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应该有一种民族忧患感_忧患意识论文

当代中国人应该有一种民族忧患感_忧患意识论文

当代中国人要有民族忧患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有论文,忧患意识论文,当代论文,中国人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增长,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已初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富强景象。在此情况下,有的同志说:中国当前既无外辱,又无内患,提忧患意识只能是杞人忧天,没有必要;甚至有的人认为,在和平发展时期,忧患意识只能使人悲观、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有百害而无一利,因而应从根本上彻底抛弃忧患意识。然而我们认为,中国虽然独立了,虽然发展了,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蹒跚而行。孔子说,“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在生存竞争的巨大压力面前,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松懈,停止不前。忧患意识依旧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恒久主题之一,当代中国仍然需要有浓烈的健康科学的民族忧患意识。

一、忧患兴邦,忧患意识是催我们不断奋进的动能

忧患兴邦,就是说忧患意识可以使人奋进,是催人不断前进的自我加压机制,可以使人居安思危,产生动能,以振邦兴国。因为,健康科学的忧患意识本身就是和民族的推动力内在联系着的,它使人们在心理上经常保持应急状态,从而维护最佳动力水平,成为民族觉醒程度和民族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并且健康的忧患意识还不断深化着人们的责任感,当一个民族意识到灾难、危机随时有可能发生时,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奋发图强,维护着民族旺盛的竞争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它能激发人们维护全国各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人们谋国家振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甘于奉献,振兴中华。这样的忧患意识永远不会过时,是我们时刻都需要的。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包括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忧患意识作为推动民族不断前进的动能。美国在当代被有些人称之为幸福的“天堂”,但美国清醒的政治家却看到了危机,深深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忧患。美众议院议长纽特·金利奇在《重振美国》一书中曾指出:“美国正在从内部腐烂,因为人们拒绝接受曾经使这个国家强大起来的价值观、传统和制度。这种腐烂就表现在这个国家似乎难以治愈的社会弊病上:犯罪、青少年妈妈怀孕和市中心贫民区贫困现象。”他告诫美国人说:“我希望你们明白:你们的未来,你们子孙的未来,你们国家的未来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他惊呼:“日渐衰落是美国21世纪在劫难逃吗?”他以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来警醒美国人,以兴利除弊,“重振美国”。日本民族积极汲取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启迪人们心灵的有关忧患意识的典故和格言,并成为他们攀升为经济大国的巨大推动力。日本企业界以中国《易经》中“居安思危”的格言作为经营的信条,时刻把危机感转化为改善经营和拼命工作的行动,获益巨大;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时,日本又把中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军事格言作为激励民族的精神动力,一面惊呼:“日本列岛沉没”,以唤起全民忧患意识,另一方面紧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紧工作,创造省油产品直至改变部分生活方式,不仅挺过了能源危机,而且带动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理论和实践都说明,科学健康的忧患意识具有很大的能量。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改革的时代,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时代,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前进道路上可能会布满荆棘,会有激流险滩,因此,我们当代人既需要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开拓精神,更需要有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唤起全民族心中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将大于四化的热情保持在一种高昂的状态。

二、居安思危,国家的长治久安时刻提醒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我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阶级斗争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在国内,还残存着危害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刑事犯罪分子,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残余仍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毒害着人们的心灵。

