的认识,对治疗方式易产生怀疑的态度。所以,医护人员要加强对门诊静脉输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将有关静脉输液的知识做成简单易懂的小册子,患儿治疗之前将小册子发放到每一位家属手中,以便增强他们对静脉输液的认识和了解,消除他们心中的不安和担心。小儿属特殊人群,当发生各种疾病时,总是哭闹不停,此时家长更为担心,因此护理人员输液的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加强交流沟通,及时给予相关解释,以便家长保持冷静的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士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时,最主要的是的都患儿的信任,对患儿进行细心观察,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干预。儿童的心理可塑性较强,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其进行抚慰同时称其昵称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善意及爱,输液前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能够使患儿自愿的接受治疗。与小儿交流采取怀抱或半蹲式,与小儿视线水平,消除彼此的距离感。另外儿科病房应刷成粉色墙壁、悬挂卡通图画、配备彩色床单被套、糖果盒、图书角,护士穿粉色工作服、淡妆上岗等,消除对医院白色环境的恐惧;同时做好病房环境的清洁和美化,处理好正在哭闹的小儿,减少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刺激,避免负面影响。消除家属的顾虑针对家属不同的担心,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向家属讲解疾病、静脉穿刺及输液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注和意事项等,消除家属的顾虑。
(3)提高静脉穿刺技巧
要为需要输液的患儿进行有效的评估,熟悉患者的静脉血管情况,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要选取一些粗直且弹性比较好的血管,争取一针见血。穿刺时要注意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且在穿刺前要做好皮肤准备,还要检查针头是否适用以及针头的通畅性。由于患者头皮静脉表浅,因此穿刺时深度要把握好,护理人员操作时要注意掌握轻快以及稳准的特点,要做好充足准备再下针,若穿刺没有成功,需要将针头退出重新进行穿刺,避免因先刺入患者皮肤再寻找血管而导致患者疼痛增加,从而导致患者的家属不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且家属在患儿输液结束后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按摩,防止局部的渗血情况引发皮下淤血。
4.结语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儿科的一项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对小儿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每一位儿科护士都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保证小儿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温惠娟.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5):118-119.
[2]陈育存.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1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0(24):24-25.
[3]唐丽萍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当代护士,2011,6:45.
论文作者:刘亚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