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论文_王靖,陈苗苗

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

摘要 躯体化障碍又称Briguet综合征,属于一种典型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躯体症状多样化且病程漫长。患者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经常性的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心理应激状态,这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随着病程的发展不断累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本文结合长期的一线护理实践经验,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该类病症的心理特征,同时对该护理策略提出探讨,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参考意见,对提高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心理因素;护理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确诊并由精神科收治的患者50例,全部患者经检查,均符合ICD-10诊断标准。5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这61岁,最小22岁,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住院疗程最短60d,最长90d。在进行调查时,将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患者筛除,以减少对分析结果的负面影响。同时选取50例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基础方面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评测时,均获得了患者的同意与配合,并在其入院当天,由专业的心理评测人员执行检查和统计工作,所有患者均在统一的指导语下,完成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经过审核后得出统计结论。

2 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躯体、抑郁、焦虑、总分4个因子评分明显高(表1),说明躯体化障碍患者表现为焦虑、躯体不适、抑郁等方面有明显的症状。

表1 患者组与对照组的SCL-90评分统计[x±s,分]

3 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特征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均呈现出了轻重不一的疑病心理,多度的夸大了疾病的严重程度,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重症患者,存在四处求证、反复就医的情况,并对各科的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觉得症状在经过长期治疗后并无明显缓解,对医生的解释也不再信任;此外对自身行为的细节变化和旁人的反应异常敏感,往往失去主见,在日常交流中只会附和他人意见;其次,多数患者饱受病痛折磨,长期的治疗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患者的思想负担也因此加重;第三,患者情绪的表达也受到了周围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中,负面情绪往往被曲解为软弱和耻辱的表现,从而使得患者刻意避免该类情绪的直接表达,而躯体不适的主诉则往往更容易被周围舆论所接受,因此患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掩饰、否认甚至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体验,反而将躯体不适作为表达的唯一途径,由此而带来周围人群的误解与非议,这些因素都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累积,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4 护理

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该热情地接待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宣教,使患者消除了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以友好的态度与其交流,在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的基础上。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支持、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并敢于对自己的性格缺陷进行纠正和锻炼。总之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合理的解释、温和的服务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心,从而提高护理依从性。

4.2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指导患者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感兴趣的事情上,忽略躯体症状的关注,增强自信,缓解焦虑,减少不安全感,不刻意追求完美。指导患者忽略躯体症状顺其自然去做日常该做的事情,学会正确的方式表达缓解压力、同时辅以放松、生物反馈等物理治疗。

4.3 恢复期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学习相关疾病知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促使患者自觉克服病态心理,消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出院前给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鼓励其运用正确的认知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保持乐观情绪,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有规律,这样有利于防止复发。心理健康宣教能帮助强迫症患者的提高生活质量,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帮助患者逐渐认识疾病特点,帮助患者正确识别、描述和接受情绪反应,提高患者认识疾病的水平,有的放矢。也可以单独与患者交谈,或介绍已治愈的患者提供互相交流机会,让患者看到治疗希望。

5 小结

躯体化障碍患者往往具有长期的就医经历,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检查资料,并在综合医院各个科室的多种药物治疗后,均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最终才会前往精神科求助。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首先认识到,其接待的患者与其他一般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必须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才能对整个临床治疗过程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本次展开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与护理策略的研究后发现,通过积极温暖的心理护理,虽然无法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对于患者重塑自信心,并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建议根据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征,建设优质护理小组,在患者入院时就展开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工作,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制定出针对性极强的护理介入措施,从而激发个体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必须做到因势利导,给予患者适时的安慰和心理疏导;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所患疾病、治疗和转归,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也需要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使患者取得亲人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重归社会的自信心,教患者学会自我减压及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7.

[2] 姜乾金.心身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6-280.

[3] 曾昭祥,刘琳,郭军,等.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3):191-192.

作者简介:王靖、1990年1月6号,女,陕西宝鸡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高护,现供职于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陈苗苗(1986一02-10)女,陕西宝鸡人,毕业于陕西西安交通大学,本科,高护,现供职于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靖,陈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论文_王靖,陈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