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水环境问题及管理和治理模式探究论文_刘震

河湖水环境问题及管理和治理模式探究论文_刘震

新疆农业大学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在我国目前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情形下,城市河湖水环境问题的治理管理越发严峻而重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多,城市水环境的承受力已经濒临极限,表现为城市的周边河流量逐渐减小,工业废水直接污染了河湖,导致了河湖河道的淤积物增多,影响了河湖水的交换性和畅通性。因此,本文基于现在河湖水环境管理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在将来帮助城市重筑河湖水环境系统。

关键词:河湖水环境;管理和治理;模式

一、我国河湖水环境管理治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做好水环境治理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环境作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承受着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不乏有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油气泄露等等不良影响,造成水态恶化,水体富营养等现象。城市正常的水环境关乎到市民安全的生活,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当下河湖水环境的污染现象,在心中敲响警钟,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应对水环境污染的紧迫状态,这样一来才能有效的预防水污染的蔓延,避免其引发更严重的环境危害和经济损失。

(二)缺乏大众的参与和配合

河湖水环境目前在管理和治理中最缺乏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现在大众都对污染治理问题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并没有意识到水环境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并且当下还有很多散布谣言、动摇人心的现象存在,通过虚假信息的传播让人们对水环境污染的现象越发冷漠。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动员广大人民提高自己的环境认知度,鼓励公众参与性,加强对散布舆论者的打压力度,努力将水环境的管理治理体系从以政府为主体转向以民众为主体,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治理河湖水环境问题,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制定好预警方案和责任调配措施,将每一阶段的工作做好风险评估。

(三)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治理体系

河湖水环境系统是设计到城市环境、人民生活、工业发展等多方面环节的开放性系统,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进行管理治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河湖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往往发生在地方区域,可管理部门的主要资源集中在中央,这样导致了管理责任和实权的分散性,以及环境信息不能及时流通到管理层的弊端,上级和地方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非常不利于未来的河湖水环境治理,比如在某一行政区域内很多水治问题如供水、用水、排水等等都会受到环保局和城建局多部门的管理,程序十分复杂需要合理调配。

二、河湖水环境的管理和治理模式探究

(一)优化水环境问题的投资工作

很多城市在河湖水环境的管理治理工作上也投入了工作量和资金支持,但因为水环境问题的改善需要消耗很大的资金和时间来验证是否有效果,导致了很多城市的投资依旧无法满足水环境治理的需求。现在大部分政府部门依然采用单一化的投资渠道,没有依据实际情况优化自己的投资方案或加大投资力度,造成治理体系失调,进而导致治理工作的进展跟不上目标计划,治理前在资金、时间上的安排也无法得到明确的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应积极借鉴在水环境治理上较为完善的国家地区,像欧美国家在河湖水环境问题上的先进理念与方案,像我国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中的环境管理体系等等,都能成为未来在水环境问题治理上的新思想,其中已经投入应用的 “建设-运营-移交”治理方案,已经将资金运转进行了良好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河湖水环境管理治理工作一定要有完善的前期计划和安排,包括项目计划书、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等,这对于今后治理工程的正常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工程开展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管理的环境位置与范围进行统一预备规划,方便今后对工作周期、投资方案和预测效果做管理。在此方向上也可以积极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广泛的调查群众的意见和想法,与市民深入沟通交流,做到集思广益,同时还能提升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此外,在管理治理的前期工作中应该加大对项目计划的调研和策划力度,有效改进设计方案,加入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并引入先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善工作的执行,达到管理项目和工作计划的有效衔接,实现和谐统一的治理体系。

(三)优化创新管理和治理模式

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广泛地应用高科技来达到工作的优化,河湖水环境问题的治理同样需要利用新技术实现“智慧管理”。“智慧管理”的实行可以有效的改善以往的工作模式,在进行水环境问题治理的同时提高政府部门与周边地区的实时性信息交流,并且通过智慧构建管理治理体系,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快速的应急方案处理,提前做好预警方案,提高管理中的反馈交流,最后有效的分配资源,实现综合全面的治理工作,解决当下的河湖水环境问题。

“智慧管理”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展开:一是强化管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包括资金财务、改革制度、工作主体等多方面的环节,多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专业可靠的人员资源调动来优化整个管理系统;二是优化系统构建的过程,对整个工作程序实现全面监督,将每个程序做好协调工作安排,明确的划分每个阶段需要用到的主体物质、技术手段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三是将治理体系趋于智慧化,利用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和实时交流性,对各层次部门建立合作共享模式,实现统一管理。

三、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对当下河湖水环境逐年恶化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探究了目前我国水环境管理治理体系的不足与缺陷,进而提出了新时代下合理的治理方案与创新措施,为今后城市河湖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河湖水环境系统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需要进行合理化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并且相关部门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治理经验,学习当下智能化的管理理论体系,不断实现思路的创新与发展,以便未来更好的应对城市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成水平. 城市河湖水系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J]. 中国科技成果, 2014(8):18-18.

[2] 姚春梅, 周纪明. 北京市河湖水环境治理问题探讨[C]// 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 2003.

[3] 于水, 张琪. 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智慧模式”构建——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1):235-239.

[4] 王俊文. 内城河湖水环境改善措施实践与思考[J]. 北京水务, 2011(6):15-17.

论文作者:刘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河湖水环境问题及管理和治理模式探究论文_刘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