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工程接地装置的施工论文_张伟伟

(亳州益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接地装置是供配电工程中很重要的施工环节。为了降低故障的发生率,还需要保障输配线路运行中的安全问题,以便同时提高接地装置安装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供配电工程;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引言

在供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主要有接地体和相关接地线路这两种接地装置方式。供配电网运行工程中供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发挥着直接的影响,当供配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无法有效控制或是施工不合理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供配电线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加强对供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对供配电网运行安全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1接地概念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一般是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其一般是经由导体将其与大地相连,其中接地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以及防雷接地三种不同的接地种类。首先,保护接地的作用是防止电力设备外露绝缘部分带电而产生对人体安全威胁的一种接地方式,保护接地只有当设备的绝缘部分损坏的时候才会起作用,让电流经损坏的绝缘部分流到大地中,防止因绝缘损坏产生的用电危险;其次,工作接地是起到一个保护用电设备安全的一种接地方式,在用电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时候,会有巨大的工作电流流到地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工作接地的保护,用电设备会因为巨大的电流而烧坏用电设备,工作接地能够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的时候及时地切除继电保护装备,达到保护用电设备的一种接地方式;最后,防雷接地顾名思义是防止因为雷电产生的电压过高的危险而设计的一种接地方式,防雷接地只有在雷电产生的高电压的冲击下才能起作用。例如避雷针的接地,能够在雷电冲击的时候将巨大的电流导入到地级当中达到保护建筑以及居民的生命健康的作用。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低压供配电接地系统,电力企业一般采用的是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相结合的方式来保护整个供配电系统。当低压供配电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接地故障的时候能够迅速地通过保护设备来切断电源,从而达到保护供配电系统安全的目的。

2供配电接地装置的保护性能

根据观察供配电接地装置作用包括两点,一点是以电力系统为中心,对其接地后,之后再相继与供配电系统外部设备设施相连接,这样整个电力系统就会与大地形成通路,进而最大程度保护电力设备运行安全,如果将中心点换做部分带电但是外露导电形式的话,此时短路电流就会出现在零线与相线之间,倘若短路电流超过极值,此时供配电装置就会对供配电线路做出反应,接着供配电线路上的各类保护装置就会即时动作,产生跳闸现象对供配电线路形成保护,而当供配电线路中没有保护装置时,利用断路器在高温作用下自然切断也可以达到对供配电系统运行保护的效果;另外一点是接地装置共有的特征变现,通常接地装置都会由接地引下线、接地极、构架接地和接地母线组成,其中接地引下线又称接地零线,一般会与三相四线制的变压器相连,这样一来就会起到提高输出供电质量的目的。此外,供配电接地装置顾名思义最大的作用就在接地保护上,接地保护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变压器的二次输出端,借助PE线和零线的保护功能,进而实现对电气设备以及供配电线路保护的作用。

3供配电工程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3.1接地装置技术要求

接地装置技术要求其主要应遵循下述几项原则:接地设备越重要则接地电阻越小,接地设备容量越大则电阻越小,设备数量多且价值大则电阻越小,几台设备共同接地装置则接地电阻要求需以最高设备标准设置,接地设备工作性质的不同则接地电阻要求亦不同。《规程》中要求接地装置导电连续性良好,其连接可靠,有着充分的机械强度及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应注重机械损伤预防,其防腐性应良好,且进行深埋处理,工频接地电阻适宜。

3.2接地体的垂直安装技术

在安装接地体的时候,应当注意结合周围的环境合理选取施工的安装方式,使得接地电阻能够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在施工后期运行的稳定性。比如,在垂直安装接地体的时候,首先应当确保接地体能够与地面保持垂直的关系,使得接地体能够牢牢安装进土壤当中。在安装多极接地体时,应当让极间与地面隔开能够达到2.5m以上的距离,而且距离最好为接地极长度的两倍,便于削弱接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信号屏蔽情况。

图1 钢管接地体制作过程图

如上图1所示,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查环形结构不存在裂缝的状况,在垂直处形成锥形钢管,管口的距离在1.5m左右,将其锯成四块,在尖端处完成角钢、圆钢和焊接的制作,制出尖头形状。这种方法具有用时短、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

3.3接地体的水平安装技术

在安装接地体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施工的具体条件,如果施工环境中存在着化学腐蚀情况,就应当在接地体中进行热镀锌,同时还要对接地体的外壳做防锈处理,以便达到安装的标准技术要求。接地体的施工往往也会选取在土层较浅薄的地区,在岩石构造较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够直接运用垂直安装方式,由此需要采用水平安装方式。接地体水平安装的材料通常是由镀锌圆钢和镀锌扁钢焊接出来的,在水平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挖沟和填埋,以确保接地体可以埋入至少距离地面0.6m的土壤层中,同时安装的接地极之也最好保持2.5m以上且5m以下的距离。安装需要的钢管根数也可以按照表格所示,将周围土壤中的电阻率情况作为材料选取的依据,以确保接地装置的水平安装具有科学性,从而有效减少电阻的流散情况。

3.4架空施工技术

在供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地形地貌、天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供配电线路施工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供配电线路施工中要将架设施工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选择施工技术,保障供配电线路施工作业的效率,在施工作业开展前,施工人员需要仔细勘察施工区域的天气因素和地形、地貌,才能确保施工技术选择的科学与合理性。在架线施工过程中通常受外部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情况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并对施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实现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流程的控制与优化。

3.5通过转换土壤降低电阻值

在安装接地装置时,同样也要考察周围土壤的接地电阻值情况,以便分析接地装置的安装与埋设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预期要求。如果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出现了异常情况,可以通过转换土壤的方式,达到降低土壤电阻值的效果。这种方法通常是需要先将接地体上部分1/3长度,以及周边0.6以内的土壤中,掺入具有焦炭渣、矿渣或煤渣等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工业废料,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执照10%的电阻率,而对于电阻值较高的土壤层,可以在土壤层中的接地极附近埋设能发挥长效作用的化学降阻剂,以便有效缓解接地体电阻散流的情况,并且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达60%的电阻率,能够提升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科学性。

结语

在对供配电装置技术实施质量控制时应该注意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安装技术的质量管理,全面地掌握质量控制的动态变化,加强先进技术的创新,改善接地装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支持,保证供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段红波.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7(14):233-234.

[2]韦远志.如何加强输配电线路接地装置技术及质量控制[J].通讯世界,2015(5):169-170.

[3]王正光.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6,6(27):120-121.

论文作者:张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供配电工程接地装置的施工论文_张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