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影像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论文_杨欧

超声影像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论文_杨欧

杨欧

(成都市锦江大观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利用二维超声成像显示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的有无、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脉冲多普勒测定Vmax、PI、RI等值,将其分为良、恶性两组,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良、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89.3%。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边界不清,边缘毛糙、角状及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微钙化灶,CDF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分别为(12.7±6.4)cm/s、(0.59±0.07)、(1.1±0.2),恶性组则分别为(27.9±7.1)cm/s、(0.80±0.09)、(1.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影像学报告;数据系统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多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62-01

在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以其逐渐升高的发病率,并且在某些地区已逐步取代其他恶性肿瘤成为女性最好发的恶性肿瘤。由于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变化,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癌的预后与发现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发现和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并经病理证实的病例68例,均为女性,年龄21~74岁,平均40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百胜DU6及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7.5~10MHz。患者常规检查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腋窝,探头直接接触扫查,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按一定顺序对乳房连续扫查。对病变处应加以纵、横、斜切扫查,并扫查腋窝。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结果

本组68例全部经高频超声检出,检出率为100%。40例良性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36例,符合率为90.0%。(纤维瘤24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囊肿5例,脂肪瘤1例,炎性肿块1例,乳腺结核1例),28例乳腺恶性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25例,符合率为89.3%。(浸润性导管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髓样癌4例,浸润性乳头状癌3例,粘液癌2例)。

2.2 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特征

良性肿块:形态规则,纵横比<1,边界清,大多数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声衰减,常可见到侧方声影。

恶性肿块:绝大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角状、蟹足状,部分可见高回声晕,内部多呈低回声,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点状强回声(微钙化灶),多有后方回声衰减,无侧方声影。

2.3 乳腺BI-RADS分级

0级:不完整的评估,需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Ⅰ级:阴性或正常。

Ⅱ级:良性改变,如单纯性囊肿,随访后无改变的纤维腺瘤。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Ⅲ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小于2%,3~6个月追踪观察。

符合以下第l、2 条,再加另外3 条(含3 条)以上者:(1)肿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2)肿块与皮肤平行或宽大于高;(3)肿块边界清楚;(4)肿块周缘(与周围组织之移行带或区域)窄而锐利;(5)肿块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6)肿块周围组织无改变;(7)肿块较大钙化(≥0.5cm)和(或)两侧边缘锐利或规整的后方声影;(8)肿块内部无血流。

Ⅳ级:可疑恶性病变,考虑穿刺活检。

Ⅴ级: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

3.讨论

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检查,可以明确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性质以及血流情况等,能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作为乳腺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组入选的乳腺良性肿块的声像图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明显衰减,侧缘回声减弱,部分较大肿块周边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包绕,内部可见星点状血流。恶性肿块超声切面多表现为边界模糊呈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蟹足状,内部回声偏低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部分肿块内部可有点簇状钙化;内部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部分可探及较粗滋养血管进入肿瘤内部。乳腺恶性肿块典型的声像图形成是由于癌细胞呈几何式快速分裂,癌组织不规则浸润及其周围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前缘及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晕所致。RI≥0.70为鉴别良恶性的临界值。本研究表2结果显示,恶性肿块的RI值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0.75±0.28)vs(0.43±0.12),P<0.05]。另一方面,乳腺肿块内血流数目按Adler分级,恶性肿块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主要为Ⅱ~Ⅲ级(91.7%),而良性乳腺肿块组主要为0~I级(93.6%)(P<0.05)。与邓丽君等报道的观点是相符。

综上,二维超声图像结合CDFI可以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性质、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灶、血流信息等,为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提供了许多客观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丁之玮,金桂龙,吴超等.58例乳腺肿块的彩超声像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34.

[2]张学范,陆林本.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18(1):52-53.

论文作者:杨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超声影像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多因素分析论文_杨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