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战略和企图,不允许我们高枕无忧而没有忧患意识。应该肯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天下太平。且不说世界不少地区至今战火不熄,美国的第七舰队仍在我台湾海峡地区游弋,阻碍我们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仅就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做法,就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在武装干涉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彻底失败后而提出的新战略。50年代初,美国的杜勒斯提出,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掌握共产党政权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身上。40多年来,美国历届政府都秉承了这一宗旨,干了大量颠覆共产党、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勾当。卡特奉行“和平外交”,里根推行“民主政治”,布什强调“人权外交”,尽管提法不同,其实质都是通过培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所谓“民主势力”,借“民主”、“自由”、“人权”的口号,煽动和组织政治反对派,并拉拢分化共产党内部的不坚定分子,幻想共产党内部和平演变,导致或迫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改变。在80年代末,西方国家主要是对前苏联、东欧各国进行和平演变,在连连得手之后,它们又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他们的具体策略是“三化”,即淡化、腐化、丑化。所谓淡化,即淡化政治观念、淡化公有制观念。所谓腐化,即钻共产党政策的空子,赚共产党的钱,腐蚀共产党的干部,最后搞垮共产党。所谓丑化,即借着共产党揭露腐败问题,大肆宣扬和夸大共产党的错误和问题,使人民感到中国共产党不可救药,大部分干部变坏了。此外,它们在中国日益发展繁荣上作文章,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制造“中国威胁论”,并不断打出“人权牌”、“台湾牌”、“西藏牌”,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的发展,阻碍中国的和平统一。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没有一点科学健康的忧患意识行吗?

因此,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我们有必要强调并提醒全民族:居安思危,应增强我们的民族忧患意识。

三、落后挨打,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必须在忧患中奋发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争取生存权是民族最基本的目标。正是民族生存竞争的本能,产生了忧患意识和奋进精神。但是,生存权不是自然而然的平等拥有的,在还存在强权的世界里,生存要通过斗争获得,要通过奋发图强去争取。在对手面前,落后就要挨打,这既是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也是无数哲人给我们提出的警告和劝诫。

中国在中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创造了封建社会最强大、最先进的生产力,曾以“中央帝国”傲立于世,称雄东亚。繁荣的经济吸引力,强大的汉文化辐射力,曾有“万邦来朝,四夷宾服”的昔日千年荣耀。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由于缺乏清醒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当中国在中世纪自我陶醉时,西方人却迎头赶上。从此,中国经济日落西山,每况愈下,罩上了贫穷、落后的“咒符”,陷入落后挨打的绝境。于是,面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船坚炮利,中国古老的大厦倾倒了,在西方“东亚病夫”的辱骂声中,在西方人高傲、蔑视的目光中,我们深深领会到了做亡国奴的悲哀,付出了无数生命和鲜血的代价。

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血的教训昭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用危机感激励全民族不断奋进,振兴中华。同时,革命领袖也屡次提醒我们挑战的严峻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倡者列宁曾尖锐指出: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毛泽东也曾耐人寻味地警告说:中国如果落后了,就可能被开除“球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则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领袖们诸如此类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居安思危的长鸣警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硕果累累,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的国民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 这值得我们自豪。但是,如果我们走出自我陶醉的小天地,看看外面的世界,与世界各国比一比,就不难发现,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第100 位之后。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同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相比,也很不相称,差距甚远。与其说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不如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同世界和周边国家的经济竞赛、综合国力竞赛中,落后的一方的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社会安定和社会制度都将受到致命的威胁,这不能不使我们深感忧患。

因此,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来看,如果我们在未来的数十年内不能迅速地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我们就将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上的差距,而且将被发达国家拉开更大的差距,甚至会被某些本来弱于我们的国家迎头赶上而被抛在后面。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当代,这将意味着我们会失去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甚至会重演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面临亡国的威胁。

有鉴于以上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有必要强调申明:中华民族富强的目标一日没有实现,我们就一日不能淡化自己的民族忧患意识,我们现在更需要有浓浓的忧患意识,我们应在忧患意识的警示下奋发!

