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量视角下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论文

科学计量视角下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

陆杉 LU Shan;陈宇斌 CHEN Yu-bin

(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205)

摘要: 以文献计量方法为依据,客观分析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提炼热点问题和研究趋势,为领域内的学者和决策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献计量法;CSSCI、CSCD期刊来源

0 引言

农业可持续发展早期研究基本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农业发展过程中代际间公平。依据《丹波斯宣言》中的解释,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管理并保护自然资源禀赋,适时改革技术发展方向,以保障有足够的农业产出来持续满足当代及后代的需求”[1]。有学者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合理客观地选取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农业经营方式,凭借现代化的物质装备基础和科学技术条件,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保障当代及后代对农产品需要及实现农业长久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2]。近年来,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更多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多重目标的平衡。有从经济、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持续性来综合评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3]。也有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协同生态、环境、资源三者的关系[1]。还有从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实力、资源节约程度以及资源反复利用率共同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4]

由此可见,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课题越发受到业界的关注,亟需对领域内研究现状加以梳理。故本研究以文献计量方法为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期望能为领域内相关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自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从检索方式分类,该数据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元检索和引文检索。本研究为文献检索范围,高级检索条件下,选择“期刊”条目,并且勾选CSSCI、CSCD期刊来源,以保证收集的文献具有一定科学借鉴价值。检索主题为“农业可持续”一词。

2 结果分析

2.1 文献总量分析

按检索要求进行检索后分析发现,国内领域内研究从1998年才开始受到学术界关注。以2019年8月30日为时期截点,不考虑起始时期限制,检索总量为1340条。从选取的1998-2018年,统计各年份的文献发表量,如图1所示。1998-2000年是一个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起始小高峰,2001-2007年研究热度有明显下降,2008-2011年又是一段研究高峰期,2012年以来文献发表量在50-70篇之间,较为稳定。但是总体上,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度不减。

定制化生产、优化生产计划,根据客户需要,满足互联网行业下客户需求的独特化。因为不一样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之间的差异化是比较大的。互联网模式下整个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互联网+”时代推动了商业模式的更迭,企业不仅关注一种产品的成本,还要强调价值链成本的有效管理;可以实行成本核算定额法,衡量每一天的成本。为了管理成本,必须结合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同时与业务部门合作,以应对创新和成本的不断发展。

2.2 研究内容分析

研究机构和作者在某一领域内发表的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数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本身对于该领域的钻研能力。

表2统计了1998-2019年间各科研机构和学者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学者对于某领域研究的贡献同样可通过其在该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加以大致评估。如表3所示,于法稳、赵其国以及罗其友等学者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前三名,说明这些学者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贡献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

2.3 研究层次分析

根据不同研究层次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研究(社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政策研究(社科)、行业指导(社科)、工程技术(自科)、行业技术指导(自科)、政策研究(自科)、高级科普(社科)等八类。具体如图2所示。基础研究(社科)层次文献发表量最多,893篇,占到总体的67%,而高级科普(社科)层次文献发表量最少,仅为1篇,去除小数约为0%。

文章被引频次越高表示领域内认可度和威望更高,学者更愿意接受其观点。表3给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内被引频次排在前五的学者、文章以及刊物,被引频次均在150以上。另外,通过与表2对比可知,文章数量多的学者与文章被引频次高的学者并不一致,可能与发表的认可度以及质量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发现,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南京农业大学这些的农林类科研单位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发表的CSSCI、CSCD及以上级别的文章数量更丰硕,分别为42篇、38篇以及34篇,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走在该领域的科研前列。

2.4 研究机构及作者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分别统计1998-2019年不同研究领域的论文贡献量,结果如表1所示。

常用的足端轨迹曲线包括抛物线、心形线、摆线等。本文选取一种零冲击足端轨迹的规划方法,其具有冲击小,曲线圆滑,落地角度垂直不易打滑等优点[5],在坐标系{W}下,水平与竖直方向的足端轨迹数学表达式分别如式(5)与式(6)。式中,S为步幅,H为抬腿高度,Tm为摆动相周期。

表1 1998-2019年不同研究内容文献贡献数量

表2 1998-2019年作者及其文献发表数

图1 1998-2019年不同研究层次文献发表数量及其百分比率

根据表1,并按照文献发表数量由多到少顺序排列可发现,总共有31项研究内容。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分别排在前三位,发表文献数量分别为575篇、566篇以及394篇。由此可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确受到了业界关注。

2.5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采用Design-Except 8.05软件对表2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获得的响应值皂苷得率(Y)对酶解pH(A)、酶解温度(B)、盐添加量(C)真实值的回归模型方程为:

2005年,孟晚舟主导建立了五个全球共享中心,并推动华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提升了账务的运作效率与监控质量,保障海外业务在迅速扩张中获得核算支撑。华为方面评价道:“近年,匹配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孟晚舟致力于华为财经管理的精细化和综合化,持续建设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税务遵从管理体系,并积极推动财经作业高效、敏捷、智能地开展。”

3 总结与建议

基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凭借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分析1998-2019年间1340篇文献发现,该期间文献发表数有较大的波动,不过近几年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数基本稳定在50-70篇/年。研究内容较丰富,并且跟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密切相关。研究层次方面,一半以上停留于基础研究(社科)层面。同时,国内重点农业科研单位的确对该领域内研究更具钻研能力。另外还发现,论文发表数量占优的学者与被引频次居高的学者并不是重叠的,发表数量多并不代表其被引频次高,间接说明了科研成果数量非常重要,但其质量、认可度以及价值更重要。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持续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课题;其次,攻坚克难,挖掘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更深层次研究;最后,科研成果应由追求“量”向提升“质”转变。到此为止,可看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空间不可限量。

注释:

①2019不是全年统计,因此未计入分析。

参考文献:

[1]高鹏,刘燕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聚类评价——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03):59-65.

[2]辛岭,胡志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04):135-142.

[3]张宇,杨松.“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拉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合作研究[J].农村经济,2019(06):121-129.

[4]辛岭,胡志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04):135-142.

表3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内文献被引频次前5名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easure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Changsha 41020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s,this paper makes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and refins hot issues and research trends,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cholars and decision makers in the field.

Key words: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bibliometrics;sources of CSSCI and CSCD journals

中图分类号: F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29-0103-03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湖南省农业产业链绿色化创新发展问题研究”(17YBA258);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生态安全视域下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长效机制研究”(18A300);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生态视域下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研究”(CX2018B761)。

作者简介: 陆杉(1975-),女,广西玉林人,湖南工商大学教授,美国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供应链管理,经济理论及建模;陈宇斌(1993-),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供应链管理。

标签:;  ;  ;  ;  ;  

科学计量视角下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