四、腐败误国,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绩令世界瞩目。但也应看到,我们在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的滋生蔓延,严重腐蚀党员干部队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影响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不能不让人们深感忧患,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所谓腐败,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其道德规范,受到剥削阶级腐朽没落思想作风的腐蚀而败坏变质的变化过程和状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会严重危及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中外历史上,因腐败而导致亡国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在法国,有路易十五的奢侈致乱;在古罗马,有安冬尼纵自剔的悲剧。东晋石崇与王凯争富,酒池肉林设过之后,小王朝也就呜呼哀哉。宋钦宗沉湎酒色,不久沦落井中,成为金兵的阶下囚,落了个“坐井观天”的典故。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一举推翻了明王朝,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但在进京之后,由于他和他的一些主要助手因为胜利而骄傲起来,政治开始腐败,生活上日益腐化,终致惨遭失败。清代腐败更是历史上著名的,军机大臣和珅致死后抄出白银8亿两, 几乎相当于清朝20年的财政收入,25年的财政支出,60多年的财政盈余。但也就是这个孕育了和珅之流的清朝,在历史上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最大灾难。蒋家王朝曾统治中国22年之久,于1949年被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赶出了中国大陆,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腐败不无关系,这正如当年美国白皮书指出的那样——“蒋介石的军队其实早已败了,不败于战场而败于官场,败于官场无所不在的腐化”。

腐败的危害如此之严重,而我们党内却恰恰出现了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这表现在:有的人当官做老爷,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人以权谋私,拼命为自己捞好处,有的人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有的人官僚主义严重,弄权渎职;有的人贪图安逸,奢侈浪费;有的人腐化堕落,道德败坏;有的人连株结网,任人唯亲,等等。这样的党员和干部虽然为数少,但影响极坏。它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侵蚀党和政权的健康肌体,危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它实质上侵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所以,消除腐败现象,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五、精神贫困,民族生存发展的心腹之患

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不单是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也是民族精神的挑战。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的实践,已使全中国人民充分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道理,充分体会到发展经济、改变物质贫困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人们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致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贫困现象,这是痛彻民族骨髓的贫困,可能会比物质贫困更能严重阻滞我们民族前进的脚步。其主要表现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在市场利益机制的驱使下,一部分人崇尚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并改头换面,往往以“现代化”方式掩人耳目,广为流行,严重腐蚀着人们的灵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部分人的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个人利益至上,走私走穴,逃税偷税,坑蒙拐骗,掘尸盗墓,伤风败俗,人情冷漠,麻木不仁,见义不为,见死不救,良知泯灭。一部分人精神生活枯竭,轻视社会伦理道德,崇尚原始的、本能的人性复归,热衷于说粗话,办俗事,放弃做人应有的道德准则和文明准则。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危害青少年的东西屡禁不止。特别是那些黄色下流的书刊、淫秽图片、色情歌曲、低级庸俗的录像制品,对一些免疫力不强、意志薄弱、又缺乏分析和批判能力的青少年毒害极大,致使某些青少年萌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吸烟酗酒,聚众赌博、放荡不羁,甚至有的与社会上的一些流氓拉帮结伙,打架斗殴,走上行骗、偷盗、卖淫、抢劫、行凶等犯罪道路。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假酒、假烟、假奶粉、假血浆、假医药,注水的牛肉、羊肉、鸡肉、猪肉等,让人防不胜防,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破坏了农业生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还有假冰箱、掺假煤炭等等,无怪乎有人声称这是“假货充斥的时代”。殖民地意识和奴化思想乘机回潮。现在有些青年由于不懂历史,崇尚西方的殖民统治。如三元里抗英,有人说抗错了,理由是当时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清朝是个落后的封建王朝,认为先进可以帮助落后,所以不应该抵抗。还有割让香港给英国,这本是国耻,而有个小青年却说为什么当时不把广州也给英国?这样广州今天就像香港那样繁荣了。一部分丧失民族气节,崇洋媚外,卑躬屈膝,作出种种丧失人格、国格的丑事来。某些青年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把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寄托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上,而不是把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等等。

上述民族精神的贫困现象发生在努力实现振兴的中华民族之中,发生在肩负中国未来的青年一代之中,不能不令人深感忧患。一个民族只有具有昂扬的民族精神,有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站得高挺得直,战胜困难,赢得挑战。我们民族中的精神不振、责任淡漠、人心不齐、社会风气不正、信念不坚等现象如不马上改变,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业、经济起飞的宏图等将没有根本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浓烈的健康科学的忧患意识,并把这种忧患意识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为中华的振兴,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  ;  

当代中国人应该有一种民族忧患感_忧患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